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当《道德经》遇到程序员时
 
 
修改时间:[2020/03/05 01:07]    阅读次数:[239]    发表者:[起缘]
 

  当《道德经》遇到程序员时

  蔡汉以

  2020-03-01

  《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所说的话,哲学家有注释;许多大学问家也有注释……但是“注释”归“注释”,弄明白的人,其实是极少数!

  例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专家【注释---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试问专家所说的这一大堆话,你听明白了吗?哈……哈!应该是没有听明白。若是这样,不要紧,我们来听一听---程序员怎么说。以程序员的视角来研读《道德经》,也许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程序员(英文programmer)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一般将程序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编码人员,但两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中国。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现为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测试工程师六大类)

  有位程序员,他是这样解读《道德经》---

  许多人研究《道德经》,这“道”是什么?没有说清楚。老子说:“道”其实很好理解。你们玩网络游戏,里头的那个虚拟世界是怎么来的?很简单,是程序员编好了程序,程序一运行,那个虚拟世界就从无到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事物,慢慢地演变着。老子说,他说的“道”,指的就是“程序”。不但游戏中虚拟世界的背后有程序,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也一样,是有一种程序运行之后产生的。

  他不知道怎么称呼这个程序,就把它叫做“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说,他写《道德经》的时候,人们的见识少,语言也没有现在丰富,所以很难把“道”的意思解释清楚,现在要说清楚他的意思,就很简单了。游戏中的虚拟世界,是程序运行之后产生的,所以是先有程序,后有虚拟世界;我们的现实世界也一样,先有了“道”这种程序,运行之后产生了宇宙万物,所以“道”比天地更早出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游戏中的人,不能更改游戏程序,在他们眼中,程序是独立运行,无法更改,循环运转,永不停止的,虚拟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由程序产生,可以说,程序是虚拟世界中万物的源泉。现实世界中的“道”也是一样(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程序开始运行之前,游戏还不存在,什么也没有,可以称之为“无”。程序开始运行的瞬间,虚拟世界出现了,可以称之为“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程序开始运行的那一瞬间,无中生有,虚拟世界出现了。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这样来的,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说法,我们这个宇宙,是在137亿年一次大爆炸的瞬间诞生的。

  其实换一个角度,你可以这样理解:137亿年前,“道”这个程序开始运行的那一瞬间,宇宙出现了。“道”的程序员是谁?这个程序是谁编写的?老子说,他也不知道(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许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真的存在一个编写了“道”这个程序的“神仙上帝”。当然,就象游戏程序大多是一个团队协作开发的那样,也许开发“道”这个程序的,是一群“神仙上帝”。

  你说得头头是道,简直就象真的一样。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背后,有“道”这种程序?老子说:这个的确很难解释。就象在游戏中的人,你根本看不到游戏背后程序的模样(视之不见曰夷),听不到它的声音(听之不闻曰希),更不可能把它抓住(搏之不得曰微)。

  这东西在你看来,根本就是无形的,连个影子都没有(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然而对于游戏中的人来说,程序这东西虽然看不到,但却能隐约感觉到它的存在,而且它确实是有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说,游戏中的人,为什么会知道程序的存在呢?是靠猜的。因为游戏中的玩家,通过摸索会发现游戏中的虚拟世界里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从常识上来判断,有规则才会有规律,由此可以推断,游戏中存在游戏规则,而游戏规则是游戏的程序规定的。同样的,在现实世界中,为什么会有自然规律?是因为有“自然规则”,而这个“自然规则”是由“道”这种程序设定的。因为“道”这种程序是“独立而不改”的,所以总结了以前事物演变中出现的规律性,就可以通过推理,知道现在事物的发展方向;也可以通过现在事物的状况,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推断出它以前开始时的模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宇宙大爆炸”理论为什么断定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个“奇点”?就是这样推出来的。

