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445 孤筏重洋)
 
 
修改时间:[2020/03/23 07:07]    阅读次数:[196]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445

   孤筏重洋

  这是挪威人类学家托尔•海雅达尔的故事。海雅达尔,1914年10月6日出生,2002年4月18日逝世,挪威人类学家、海洋生物学家、探险家、作家。海雅达尔在奥斯陆大学毕业后,去西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人类学考察,他通过群岛*俗、文物、遗址、民间传说以及太平洋的风向、潮汐等的综合研究,证明了群岛上的第一批居民很可能是公元五世纪从南美洲飘洋过海到这里的。他的研究成果遭到了当时人类学界的普遍反对,理由是:公元五世纪时,南美洲的土著居民还处在石器时代,连船都没有,可能用来航海的工具只能是木筏。难倒用木筏就能横渡浩瀚的太平洋吗?这简直是白日做梦!

  海雅达尔“冥顽不化”,他坚信自己的研究结果是正确的,但无论怎样,没人相信他。于是,为了证明自己研究成果的正确性,他和五位同伴自筹资金,克服重重困难,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样式,造了一只木筏,取名为“太阳神号”。1947年4月28日清晨,海雅达尔一行六人,驾着“太阳神号”木筏,从秘鲁的卡亚俄出发,飘洋西去。他们驾驶着小木筏,在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折磨和惊险,历时101天,横渡了4300多海里的洋面,到达了波利尼西亚群岛的腊罗亚荒岛,用实践证明了波利尼西人完全有可能来自古代秘鲁。

  1948年,海雅达尔将这次航海探险经历写成纪实小说《孤筏重洋》,后被拍成纪实电影,1951年,电影《孤筏重洋》获奥斯卡长篇纪实电影奖。

  此后,他又在1955至1956年、1969年至1970年、1977年至1078年先后三次横渡东太平洋、横跨大西洋和进入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等海域探险,他用自己出生入死的海上探险证明:海洋对古人来说,不是天堑而是通途,人类通过海洋,拓展了生存空间。

  鲁钝生感言:海雅达尔等六人孤筏重洋,并没有证明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原始居民是从南太平洋飘洋过海而来的,它只证明了有这种可能。从科学考察角度看,这次历险,包括他以后的几次海上探险,都充分有力地证明,大海,对于古代居民来说,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古代居民完全有可能凭借木筏这样最简单的航海工具,到达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海雅达尔孤筏重洋的壮举充分彰显了他最可贵的两种精神:

  可贵精神一:它充分彰显了海雅达尔对科学的忠诚执着。海达雅尔坚信自己历时十年的田野考察成果是正确的,只要证明古代先民完全有可能用木筏远涉重洋,他的研究成果就能得到世人认可,因此,出于对科学的忠诚和执着,他毅然决定造木筏亲自航海,并得到了五位同伴的支持和帮助。他心里清楚,这是一次玩命,在浩瀚的大海上,一只小木筏,无疑于一片薄薄的树叶,随时都可能被巨浪掀翻,葬身海底。但他与同伴无所畏惧,毅然划着小木筏出海,历时100余天,搏风斗浪,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用勇气和智慧完成了这次举世无双的孤筏远航。

  可贵精神二:它充分彰显了海雅达尔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牺牲精神。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种探索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存在种种风险。驾孤筏远涉重洋,就是拿生命做赌注,如果没有不怕死的拼命精神,是绝对不敢贸然往之的。

  在科学技术昌明的今天乃至未来,海雅达尔对科学的忠诚执着和敢于冒险的牺牲精神,仍然是科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这是因为,科学探索中的风险是无法规避的,舍此,无法实现探索目的。海雅达尔,永远值得我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