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舟山打工,最最忘不了的是带几支笔,两捆书。最急的是尽快找一个价廉实在的小屋,好好安顿那些书——做一个像样的简朴书架。再信笔涂鸦,写两个条幅补壁,这样,一个温馨的书房就诞生了。 每天下班回来,疲惫的身子往地板上一躺,随手取来一本书翻翻,算是休息。晚上,拧开电灯,随笔吐几句录于日记,间来写两篇上上版面,热闹热闹,也算一种惬意吧。 读书是不分名份贵贱的。在老家养成一付书呆子气,改不了,似乎每天不翻几页,像是少了什么是的。而每每翻阅一本书,不管它是老家带来的,还是刚买的,借的,不管它是严肃文字,抑郁纪实的,清淡雅致的,用心去读,读一遍,则有一些收获,一些顿悟,吾曾作对联一云:“滴一滴,滴两滴,水滴石穿;读一遍,读两遍,百读不厌”横批是:“有书则读”。 在舟山打工,我是特困户。20年前刚开始工作时,每月仅350元的工资,去掉吃的,房租等等,剩余的便是买书了。我宁肯不添一件新衣,一双新鞋,宁可失掉几顿口福,只要能买到得意的书,那是万幸不过的事。虽说日子清苦些,有书为伴,便也心静了。书买不起的时候,断顿了便去借,于工作间休时,弄两本来读。小说、散文、诗歌,长篇、短篇、专业、非专业的,偶尔作些札记,便是积累。我是个书法爱好者,书兴大发时,便寄情于墨,在备好的宣纸上潇洒几笔,题诗自吟,摇头而歌,乐在其中,其消受岂可用金钱换得? 书室虽陋,友人却多。谈笑有鸿儒,往来也有白丁。邻家的孩子学*有疑问,我亦可助一臂之力。诗友们来房里大侃特侃,也给书室的清雅平添一些粗野和豪放,添一些婉约与怡情。最喜是趣味相投的几个老乡来,一介平民,同在异乡为异客,不拘小节,在本来就小的书室里挤出一块空间,在地板上铺就几张报纸,席地而坐,谈谈各自的新作。饿了便亲自烧几个可口的菜,便说便笑便吃,偶尔来了酒兴,划划拳,划得额上青筋爆出,输了,就痛快地喝下,酒酣之处来段黄梅戏。于是,在相聚一笑中,也就来了灵感,朋友全走了后,便拿起笔,把心里的话儿整个掏出。 夜晚静寂时,是最佳的读书时间。特别是多雨的季节,听那雨儿打芭蕉,心如止水,放着电灯不用,燃两只蜡烛,在雨打瓦楞次节的律韵里,在点点烛光里,翻开颜鲁公的墨宝(字帖),于古人那雄浑磅礴的字体意境中我寻找前人的足迹,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书籍里,慢慢受用这丰盛的晚餐。 王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