  世界的背后有着既定的程序,那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如同“天命论”说的那样:万事由天定,半点不由人?老子说:不是的。程序虽然创造了游戏的虚拟世界和其中的万事万物,但程序本身不管你在游戏中怎么玩,结果也是随机的,不会事先规定好每个玩家、每种事物在游戏中的命运。同样的,“道”产生天地万物,却同样不去管它们,不主宰它们的一切,这是“道”的基本特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只是让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演变,没有规定它们必须怎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正因为“道”不干涉天地万物的具体事情,所以它的作用难以察觉(弱者道之用)。

  然而如果你因此而不把“道”当回事,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程序规定着游戏中的一切,只是它隐藏在游戏背后,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你看不到程序在游戏中的作用,但其实游戏规则无时不刻在发挥着它的作用,掌控着整个游戏的进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道”的这种管理方式是最高明的,你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却始终掌控着整个局面(太上,不知有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道”虽然产生了天地万物,却对它们不闻不问,任它们自生自灭,所以看起来它对天地万物没什么偏爱,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扯了半天还没说到跟人类灭亡有什么关系?老子说:游戏规则中,都规定了“游戏终结”的条件,一旦你触发了这一按钮,就会“game over”即 游戏结束!同样的,宇宙从无至有,演变到现在,万物也是生生灭灭,有始有终。从地球上出现生物开始,新物种一茬又一茬地诞生,又一茬又一茬地灭绝。

  老子他观察了事物存在的规律,发现任何事物存在的基础,是“和谐”。更清楚地说是整个系统的相对“平衡”(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大自然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能自觉维护系统的动态稳定,这是“道”的奇妙之处。平衡中的某种事物多了,“道”的规则会让它自动减少;某种事物少了,会让它自动增加,实现自然调节,维持动态平衡(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举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来说明问题:草原上生活着一群狼和一群羊,狼群、羊群、草原三者之间,构成一个简单的系统,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当狼过多的时候,羊来不及繁殖,狼的数量会因为食物不足而减少;当羊过多的时候,狼的数量会因食物充足而增加,从而反过来制约羊的数量。

  这样,大自然就实现了自我调节,使整个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更多内容,这一平衡至关重要,一旦平衡被打破,对于平衡关系中的各方都是灾难性的后果:假如狼群数量无限制地膨胀,那么把羊吃绝种了,狼也会统统饿死;假如狼群因某种原因,比如疾病,快要死光了,那么羊群就会因缺少天敌的制约,数量无限膨胀,最后啃光了草原,使之沙化,导致整个平衡系统崩溃。

  天地万物之所以处于稳定的状态,完全是因为“平衡”的功劳。一旦平衡被打破,将天崩地裂,万物灭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平衡被打破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平衡关系中的某个方面过于强大,它的对立面无法再有效地制约它,这样平衡将不可避免地被打破,这就违反了游戏规则,事物就会灭亡(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人类无休止的扩张,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物种灭绝、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发生,正在使自己的生存基础逐渐消失。近年来天灾频发,正预示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平衡被打破了,很难想象这会造成哪些后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是灾难性的。

  游戏中的人物,永远不可能跳出游戏,掌握隐藏于游戏背后的程序。其实别说程序本身,就连程序中游戏规则的设定,现实世界中的玩家——人类,也不可能完全掌握。

  因为现实世界不象网络游戏那样,有着清晰的游戏说明。人类只能通过总结自然规律,来推测自然规则的内容,但事实上,你能总结出来的只是规律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规则(道可道,非常道)。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的大厦时,人类以为得到了“道”;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之后,人类才知道,前面得到的“道”,并非“常道”。

  可以肯定的是,当人类的视野进一步拓宽时,将发现“相对论”也并非“常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有涯道无涯,探索永无止境,人类永远不可能得到“常道”。游戏程序的源代码,是二进制的机器语言。而玩家总结出来的游戏规则,只能用人类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因为玩家们看不懂机器语言。同样的,“道”这种程序是用什么东西编写的?谁也不知道,但肯定是用某种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来制作的。

