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话说娃娃亲
 
 
修改时间:[2020/03/25 09:07]    阅读次数:[213]    发表者:[起缘]
 

   娃娃亲,顾名思义,就是在孩提年龄就由父母之命或媒妁之言而定下婚事,是过去那些个年代里父母包办婚姻的一种。这种婚约方式,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时代,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和离奇故事,大约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绝迹。

   提起娃娃亲,现如今的年轻人大都不知是怎么回事,就连上了些岁数的人,也仅凭道听途说街谈巷议口口相传知道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也就在脑海里留下了娃娃亲的蛛丝马迹,有时也能说上个三言两语。

   在人类远古历史的进程中,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或许就会出现不同的婚姻方式,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的选择。而娃娃亲就是这些婚姻方式的一种,是在某个时代、特定情况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婚姻方式,即使到了解放前都很盛行,盛行之下,必有一个个、一代代人来尝试。这种形式,一如赌注,就套用一首歌词:“我把子女赌明天”,赌定的婚姻对象就是他(她)了,以后是好是坏,是命运注定的,全凭命运来安排。为此,也就制约着许多人,影响着许多人,往往凭父母的一句不怎么认真的话,就决定了许多当事男女的婚姻和一生的命运,使他(她)们度过了不同的人生,也就决定了有人哭来有人笑。

   娃娃亲,是在子女还是孩提年龄,在他(她)们尚处于蒙昧状态下,就由父母为他(她)们定下婚事,并信誓旦旦,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看起来十分荒谬。可更为离奇的是,有的还指腹为婚,即交情笃深的两个人,彼此定然了解很深,在双方妻子怀孕后,就定了君子协定:若生一男一女,即结为儿女亲家。往往生如所愿,就认为是天作之合,正是双方心想之美,皆大欢喜,这就是过去的指腹为婚。这种方式,据说在现代有些地方还效仿。

   可以想象,在娃娃亲盛行的年代,定娃娃亲的多了,就自然营造出了一种紧张的局面。有的怕自己的娃长大了娶不上媳妇,先提前定下,有个媳妇再说,以后怎样那是命里和他俩的事儿。娃娃亲的年代,也煞费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我的一位老友,当地已故知名人士孙鹏航先生对平度当地的娃娃亲颇有研究,他曾著文写道:“荒谬绝伦娃娃亲,甚而指腹即为婚,一句戏言随口出,造成多少恶婚姻。”对过去的娃娃亲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还有一种娃娃亲,就如同台湾电视连续剧《小丈夫》一样,在比较盈余的家庭,到贫穷的人家收养个大女孩做“童养媳”, 也定了娃娃亲,让这个“大媳妇”伺候着“小丈夫”,等到了双方认为合适的年龄就结婚。

   儿时在身边常常听到的一件“娃娃亲”的事儿,就好似上述这种。那时候,在我姥姥家的屋后居住的这家,就是搿娃娃亲的。他的儿子只比我大一岁,我俩从小是同学。记得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你爹在你这个年龄就已经结婚了。”说完,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过后才知道,这个同学的父亲结婚时才11岁,而她母亲已22岁,在那个年代,相差11岁就是一个不小的差距。这就像电视剧上娶个“大媳妇”来伺候“小丈夫”一样,也颇有戏剧性。

   听家乡老人们讲,他俩刚结婚那阵子,这个11岁的“小丈夫”连炕(农村的土炕比床高许多)都上不去,还得这个“大媳妇”抱着上去。11岁的孩子懂什么,全凭这个“大媳妇”带着、宠着、伺候着。后来,这个“小丈夫”长成了大丈夫,身强力壮,还当了生产队长,指挥着一干人马。只是这个“大媳妇”因本就年龄大,加之操劳多而略显衰老。这对娃娃亲,最终相伴走向了生命的最后,应该算比较成功的。这对娃娃亲,也成为老家在新旧时代转换中的一段传奇,可称为“末代娃娃亲”,成为旧时代的一对“娃娃亲”男女在新时代生活的一个缩影,那句“结婚时连炕都上不去”的话一直成为乡民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娃娃亲甚而“指腹为婚”,在现如今看来,都是十分荒唐的、离奇的事情。随之社会和人类的不断进步,已跑的远远的了。但我们还是要尊重历史,这是一段史实,应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大胆地回顾这段历史,既然历史上有过这样的踪迹,就要想法抓住它的影子,也许在后续的精神世界里会对自己有益。

   乔显德

 
 
 
上一页:黄昏来客
下一页:只有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