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心无归处,便是流浪
 
 
修改时间:[2020/02/25 23:07]    阅读次数:[221]    发表者:[起缘]
 

  今年国庆,抽空回老家祭祖。本是清明时候做的事情,因为工作耽搁到了现在。

  回到了故乡,从县城坐车到小镇,我却有点迷茫了。已经是傍晚了,回到村里就已经是天黑,我不知道是住邻居家好,还是该在这里先找个酒店住下,明天再赶过去?

  自从父亲过世,母亲回了娘家务工之后,我便无数次面对这样的选择。父亲早年就过世了,母亲也早早离开了家,常年住在外头。

  从哪以后,我便成了孤魂野鬼般存活在这世界上,居无定所,心无归处。隔壁邻居市场嘱咐我说往后回村,就住他家,当自己家。我总是点头答应,不忍拒绝他的好意。

  但是,无数次我再次回来的时候,回到了再熟悉不过的小镇,我忽然发觉,自己不知道该往哪去了。

  家已不是家,每次回来,都是带着任务而归。要么是祭祖,要么是奔丧,要么是乡邻的酒席,家乡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游子的归宿了。

  别人不是这样。

  他们都有父母,每次回来,不管多晚,都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此刻定是在家中等候,说不定早已准备了一桌晚餐。

  有的时候,我也会高高兴兴的回去,跟村里人打招呼,买上一份肉菜,跟他们吃上一个晚餐。

  更多的时候,每次坐在别人家吃饭,我都会想,这样的场景,在我的家里,在我的厨房,在我的老屋,怕是再也不会存出现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再也没有体会过父母翘首企盼的感觉。

  父亲在世时,每次务工回来,我总是围绕在他身边,急切的搜寻着今晚的晚餐吃什么菜。我也会在母亲面前撒娇,祈求母亲给我1块钱买冰镇的饮料。

  这才是我熟悉的味道,家的味道。

  但这都过去了,我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恍然不知去处。

  我自然还可以像以往那样,跑去邻居家蹭饭吃。邻居们人都很好,乡里乡亲的,但是,那终归是别人的家。

  偶尔落个脚,小住几日,都没有关系。

  可我明白,我永远不是别人家的人,我是一个没家的人。

  还是先回老屋看看吧,思考片刻,我下定决定。

  用了老屋这个词,而不是家。父母不在村里了,那里也不是家了。

  天色已晚,小镇到村的面包车司机歇业了,叫了一辆摩托车,回到老屋,我让司机在村口放下车,我想多走走这条路。

  机会真的不多了。司机走的时候我让他留了电话,说有可能还要回镇上,承诺给他双倍的价钱。

  老屋已经破旧,蛛丝满墙,杂草丛生,东边已经下陷,房顶也已经开裂,像是满脸风霜的老人。母亲回娘家后,老屋成了被儿女抛弃的老者,很少再为我遮风挡雨了。

  我站在老屋的楼顶,期待能看清楚老屋所有的角落。残破的老屋,这里曾经是我的家啊。

  有必要逛一遍村落,见见许久不见的故人,走一走许久未走过的路。邻居说:“回来了,上我家坐坐吧,今晚在我家吃饭!”

  谢了乡邻,那一刻,我意识到,对这个从小长大的村落来说,我是客了,每个人都知道,我的老屋足够冷清。

  我决定乘车回了小镇,入住一家酒店。我是一个觉着住酒店比住家里舒服的人。

  很是孤独,很是落寞,在小镇的街头烧烤摊点了几份烧烤,要了两瓶啤酒,街头影绰绰,我掏出了手机。

  听我口音独特,烧烤摊老板问我是不是本地人,我说是。老板说我不是,听口音,我应该是下路(藤县)人。

  在小镇,我也是客。

  那天晚上,喝了两瓶啤酒。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无所事事,唯有掏出手机。

  无论在哪里,我都是是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