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27,祭祖
 
 
修改时间:[2020/03/06 00:07]    阅读次数:[253]    发表者:[起缘]
 

  昨天说好了的,夫妻俩今早乘第一班车下乡祭祖,上坟。“随缘,起床,快起来。”天麻麻亮,妻子杭杭叫醒我,我坐起又迷迷糊躺下睡。要下乡祭祖,我睡一觉竟然忘了,随之又睡着了。

  “起来!”杭杭一声喊,那被子早被掀开。

  我睁大眼睛见杭杭恼着脸,虎视眈眈,我说:“怕了你。”我起床。女人温柔时是一只波斯猫,发怒起来就是一只母老虎。这会儿我想起了下乡祭祖。“急什么,才五点钟,”我嘟噜说。

  “快快,洗脸口,做准备,给你五分钟,赶六点班车,”杭杭说。“祭了你爸,下午还要赶回来。”

  杭杭的话这会儿是最高指示,要不想吵嘴只有顺她的意思做。这次为清明下乡祭祖,她昨日花了二百多元,买了纸钱,标花,香烛,鞭炮,况且要拜祭的又不是她的祖宗。

  清明祭祖上坟也许有几千年历史,可愈演愈烈才是近几年的事。当官有权开公车祭祖上坟是一种时尚与荣耀;还有发了财的,那修整一座坟墓的钱足可以盖一幢小楼。光宗耀祖全在那权钱上。百姓也重祖宗的,这辈子完了,可那祖坟不兴发迹一下他的子孙后代?不是有风水轮流转吗?祭祖上坟就看那个的纸钱烧的多,那个主儿放的鞭炮响了。

  近闻某报刊发:省府城市武汉当局清明前几日,就专为百姓上坟开了九条公汽专线;上坟一天就达三十万众。

  清明祭祖当然也是表达一种哀思与悼念,谁没有祖宗,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孙悟空还是王母娘娘一滴血,滴在花果山石头上,长出来的呢。

  记着祖宗,祖宗在我心里。

  我夫妇俩到底还是挤上了六点开往乡下的那辆班车,经长江公路大桥过江,跨县,又转乘车直奔乡下。

  江上建大桥,飞船上月亮,卫星游太空上火星,不比哪一个时代发达?可人们学古人向那一座座小土包里的几根白骨屈膝叩拜,乞求庇护发迹。不知世人的哪一根神经有毛病,我想。活脱脱一个虔诚小丑,人们还管小丑称孝子贤孙。

  我带城里媳妇回乡上坟祭祖是第一次,不是一件小事,乡亲们这么看,喜出望外的自然是老母亲。她问:“我的卷儿怎么没回来?”怎么高兴,她老人家也忘不了她的宝贝孙女儿。

  “病了,”杭杭说。“卷儿舅妈问了菩萨,说是我们没到伢儿他爷爷的坟上烧香,所以就摸了她一下,这不,病了。”杭杭一说就有气,似乎是死老头子作祟,是老太婆没把死老头子管理好。

  “哎……”老母一声叹。“这死鬼,什么人不好开玩笑,偏跑到那远的城里去惹我孙女儿,烧火做饭。”她对我大弟媳说,又望望我夫妇。“吃了饭去烧把纸,就没事了。”

  “我们现在就去上坟,下午我们还要赶回去,”杭杭说,一双大幽眼直瞪我,好叫我说服老人家同意我们回去。

  我说:“是,卷儿病了又上学,一个人在家不放心,有空我们常回来就是了。”

  “那,上坟,回来吃饭走,”老母亲肯首。这当儿本家兄弟来邀,说小叔叔一家从镇上也回来了,要一同上坟和祭祖。

  于是二十几号人的队伍上了坟山祭坟。坟包一个又一个,有碑无碑的,刻名没刻名的,七零八落,我全然不知道谁是谁。

  我十八九岁离家,回来的次数少,三十年了,一片茫然。我知道的那就是逝者如斯夫,每一个坟包正是生者最后的归宿,任你有多么显赫的一生。

  “随缘,这是你祖母的坟,”三叔叔说,有气无力,七十多岁的人了,肝硬化腹水有半年了,他是挣扎着起床来上坟的,估计他也没几天好活的了。

  “惭愧,不知道,”我一把铲子轮回几下,砍了杂草,堂弟们几下子添了土,烧香,焚烧纸钱,放鞭炮,井然有序。三叔首拜,掉下一串浑浊的老泪,大概也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将同祖母在另一个世界相会了。依次是小叔拜叩,再临我拜祭。

  “老人家,对不住,三十年了,第一回拜你,”我双膝跪地,郑重其事地一个长拜,说。“晚是晚了些,可你不该在我六岁那年骂我喝了你家四碗稀粥是粥桶。知道吗,对我一生也是耻辱。”

  “有这种事,岂有此理,”杭杭气呼呼说。“早知道这样,只配供四碗清水,何必拿大鱼大肉来祭她。”

  我笑了,说:“管你什么事,又没骂你是粥桶。”

  “谁对我丈夫过不去,就是对我过不去,”杭杭说。“不拜了,这种鬼,拜也是白拜了,她不做好事。”

  拜祭由近而远,一座座坟包早叫长途坐车,疲惫不堪的杭杭更加力竭。“咋这么多坟墓要上?上你爸爸坟吧,不然我们赶不回去了,”杭杭心急火燎,拽着我快走。

  我说:“这一座是祖父的坟,拜了再走。”

  拜祭祖父坟,深表不满的是小叔叔,他说:“少放点鞭炮,以往全是万字头响,太响把老东西炸蒙了,叫后人一个个倒霉。”