  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表述,只能使用人类自己的语言文字,它永远不可能表述得和“道”本身一样准确(名可名,非常名)。从逻辑上看,人类想要穷尽宇宙的奥秘,掌握所有自然规则,进而控制宇宙演变的过程,凌驾于自然之上,只能是痴人说梦。

  宇宙到底是怎么个样子?人类在宇宙中处在什么位置?老子说:“道”开始运行的瞬间,宇宙出现了,然后象个汽球那样越吹越大,一切东西都在往远处飞去,但大到极限之后,就象汽球放了气一样,又统统缩回来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对于宇宙的运动过程,他是瞎猜的。但现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论,验证了他的想法:宇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反反复复运动着。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宇宙象汽球一样,吹得太大了,“嘭”地一声炸掉,游戏彻底终结。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你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演变过程,都是循环往复的,相信程序中关于宇宙演变的设定,也是如此。老子说:人类的出现,是宇宙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极点,是游戏的高潮。“道”的运行产生了宇宙,宇宙经过无数年的演变,在无数的星球中终于诞生出了适合生命居住的地球,地球上的生物经过无数年的演变诞生出人类。“道”、“天”、“地”、“人”,就是宇宙演变这幕大戏中的四大要素,人类是其中的重要角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也许宇宙的演变就象蝉一样,地下黑暗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成长,只为夏日那短短几天的鸣叫。宇宙中诞生出人类,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万物的演化至此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然而美丽总是短暂的,在宇宙演变的过程中,人类也许就象那流星,虽然灿烂,却一闪而过。老子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类只是这出大戏中最渺小的一个角色。

  人类是地球演变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一朵小小浪花;而地球又是宇宙演变过程中小小的一角;整个宇宙的演变,其实就象是“道”主导的一部巨片;在片中,“道”是导演,不是演员,在屏幕上你看不到它的身影,它只是让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演化着(道法自然)。所以严格地说,宇宙的演化过程是游戏,不是电影。老子说:自然是什么意思?事情本来就这样,就叫自然。狗会吃屎,猫会偷腥,“道”的程序中就是这么规定的,所以人类看来,它们天生如此,不必问为什么。自然是“道”的化身。

  人类只是地球小小的一分子,当然要遵循程序中关于地球的相关设定;地球是宇宙的小小一分子,要遵循程序中关于宇宙的相关设定;宇宙遵循的是“道”这个程序的设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认识了自己的位置,人类才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才会低下高昂的头颅,重拾“自然之子”的身份,让谦卑重新回到我们心中。

  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人类确实表现得空前的强大,正享受着科技文明带来的巨大幸福。老子说:不要迷信科学,它有着致命的缺陷。正如“混沌学”所说的那样,巴西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阵龙卷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看似相互独立,其实是普遍联系的。老天爷思维能力的强大,远远超出了人类所能理解的范畴,它创造的“道”是一个完美的程序,有着最严密的系统,其中每一个节点看似孤立,毫无关联,其实却象一张网那样密切联系着,环环相扣,包罗万象却又毫无错漏之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如果说现实世界是一个巨型游戏的话,“道”就是一个毫无瑕疵,没有bug的程序。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人类把“道”这个系统的规则进行肢解,分成一个一个部分作深入的认识。这样就存在一个先天上的不足:自然规则是系统的,人类的认识却是局部的、孤立的。人类没有老天爷那么强大的思维能力,一对一的因果关系还能搞得清楚,多加入几个变量,就会弄糊涂。所以人类在搞科研时,往往要把研究对象放在理想状态下,只考虑几个主要因素,撇开其它影响较小的变量,才能得出结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混沌学”理论告诉我们,即便是再微小的因素,都是不能忽视的,也许在某些时候,就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东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在科学技术的运用上,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每一项新技术的运用,都能帮助人类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却都会由此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塑料袋方便了人类,却带来了白色污染;汽车让我们出行方便,尾气排放却造成了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每一项科学技术的运用,都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在初期也许微不足道,但它们的作用逐渐积累,最后就可能酿成大祸。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都是一些已经暴发出来的问题,还有多少问题仍在潜伏中?

