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想起了“钱学森之问”
 
 
修改时间:[2012/07/01 21:30]    阅读次数:[669]    发表者:[起缘]
 

  连续几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都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某市某中学高三毕业班的课堂里几十个学生,一边挂着吊瓶打点滴,一边在为即将来临的高考作最后的“冲刺”。真还有点“壮士一去兮”的悲壮意味。听了口播,才知道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在给自己的孩子恶补氨基酸。开始是让人惊诧,继而像误进了医院的急诊室让人有点想呕吐。

  孩子们真可怜,从上小学就背上了世界上最沉重的小学生书包,同时也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年复一年,被家长和学校联手强化塑造成了一台应试的机器,失去了自我。考试就是一切,考上大学就是人生的唯一目标。

  “十年苦读”,成败就在六月上旬的这三天了。寝食难安的家长要临阵“给力”,于是想到了氨基酸,殷殷之心,周到入微啊!

  据媒体报道,“备考”的成本是与年俱增,成倍翻番的,才恢复高考的七十年代,一碗绿豆汤,一个练*本5毛钱足矣。到了去年,什么一对一的补课费,复*资料费,营养食补费,校周租房费和考试那三天的宾馆单间费就要花掉40000元。即使是“小康人家”,这笔钱也不是轻易得来的。为之付出的社会成本就更无法统计。一个人的高考,早已是一家人的高考,也事实上成了全社会的高考。红头文件的要求越来越细,细到提醒考生要带什么样的铅笔;“护考”的措施越来越多,多到监考教师不得穿鲜艳色采的衣服;动员社会之面越来越广,广到电视、广播和各种媒体早早的就把全社会带引进入了“全民高考”的语境。为高考动用社会资源之多,出动政府部门之众,堪称世界之最,俨然是在打一场全社会动员的“人民战争”,仿佛世界上的事,唯此为重,唯此为大。重大到一切“让路高考”,连飞机到时也要临时改道;一切“服务高考”,连急救中心还要进入应急状态;一切“服从高考”,工地停工,汽车禁鸣,恨不能让小鸟也停止歌唱。

  六月的这三天,考生绷紧了每个细胞,家长亲属忐忑不安,政府小心翼翼,全社会好象都屏住呼吸在等待什么,集体患上了“高考焦虑症”。

  一场本应是平常事的大学录取新生的考试,何以被弄得如此滞重?

  在这片大地上延续了近两千年的“科举制度”虽然早已被历史抛弃,但它所形成的集体人格烙印,却不是我们一挥手就能驱散掉的。“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和事实上“一考定终生”的制度安排,使现时的高考仿佛成了天堂和地狱的岔路口,正像有句名言说的,“有一点不同,就有无穷的不同”;又像一场赌局,人生的成败像赌注一样就押在这三天上了。兹事之大,政府怎能不高度重视,社会怎能不高度关注,考生全家怎能不高度紧张?

  铺满鲜花的路,未必就通向天堂。那些从小失去了自我的孩子,在“被”考上大学后,多半又会把起点当作目标,从此精神和身体彻底松弛下来,进入一个放任自我的“自由王国”,无所事事的等待着一张文凭,兴许以后就是一名“啃老族”。或者是沿袭着“考试机器”的惯性,死记硬背四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大学毕业,然后会榨干剩下来的四十年,去印证“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悖论。

  布满荆棘的路,终究会见到光明。因为要通过它,就需要披荆斩棘,靠的是一往直前的勇气,自立自强的精神,辨别方向的智慧和排出障碍的能力。著名学者徐贲就曾是一个这种高考的“落榜生”,曾自嘲是“教育的废品”,他意味深长的说:“如果我是教育优等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徐贲的成功,绝非一例孤证。徐贲们是“教育的废品”,却是社会的“精品”,这真发人深省。去年,宁夏的一名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了,原因是这位姓扬的学生花了很多精力建立一个非政府组织,支援西部教育。哈佛方面解释说:“我们需要将来能改变世界的人”。我们的大学,还有我们的名牌大学和世界名校的区别,也许就在录取学生的标准,培养人才的方法和办学方向上。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得国人心痛。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校自然会只顾“教书”,不顾“育人;教育一经嬗变成一种“产业”,整个教育资源也就转化成产业资本,而资本注定是要逐利的。于是,学生被物化成了批量生产的“产品”,产业链在不断加长,还临时承接一些“短线产品”,再加之交易的不公平,学校的“利润”滚滚而来。这个“产业”倒是蛮兴旺了,只是总也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让钱老和国人揪心。

  什么时候我们的高考回归寻常,社会不再为之沉重;什么时候徐贲们这样的社会精英不再为自己是“(现行教育制度下)教育的废品”感到庆幸;什么时候宁夏那位姓扬的“落榜生”不再被自己国家的大学拒之门外;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能真正担当起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之重任,我们的教育才算“及格”,我们的社会也就会更加和谐、成熟。

  健行剑远

 
 
 
下一页: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