  小叔叔是一个单位头头,正如算命先生说,叫小人所害,出了经济问题,赔了三万元,背了一万多元的债。他倒霉了,儿女受牵连。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全下岗,他本人每月拿最低生活费还无保障。如今,用他自己的话说,外出打工,人老了,做生意没有本钱,当和尚无寺庙,回乡种地吧,又无力气。世态好凄凉啊,真想一走了之。

  小叔叔没说出一个“死”字,堂弟明光却在拜祖父坟时说:“老人家,我活得好累,我今日拜你,不知我明年还活在世否?”此言一出可气坏了三婶,她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哈巴狗乱吠。”

  明光是个从海南岛退伍回乡的军人,老实巴交种田地。他夫妇生有一双儿女,女儿娜娜在他服兵役期间一场高烧,治不及时,患了小儿麻痹症。事后花了他一两万元还是治不好,如今女儿要人喂饭,活脱一个活死人。他早被娜娜整治得穷困潦倒,他也不能弄死她,他的生活,看不到一丝儿希望,要解脱,真去死,他一点也不畏惧。

  人活着固然不容易,可死,如今也是不好死的,没万儿八千元钱办不成丧事,死了入了土,人们还叫你不安宁。

  “祖父对你可好?”杭杭问我,她拿出祭祖父的纸钱,多祖母的纸钱好几倍。

  好什么好,我想,向他要四分钱买一斤菜瓜,讨二分钱买一支铅笔,没一回愿意给我。我十四岁上,祖父死,到死他也没给我一分钱的除夕压岁钱。我怎么回答杭杭?说了又是一部心灵创伤史。

  乡言:祖父只疼头孙子,爸妈最爱断肠儿。我是长孙,却未能得到祖父母半点疼爱。为什么,这其中的奥秘连同祖父一起葬在坟墓里。

  见我不语,杭杭说:“到底好不好?”

  好不好,如今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只把纸钱烧。已经没有时间耗在不相干的坟包上,那怕一点点儿的敷衍。杭杭拽着我撇下众人直奔我父亲的坟包。

  “老人家,儿子儿媳大老远赶来拜你了,”杭杭说,十二分的虔诚。“从前,清明没来,我可是朝这个方向烧了纸钱的,没收到?这回钱多,五个亿,给你买房买汽车,你保佑你孙女儿病好,还要保佑他以后上大学呢。”

  “钱乃身外之物,不是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吗?”我说。“五个亿,只怕把死老头子又骇死一回,就活过来了,老头子快从墓地蹦出来了。”直说得杭杭毛骨悚然。

  “多嘴,”杭杭恼了,说。“要不是你不信这一套,咱们卷儿哪会病?快拜噢,心诚则灵,不记得了,卷儿小时发烧住医院,那医生也说,烧烧纸也好,精神作用嘛。”

  我那能再说什么,郑重地拜了三拜,就地一跪,又磕三个响头。父亲养育我十七年容易吗?供我读书又值三年自然灾害,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只剩下徒有四壁的两间土巴屋。他的死就因为急性黄胆肝炎无钱治疗,拖死了。死前他要吃一点肉的愿望也没能实现。如今死去三十年,只图后人烧一把纸钱,一点小小的要求难道过分?

  父亲的坟,正处《犁头尖》上,墓碑向东方。

  《犁头尖》是父亲生前看中的地方,说是风水宝地,葬一口棺材可使后人发迹。说这话时,我及乡邻在场。乡邻只当他说的是一句浑话。父亲死后,按其愿望就葬在此地。他是一个惟一没有葬在祖坟山的人。第二年,我当兵,后进城工作,也算是飞出山窝,跳出了农门,正巧应验了父亲墓地风水发迹论了。人们在那一刻才知道,木讷,憨厚的父亲也有过人之处,甚至英明伟大。

  谁不希望福至子孙?父亲称得上英年早逝,当然,也是窝囊一生,可死后却显得伟大起来。在这山旮旯,要是有一个人能在城里做事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我拜祭毕,小叔叔与众堂弟一大帮子赶来了,每人烧了一把纸钱,陪杭杭拜祭,他们看着城里来的媳妇那份虔诚与孝心,自然生出一番感慨来。

  清明祭祖上坟,总能将血缘亲情凝聚起来。生者可以轻于鸿毛,死者不能不重于泰山,不可不敬。拜祭完,杭杭要往城里的家里赶,山旮旯当然不算是她的家。

  “拜了祖人,再走,”三婶说。“下次什么时候回来?”

  “中秋,”我回答。就去祭祖。

  “祖人”就是一块一尺多长的木板牌子,供在三婶家大厅的墙上。烧香,拜,照例老一套。拜一块木牌子远不及拜坟包,那至少有几根白骨吧。

  拜祖祭坟一趟花去我月薪三分之一。中国有两三亿家庭,清明每家以花100元计算,就花掉300亿元,可修建几座长江公路大桥,可资助多少失学儿童?

  死人是鬼,死人是神,自有人类以来死了多少人?那鬼神岂不是把我们活人密匝匝地包围起来了,叫我们连气都喘不出来了?

  真有鬼神的话,那鬼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看吧,回来的路上,杭杭眉飞色舞,祭了祖,上了坟,她就像完成了一桩神圣的使命一样,她相信祖宗们一定会保佑她的孩子不再生病,并且以后也一定会上大学。

  说来也巧,自从这一次回乡祭祖后,我们的卷子还真的极少生病,几年以后她还真考上了大学,而且离大学毕业还差半年时,就被一家大公司选中,去工作了,这都是后话,不说。

 
 
 
下一页:旧事杂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