  科学技术就是向魔鬼借来的力量,让人类提前透支了地球几十亿年来积蓄的财富,尽情享受着物欲的快感,押上的却是子孙后代的福祉,和自己的灵魂。人类曾以为掌握了科学技术,从此对世界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谁曾想到,人们掌握的知识,只是道的皮毛,对科技的迷信,使人类愚蠢地开始破坏生态环境,自掘坟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科技让人类变得空前地强大,但也正是科学技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的发展。现在人类离不开科学技术,恰恰证明了它不是在造福人类,而是绑架了人类。他反对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器具;反对坐车船;反对使用武器(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人类发展的道路,一开始就出现问题。按照“道”的设定,世界是循环演变,螺旋式上升的(反者道之动)。看看自然界,万物生长,你可以观察到其中蕴含着循环往复的道理。叶落归根,生命最终都要回到原点,这样整个生态系统才会是平静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这是一个常识,能认识到这一点才是明智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比如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地上长出了植物,食草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吃小型食肉动物,动植物死了之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了又重归于大地,成为肥料,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整个过程生生不息,绵绵不绝。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明相对来说还比较符合“道”的设定。农业生产使用的能源,是太阳能,这是长期稳定可持续获取的能源;生产使用的资源,是土地,生产的产品,是人类的食物,消化后变成农家肥施到田里,会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所以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是循环的,是可持续的发展。

  而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工业文明,一开始就有问题。工业生产使用的能源,是石油、煤炭等,这实质上是地球几亿年来储存的太阳能,是不可再生的;使用的资源,是铜、铁等各种矿石,同样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工业生产的许多产品,比如塑料、电子产品等,难以降解,最终成为工业垃圾,污染环境。

  所以整个工业生产,根本不可能实现循环发展,也就不可能是可持续的发展。工业文明忽视了循环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常识。我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可惜在当年相信的人就很少,估计现在也没几个人信。

  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在人类眼中,这事太扯了。在人们的观念中,世界是物质的,由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组成,是客观存在,怎么能相信开始时什么东西也没有呢?但事实上,如同程序运行之前不存在游戏一样,“道”运行之前,宇宙确实不存在;就在“道”开始运行的一瞬间,宇宙出现,万物化生。所以你想要观察其中的奥妙,就要知道假如离开了“道”,一切都是虚无的;你想要观察其中的细节,又要承认,对于身处这个世界之中的你,一切都是真实的。虚和实名义上不一样,其实都源于“道”这个程序,这对于人类而言,确实很难理解。

  “道”就是一扇打开宇宙众多奥秘的大门,可以说是玄之又玄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另一方面是跟智商有关。“道”这东西,有智慧的人听说了,身体力行;中等才识的人听说了,将信将疑;脑子不够用的人听说了,象听到什么好笑的,哈哈大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这个世界,智商高的人真是不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以他们的智商,很难跟他们解释“道”这回事呀!

  反复强调要“无为”,是叫我们什么也不做,混吃等死吗?老子说:我说要“无为”,不是叫你啥事不做,是叫人类别自作聪明,瞎折腾。一是前面我已经说过,人类的思维有局限性,别以为掌握了一点科学技术就了不起,那不过是“道”的皮毛而已。

  井底的青蛙,以为天就巴掌那么大,等视野开阔了,才会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求学的人,知识越积越多,就会越发感觉到“道”的深奥和自己的浅薄。这种感觉越来越深,等你真正意识到人类在“道”面前其实是很无知的时候,你就再也不敢乱来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一些大科学家,比如牛顿,越研究到后面,就越发现自己的浅薄,对自然越是敬畏,就是这个道理。反倒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楞头青,天不怕地不怕,又短视,又胆大,特别喜欢折腾,无知者无畏呀。提倡“无为”的目的,就是希望人类有足够的智慧,意识到自己在自然面前的无知,不敢随意乱搞(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人类已经足够强大,在自然界已经不受天敌的制约了。你再七折腾八折腾,鼓捣出这样那样的工具,发明这些那些的武器,地球上还有谁能有你办法?其它生物都不要活啦?地球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种生物就象一张网一样,相互依存。其它生物都灭绝了,人类还能生存吗?最简单的道理,没有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人类靠什么来呼吸?进入工业社会这几百年来,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人类有史以来几百万年的总和还要多。物极必反。人类太强大了并非好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人类与动物相比,有个坏毛病。狮子吃饱了之后,就在那晒太阳,不会有其它想法,而人类却要追求刺激,欲望很多,这会让你迷失自己。

