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品鉴《心是孤独的猎手》:所谓的感同身受,都是一厢情愿
 
 
修改时间:[2020/04/01 22:07]    阅读次数:[232]    发表者:[起缘]
 

   《心是孤独的猎手》不是我持续性去阅读的一本书,虽情节迷人,恰好此时迷上一部电视剧——《大秦帝国》,很多时候对于它的阅读都处于一种碎片化的断断续续,但对于此书的理解并未因时间的拉长而变得肤浅。孤独,百度其中一层解释是“孤立无所依附”,甚合本书主题。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作者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文章讲述了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时而激烈,时而沉默,然而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无法改变孤独,孤独是绝对的。

   从初读到结束,它不是单纯的在叙述两个人的孤独,它在给我们展现人类的孤独。两个住在一起的哑巴,有一天另一个哑巴生病被送到疗养院了,另一个哑巴忍受不了没有同伴的孤独,搬去了一座南方炎热小镇,他的到来成为了小镇人的“上帝”,所有人都将自己生活的痛苦向他倾诉,每个人觉得只有那个叫辛格的哑巴懂自己。酒吧老板比夫、房东女儿米克、黑人医生普兰科以及布尔什维克工人阶级布朗都有自己的目标与梦想,苦于身边无人理解自己所想,恰似明珠在怀,无人赏识,这种苦闷衍生出的是无尽的孤独,而哑巴辛格的到来,成了他们解救自我的良药。他们自以为辛格懂他们,却不知辛格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生活所有的世界都是那个叫做安东尼帕罗,那个与他生活十年之久的哑巴。每个人都犯了一个错误,以为感同身受,其实不过是自以为是罢了。

   哑巴辛格好友住院,他每天都在对安东尼帕罗的思念中度过,而这些人的倾诉他丝毫不懂,他不懂比夫为什么喜欢观察别人;不懂杰克想要成为音乐家的诉求;不懂黑人医生将争取黑人权利作为自己使命的执着,亦不懂布朗想要的布尔什维克究竟是何物,但是他们的倾诉消磨了无友人陪伴最漫长的孤独时日。他以为他的朋友懂他,其实那个希腊人安东尼帕罗只在乎美食与酒,当他第三次去疗养院去看他,得知他去世的消息,他所有的希望瞬间瓦解,才会开枪自杀。哑巴的死让这个小镇的一切分崩离析,世界在下沉,下沉,前方只剩下一片永无止境的黑夜。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理解,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空虚感使人发疯,孤独到抑郁。故事中四人之所以把辛格看成神,看成这个小镇唯一懂他们的人,最主要原因是他是个“哑巴”,一个潜意识将自己耳聋彻底变为聋哑的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知己,就只是一个能够安静聆听我们心声的人,辛格的一言不发,给了所有人一个暗示:一个认真聆听自己梦想的人,一个被想象出来懂自己的人。

   世间所有众生的烦恼在于思略过多,总是不自省自我能力,经常渴求一些超出自我能力的目标,最终因现实的折磨变得孤独抑郁。故事中渴望为工人解放做出贡献的布朗,生活中却是一个没有像样工作,整日酗酒的落魄之人,他满腹诗书,却没有施展的能力,酒后狂言像极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没喝酒以前你是中国的,喝了酒以后中国是你的”。

   渴望成为音乐家的米克,家境一般,没有财力支撑她的音乐梦,哪怕是精神上的支持也是没有,书中有一段描述她梦想自己未来的话语,让我泪流满面。这段话大概是这样的:“等她十七岁,出了大名,她会在所有东西上写上m。k。她会开一辆红白相间的帕卡德汽车回家,车门上印着她名字的首字母缩写。她要把红色的m。k。字样印在她的手帕和内衣上。也许她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她要发明微型收音机,豌豆大小,可以随身携带,塞在耳朵里。她还要发明飞行器,可以像背包那样固定在背上,飞遍全世界。这之后,她要开凿一条巨大的隧道,成为用隧道连接世界与中国的第一人,人们可以坐着大气球下去。这些将是她的第一批发明,她已经计划好了。”年少轻狂的时候总是梦想仗剑走天涯,长大后才知道生活给你的就只是一亩三分地。

   世界没有感同身受,当有人愿意倾听你的悲伤时,这个人又何尝不是为了延缓自己的悲伤与孤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理解一词,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总是限制在自以为是的层面。至于说站在这个人的角度去感同身受,更是无稽之谈,且不说我从未处在这个位置,又怎知如何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所以的他人安慰,到自己这边,真理也会是歪理。“医者不能自医”,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辛格的自杀,带走了他们所谓的懂他们的人,布朗选择离开,黑人医生去乡下,布农依旧经营这自己的酒吧,那个有音乐梦的米克,长大了,工作消磨了她对音乐的所有,每个人生活继续,看似没有变,只有自己知道究竟哪里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