前两天,看到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三十难立”,写的是一名记者除了会舞文弄墨、满腔抱负之外,别无它长,面对而立之年仍生活坎坷,无车无房无女人,一事无成的窘困,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其中一名网友这样对他评论,“他活得有些太理想化了,他的生活根本就支撑不起他的理想,如果他这样的不落魄,那就更没道理了。”评论不免有些客观和犀利,因此也受到了很多同情者的反驳。 对于这样的评论,我真的不知道是支持还是持否定态度,因为他反映了一个现实,一个思想扭曲所衍生的“现实观”。“三十而立”,原本是用以敦促成长的古训,如今却被广为定义成评定男人的标尺,而且还形成了强烈的唯“物”主义论的择偶风潮,以至于那些庸俗和高贵化身的车子、房子、银子,统统都变成了圣洁婚姻的筹码。俨然是没车没房,就是无能;没车没房,没结婚就是光棍,有车有房就是钻石王老五!对于“理想化”的人,这样的观点,是不敢苟同的,这样的婚姻,既望而生畏,又嗤之以鼻。因此相信“理想化”的男人和唯“物”论的女人永远也走不到一块儿,因为他们的思想是对立的。估计这也正是其不能独善其身、困惑不已的原因,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样的境遇和感触吧! 其实,很多女人之所以这么在意车房,其本意无非是通过这种方式寻求一种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的一种保障与稳定,无可厚非。如果现在你做不到这些,那就做到以下这些,给不了她房子,但能给她一个温暖的家;给不了她车子,但却能每天送她上下班;给不了她奢侈的时装,但会永远欣赏她的美丽。但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那“理想有多远,就滚多远吧!” 诚然,这种“现实观”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催化剂般的激励着青年上进,但同时也是很多人无法逾越的鸿沟。 简单分析一下,按常态来说,大学生毕业也就二十三、四岁,距而立之年还有六、七年的光景可供打拼,如果毕业能分到好的单位(选择打工),年薪四、五万,估计名牌大学生找到这样的单位,也算是烧高香了!即使如此,就算六七年不吃不喝,也未必能攒够买车买房的银子!再说自主创业,二十多岁,从未出过校门的毛头小子,社会经验基本为零,在如今创业失败率如此之高的市场环境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如果真有幸过去了而没被淹死,并且还能在三十岁前买得起车房,估计这也是凤毛麟角了!这样的例子,转圈瞅瞅,谁见过几个?再说这还是个异数,而非常态。 如果仅以这种“三十而立”的现实观作为衡量男人的标准,那未免有些片面和牵强。 然而,对于“理想化”的人来说,这就是现实,既成的事实,即便你不屑一顾也不影响它的客观存在,正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也不知是那位先哲说出了这颇富哲理的名句。 人可以有理想,也可以很大,不过必须要符合实际,不能凭空想像,跨越现实去描绘理想,那样就不是理想,而是幻想。正如那个网友的评论,“他的生活根本就支撑不起他的理想。”理想是需要支撑的,而这点也是被很多“理想化”的人所忽视的。一味固执的和是非难辨的“现实观”抗衡,就如同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去追求理想的意义,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而对于理想的高度,很多人,尤其“理想化”的人,对理想的要求远远高于现实对他的要求。按“现实观”的角度来说,车子房子已经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事了,可想而知,要实现那以现实为支撑的虚无缥缈的理想,是何其艰难。因此,建议那些“理想化”的人,不妨先把现实作为理想的第一目标,或许这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当前进的路上遇到一道障碍时,你应该做的是如何去跨越它,而不是去研究它为何在此,为何挡住你的去路。有肚量去忍受那些改变不了的,有勇气去改变你可以改变的,这才是一个男人对现实应该做的,只有征服它,跨越它,解决它,你才会和理想更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