  其实人类只需要象动物那样,填饱肚子,满足了生存需要就好,别太多的花花肠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为了寻找刺激,人类经常瞎折腾。别没事找事,嫌生活没趣味玩花样寻开心(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人类在自然面前安分守已才是明智的。因为什么也不做,总比越做越错要强(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讲的“无为”,意思就是要人类原地踏步,停止发展吧?说“停止发展”,也许你很难接受,但如果换一个说法,用“放慢演变的脚步”这个词来表述,就容易接受多了。事物的演变过程,其实都是一个终点又回到起点的循环。演变到最后,就是重新回到原点:消亡之后重新开始。事物最终都要消亡的,但延缓演变的步伐,就可以大大拉长整个演变过程,比如恐龙统治地球长达1亿5千万年,鲨鱼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4亿年;而加快发展,就是加快演变的进程,加速走向消亡,比如人类,不到1万年的文明史,就已经难以为继。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要适可而止。差不多了就要懂得收手,“道”是这么规定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人类其实已经很好了,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再没什么天敌可以对人类形成威胁。这时候人类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味追求物欲,一味加快发展,要懂得满足,安于现状,这样人类作为一个种族,才可以长久(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人类作为一个种族而言,不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看似在造福人类,其实埋下了人类灭亡的祸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地间的事情,就象那风箱,越鼓风越多,永远也挤不干净。人类也是如此,科技水平越高,对世界的认识越深,越折腾,出来的问题就越多。与其如此,还不如顺应自然,守住老本,保住自己的生存基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国家小小的,人口少少的,结绳记事的年代,对吃的、穿的都不要有太高要求,安居乐业。人口不要流动,免得互相交流攀比,既容易引发事端,又浪费资源(小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类有可能按前面说的那样去做吗?这事很难,因为和人类的“德”之间有冲突。所谓《道德经》,看标题就知道主要说的是“道”和“德”了。

  前面“道”已经说清楚了,接下来说说“德”是什么意思。在游戏中,程序规定了每一类玩家或者物品的基础设定,比如精灵族的武力值初始是多少,血值初始是多少,最高可以达到多少,等等。同样的,“道”这个程序,也规定了每一类物质和生物的基本特征,比如水会流,木头会燃烧,鸟会飞,猫会爬树,猎豹跑得快。这些都是它们独有的特性,是天生的。

  对于事物来说,这叫天性;对于动物来说,这叫本能。老子说:所谓“德性”、“德性”,我说的“德”,指的就是天性,是“道”这个程序关于某种事物的基础设定。天性是事物演变的前提,是生物成长的基础。

  比如小羊羔生下来就会吃奶,这是它的本能,如果失去了这一本能,它就会饿死,根本不可能长大。天地万物就这样因“道”而诞生,循“德”而成长,呈现物质之形体,因势利导而成(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所以万物无不尊重“道”而珍贵自己的“德”(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说:在婴儿身上,最能体现人的天性(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因为婴儿的行为完全出于人的本能,而成人有了思想,就不会再完全按照本能做事了。

