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一路小跑赶回家
 
 
修改时间:[2012/07/01 22:24]    阅读次数:[638]    发表者:[起缘]
 

  才桂芝女士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当她鼓足勇气带着农民丈夫与儿子回到哈尔滨的时候,逐渐陌生的城市已经没有了他们的立锥之地,只能栖身于一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但是她说:“什么都装得下。”因为除了一身衣服,也只有一张小床,两个碗。房子很“迷你”,但全家能挤在一起,她就知足了。柴门一关,儿子窝在丈夫的身上,她则斜靠在丈夫的肩膀边,很挤,但是很暖。由于才桂芝城市户口没有被落实,这意味着她也没有工作。有人建议说,只要她与农村户口的丈夫办理离婚手续,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恢复她的城市户口。但是,被才女士断然否决,她一心一意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完整的家。

  经过她坚苦卓绝的奔波,几年后,有关部门终于“落实政策”,让才女士的户口从“插队”的地方签了回来。填表的时候,她挥泪如雨,而敦厚、挚爱的丈夫扶着她的肩膀说:“先哭吧,哭痛快了我们再填。”多年后,翻出那表格看,依然可以看到当年喜极而泣留下的斑斑泪迹。

  但是丈夫与儿子仍然只是城市的“黑户”。一家人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穷得连一把瓢都买不起,但是,他们夫妻彼此疼惜着,从未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这对好像门不当户不对的患难夫妻就这样相濡以沫地搀扶着走过春夏秋冬……才女士也因为爱和有爱而渐渐丰润漂亮起来。

  那是一个冬天的上午,才桂芝去学校接儿子。掏尽了所有的口袋,包括儿子的书包,母子俩总共才凑到5分钱。她想拿那5分钱到一家店去买个小酥饼,因为她记忆里那饼是5分钱一个。可母子俩兴冲冲赶到那里时,才发现涨价了,要6分钱。才妈妈犹豫片刻,提议说:“孩子,要不我们散步去,也许会捡到一分钱……”就这样,他们高兴地上路了。才女士高度近视,戴一副眼镜,但是,她仍然认真仔细地搜寻着路上的每一个角落,像是在找针。那天下着雪,他们走热了、走累了,仍然一无所获,这时,懂事的儿子抬头看着一筹莫展的母亲说:“妈妈,我不饿,要不我先上学去。”

  妈妈的心疼痛着,早上全家人一个人只吃一个窝头、一碗凉水,孩子能不饿吗?可是,她一时也没有办法了。晚饭的钱还等着丈夫在郊外卖苦力挣呢!眼看下午的课马上就要开始了,妈妈只好陪着儿子回到学校。目光从儿子一蹦一跳的背影里收回来,慢慢张开手掌看那5分钱,很烫,雪花落在掌心,则很凉。她决定换一条通往菜市场的路,也许老天会垂怜他们,就这样一路寻着,在市场入口处,才女士居然真的看到了一张两角钱的钞票,她简直是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返回那光顾过的店,一口气买了4个小酥饼,自己舍不得吃,全捂在胸口的衣服里,几乎是贴着肉,然后跑到学校门口等放学的儿子……

  后来,才女士也下岗了,她开始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各种精致的袋子,然后在路边摆地摊卖,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织着。渐渐丈夫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这个纯朴的汉子放下东北“大老爷们”的身段,与妻子一起在街头一边勾着线一边卖着,只要有他出场,就会有人好奇围观,当然生意也越好!现在他们读大学的儿子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妈妈编织那些小手工艺品,他一点也不难为情,同学也知道。就这样,一家人同心合力、有尊严地编织着生活、美梦和密集的亲情。

  每个黄昏,华灯初上,收拾地摊,就好像赴约前对镜梳理长发,要回家的心情是那样雀跃,才女士说:“每天我都是一路小跑着回家。”家是她最快乐的去处,还没有到门口,丈夫就如约开了第一道门问候,第二道门是儿子开,然后说:“妈,水我为你打好了……”才女士说,有家就好,一个不散的家。这一路走来,“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在一套40多平方米的新住处,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过着他们忙碌而清贫的生活。才桂芝14岁下乡插队,不久前,丈夫、儿子的户口才正式迁到哈尔滨来。这漫长的40多年的等待、磨难,对她而言,好像过眼云烟,她总是笑着回忆着,声音晴朗、明快,表情甚至还有些沉醉。

  在凤凰卫视陈晓楠主持的“冷暖人间”的节目里,我看到了这个故事,看到他们一家命运的悲欢。在几十分钟的访谈里,才女士只流过一次泪,那就是讲到儿子为了安慰她说“不饿,妈,我真的不饿”的时候,忍不住热泪盈眶。可当她笑着说,每天自己都是急急着快乐地“小跑着回家”的时候,我的眼睛湿了,那是怎样一个贫寒幸福的家啊,那是她全部的平凡世界。是的,我们能“回去”的永远都是家。关键是,我们会像她那样兴奋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