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黄帝内经》学习心得
 
 
修改时间:[2020/03/25 09:07]    阅读次数:[241]    发表者:[起缘]
 

  《素问。灵兰秘典论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1)《灵兰秘典论》指出了五脏机能是真实不虚的:五脏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神统于心。五脏机能是高度有序的自我管理体系,发现了作为生命运动核心的五脏机能,并且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五脏机能,这是《黄帝内经》对于人类文明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2)生命是高度分化的有序性的杰作,物质的有序和有规律的行为在生命中得到了完美体现。个人投入社会(在一定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这个有机整体,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一定秩序性的知觉或经验,思维最终形成了把握世界的有秩序的体系——思想。

  (3)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是自律的,有序的,积极的,健康的因而是科学的生活方式,《素问。上古天真论》简洁明了地阐述了这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生活方式: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葱槲蓿?嫫?又???衲谑兀?“泊永础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事物走向无序状态是自然倾向,人类的智慧就在于以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避免无序的倾向,《上古天真论》作为《素问》的第一篇,作者的用意是极其深远的。

  (4)《素问》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详细地阐述了人应该顺应四时阴阳,顺应天地之序,以人序应天地之序,以天地之序理人序的基本思想: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5)科学的生活方式能长久地保持人的天真元气,长久地保持稳定有序的新陈代谢。《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6)伟大的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指出:““一个生命有机体,无时不刻不在生产着熵或者是在增加正熵,同时他们不断趋近熵的最大值,在这一缓慢过程之后就是生命有机体的危险状态,即死亡。”生命以负熵为生。这就好比生命有机体借助外界的负熵来消除他体内的正熵的增加量。由于这种正熵是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因而它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有机体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持自身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负熵是一种积极的物质,它是有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换句话说,有机体成功地在它的存活期间不断地消除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这即是新陈代谢的本质。”生命不是直接地从有序转向无序的自然倾向,而是依靠负熵部分地保持现有的秩序,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人的负熵就是人的精、气、神。人的精、气、神是高度有序的,积蓄着高度有序的精、气、神的生命才是最具活力的,最能长久的生命,所以说要保持健康长久的身心状态必须做到:爱精、养神、护气。“取负号的熵正是序的一个量度。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有机体使其自身维持在一个有序水平的办法,无一不是从外界的环境中汲取这样的序。”“高等动物完全就是汲取序来维持生命的。这是由于作为它们食物的不同复杂程度的有机体的状态是极为有序的。”中医的顺应四时养生,食疗和中草药治疗就是以外界的序来调理内在的序,中医药学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悠久的文明、博大精深和超前的智慧。

  (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人类的历史就是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经历苦难,英勇斗争的历史,人类以之一路走来,必将以之勇往向前,这是历史必然性。人类社会相比生物界是更高级的有序的存在,社会的道德伦理(即忠孝廉耻仁义礼智信)对于个人来说是最重要,最高级的序。

  (8)道法自然,顺从人本身的规律即是道。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也只有投身社会,服务社会,才能达到身心的自由。《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通过遵行来实现的,但是这不同于普通的遵行,比如遵守厂规,遵守校纪,道是把整个生命??于道中,生命便具有了旺盛的活力。遵道的核心就是遵守道德伦理,奉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遵道的生活是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高度有序的生活,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活,科学而文明的生活。

  (9)道者,圣人行之。道在于行,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生命的目的只存在于生命本身之中,生命本身就是目的。人就是自身的真理,中国文化始终在于树立人的主体地位。

  (10)我的幸福我作主:从事物本身出发,依据事物本身,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和产生的根源认识事物,按照事物的本质要求对待事物,正确地认识人和社会,深入地了解人和社会,健康地判断事物,我们就向幸福迈进了一大步。

  (11)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同时又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化是自然历史的升华,是人类精神生命的延续,文化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自我保护,积蓄和激发,是人类文明的自我完善,自然以人为阶梯向更高层次发展,人以自然为法则把文化传承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