  人类的天性中,存在一些缺陷,使得人类更象一个“道”的不成熟产品。比如贪婪,比如自私,比如短视,这些都是会将人类引入歧途的不好的“德”。

  而且糟糕的是,天性是程序设定的,没办法改变。比如孔子,曾想用“教化”的方式改变国人的天性,但你可以看看2000多年来,人性何曾因为“教化”而改变过?人人都知道贩毒是犯罪,达到一定数量要判死罪的。但为什么还有人去做?因为人性中的贪婪,抵消了他的恐惧,蒙蔽了他的理性。人性又是自私的,人类个体的生命极其短暂,为什么不尽情地享受?至于以后,那是子孙万代的事……人类的灭亡源于贪婪和自私的天性?老子说:no!这不是主要原因。其实自私和贪婪,并非是人类特有的天性,地球上其它许多生物,生性也是如此。没理由只有人类会因此而灭亡。“物竞天择”、“趋利避害”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天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生物都是自私的。自然界中,许多动物有领地的概念,会以拉尿或其它形式留下气味,警示同类,不允许其侵犯自己的地盘,比如老虎、鹧鸪等,这就是自私的表现;还有些动物,雌性发情的时候会跟许多雄性交配,而后面的雄性,在交配时会把前面雄性的精液勾出来,以便让自己的种更有机会传下去,可见自私是动物的本能。

  贪婪也不是人类特有的。猴王不会满足于占有一只母猴,它会把猴群中所有看中的母猴,全部列为它的后宫,禁止其它公猴偷吃,可见在这方面它是贪心的。其它动物也自私,也贪婪,为什么不会因此灭亡,也许你很难想象,导致人类不利因素,最大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人类的智慧。智慧让人类从动物中脱颖而出,在生存竞争中占尽上风,让人类脱离了蒙昧无知,创造出灿烂的文明。老子反对开发民智,放弃了智慧,才是真正有利于人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以前善于行道的执政者,不会去开发民智,而是让他们一直保持着纯朴的状态。(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别人都怕不够聪明,你却怕人不够傻。老子说:祸福相依,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智慧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每个人都能看得见;但它给人类造成的恶果,却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在人类出现之前,所有动物的行为,完全出于本能,比如飞蛾扑火,趋光的本能让飞蛾不顾火的高温,前赴后继地冲向光明,即便会被烧死也不停止。人类不同,智慧让人类有了自主意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有利弊、对错的观念,因而不会仅凭本能的冲动,盲目行事。老子说:由于人类有了智慧,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一个新的事物,那就是“人心”,通俗地说,就是人的想法。

  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往往最让人伤脑筋的,就是“人心不齐”,思想很难统一。老子说,《道德经》看似复杂,其实概括起来内容也就是四个字:天道人心。动物没有自己的思想,程序怎么规定它们就怎么做,因而秩序井然。比如蜜蜂,蜂后负责产卵;雄锋不干活,只负责和蜂后过性生活;工蜂最命苦,什么活都干,什么享受都没有。可以想象,如果工蜂有了思想,它决不会那么老实,只知道干活,不计报酬。人类有了思想之后,就不再遵守程序规定了。就象那飞蛾,如果有了思想,明明是去送死,它还会按照程序的设定去扑火吗?于是人类自觉地避开了程序中不利于自己的规定,但还是遵照着本能行事(失道而后德)。所以随着人类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也不完全遵循本能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乱成一团,大家打来打去,场面极其火爆。此时有人想出一个点子:用“仁”来统一思想(失德而后仁)。事实证明,“仁”不太管用,在当时没什么市场;于是又有人想用“义”来统一思想,“义”不行又用“礼”(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说:其实“仁”、“义”、“礼”这一套都不管用,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解决人类的问题,还是得回到“道”和“德”上来。这就是智慧给人类带来的第一个麻烦:使原本秩序井然的程序运行,因人类的行为而出现混乱。

  智慧带来的第二个麻烦,是给了人类开外挂的能力。有了智慧的人类,逐步走上了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科学其实就是对“道”程序片段的解码,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其实就是针对“道”这个程序编写的外挂。

  人类的武力值本来是很低的,可是有了刀、枪等外挂之后,人类的武力值大幅度上升,把自然界比自己强大的老虎、狮子等玩家都甩在了后面;这还不算,人类又制作了火枪、大炮等外挂,此时其它目标较大的玩家,都已经没有了活路。人类的速度值本来也不高,可是有了车、船甚至飞机等外挂之后,连自然界跑得最快的猎豹都要瞠乎其后了。在外挂的帮助下,宇宙大游戏的地球副本,成了人类玩家的专场,其它许多玩家纷纷退出游戏……。老子说,一个充斥着外挂的游戏,其结果会怎样,相信我们都很清楚:它迟早会崩溃。作为游戏公司,发现有玩家开外挂的时候,会作何反应?

  想必大家都明白:这个玩家会被一脚踢出游戏。人类开外挂的行为,迟早会被服务器觉察,等服务器作出反应的时候,人类就要game over了,即游戏结束。人类演变出智慧,拥有了摆脱本能束缚、改变自身处境的本钱,但这仅仅是一种可能,不一定非得这么做呀?况且大自然有自我调节功能。假如人类一边发展科学技术,一边适当限制自己的行为,把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的影响,控制在自然调节的承受范围之内,那不就两全其美了,智慧对于人类不就是好事了吗?老子说:听起来很美,但不现实,因为除了前面说的那二点,智慧还存在第三个问题。

  农村的屠夫卖肉,总是一刀切下去,把瘦肉、肥肉一股脑塞给你;老天爷也一样,在给人类以智慧的同时,还搭上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观察自然界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低级越缺少智慧的生物身上,越少看到贪婪、自私的表现,比如一群鱼中,不会出现“鱼王”,不会有某只公鱼,把一群母鱼占为已有;而这种情况在大脑比较发达、智慧程度比较高的哺乳动物身上比较常见,比如野山羊会因为争夺配偶打架,猴王会独占猴群中的母猴。这一天性上的缺陷,在生物界智慧最高的人类身上达到了极致。大自然懂得自我调节,适可而止,不会让多的越多,少的越少,失去平衡;而人类的贪婪却永无止境,好东西永远不嫌多,钱赚了越多越想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贪婪的本性,让人类对于物质的索取永无止境,怎么可能限制自己的行为,适可而止?老子感叹说:谁能把自己有剩的东西奉献给天下人?只有那些得道的高人呀!(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人类欲望的丰富多彩,却让人叹为观止:吃饱了还会觉得无聊,需要寻找刺激;衣食无忧了还要相互攀比,要有优越感、成就感……无边的欲望让人类难以自拨。在最多不过百余年的有限生命中,人类想得到无限的享受,认为这样才不枉来世上走了一遭。沉沦于欲望之中的人类,怎么可能限制自己的行为,适可而止?

  老子感叹说:五彩斑阑让人眼花缭乱;摇滚劲歌让人震耳欲聋;山珍海味让人腻得没胃口;骑马打猎刺激得让人发疯;金银珍宝晃得人头脑发昏、行为失常(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圣人只要吃饱了,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就好了,不会去追求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欲望会让人类脑子进水、智商降低、忘乎所以,所以老子说: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朴素一点,少一点私心,少一些欲望比较好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说:也许“道”的设定就是如此,智慧越高的生物,身上体现出自私、贪婪、多欲的天性就越强。

  这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原本是冰冷的、残酷的,是情感为它添上了一抹亮色,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温馨动人。有了情感,人类会同情弱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而动物只是一昧弱肉强食。无私奉献的母爱,海誓山盟的情爱,温暖人心的友爱,多么感人呀!难道不是因为有了爱,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老子说:情感也是人的天性,它和贪婪、自私一样,都是智慧的附属品。低级动物身上看不到情感的痕迹,智慧程度越高的动物情感越丰富,比如大猩猩脸上能表现出愤怒、高兴等多种表情。而作为最高级的智慧生物,情感在人类身上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情感看起来很美,其实也是双刃剑,至少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情感并不都是美丽的,也有阴暗的。我们经常会把“情”和“爱”联系在一起,但其实人类的情感极其复杂,“爱”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过得比你好时,你会感觉“嫉妒”;有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会感觉“憎恨”;有人惹你生气了,你会感觉他“讨厌”;有人在你耳边喋喋不休,你会感觉他“无聊”;“善”和“恶”同时潜伏在人的天性中,每个人身上都有两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在正面情感占据优势时,你会表现很正直,很善良;而在负面情感占上风时,你会变得很古怪,很邪恶。

  人到底是善还是恶?它就象是一个谜,已经困惑我们很久了(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正是因为情感的存在,人心变得十分复杂,难以揣测。人类的行为,由此更加多元化,更加不可能遵规守矩。

  第二个问题是,情感本身与规则不兼容,会起到破坏规则的作用。“道”这个程序为什么能做到系统严密,毫无瑕疵(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能做到独立运行,永不更改,循环运转,永不停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天爷没有情感,对天地万物毫无偏爱,一视同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否则你想,在生物链中,食草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吃小型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微生物吃死去的动植物。每一种生物,都处在吃与被吃的循环之中,假如老天爷偏心,对某种生物特别关爱,不让它被吃,那处于它食物链上游的生物吃什么呀?还能活得下去吗?整个循环系统还怎么实现循环运转?不早就崩溃了?

  法不容情。同样的道理,如果要使你制定的游戏规则具有权威性,能够长期运行,切实起到维持秩序,维护稳定的作用,就必须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对所有人包括自己的亲人,都一视同仁,没有偏爱(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说:在《道德经》中,我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根据对世界的观察和总结,我提出了一些忠告,第一点是告诫人类不要太好强。狼群如果太强大了,把羊吃光了,没有食物,自己也就快灭了;人类如果太强大了,无限度地扩张,把自然环境破坏了,自己也就快完蛋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演变到顶点之后,接着就会走下坡路,就要开始走向灭亡(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不要因为自然界是弱肉强食的,就认为强大一定好过柔弱。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就变硬了;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了就变得枯槁了。强大的东西离死更近,而柔弱的却命更长。兵力强大不代表能取得胜利;树木高大容易被风吹折,还不如柔弱的小草能扛得住风雨。强大的常常不如柔弱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恐龙统治了世界长达1亿5千万年之久,够强大的了,可如今又在哪里呢?在恐龙时代就生活着的蚂蚁,却能延续至今。

  柔弱并不是“没用”,柔弱经常能够胜过刚强。河里坚硬的石头,水流长期冲刷就会被磨得光光的。滴水穿石,柔能克刚,最柔软的东西能穿过最坚硬的东西。水是最柔软的东西,却能够无孔不入,雨水落在硬地上,很快就能渗得无影无踪(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为了告诫人类懂得坚守柔弱、卑微的道理,这话多少有点忽悠的味道。其实事物只有强大到了一定程度,超过某个极限之后,才会物极必反,在正常情况下,当然还是拳头大占上风。而柔弱的要胜过刚强的,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并不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则出现了变化。假如你还不明白柔弱的好处,我再给你讲个“示敌以弱”的道理。在对付敌人时,想要收拾他,一定要暂时先让他扩张;想要削弱他,一定要暂时先让他变强;想要废了他,一定要暂时先让他兴旺;想要抢他的,一定要暂时先给他东西,这样他就会形成一种错觉,不把你放在眼里,放松对你的警惕,你要搞他就很容易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作为人类,假如你就是个弱者,那没什么可称赞的。但假如你知道自己可以强大,却甘于卑微;知道自己可以引人注目,却甘于默默无闻;知道自己可以荣耀,却甘于屈辱,象天下的河流大川一样,自愿处于低处,那就很了不起,可以称得上是全天下的楷模,是真正德行不亏的人了(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叹息说:知道智慧可以让你过得更好,你能不用吗?知道科学技术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强大,能带来物质的享受,你能忍住诱惑吗?知道积极进取可以让你出人头地,你能不去争取吗?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的天性就喜欢追逐名利,世间需要圣人呀!

 
 
 
上一页:桂阳三中
下一页:故乡的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