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修改时间:[2020/01/24 01:06]    阅读次数:[231]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438

   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独自修行的禅师,一天晚上,趁着月色到林间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顿然开悟,喜悦地走回住处。他刚要迈进家门,突然看见小偷正光顾自己的茅舍,在屋里乱翻。禅师没有惊扰小偷,而是轻轻地脱下自己的外衣,静静地站在门口,等着小偷出来。小偷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十分少兴地走出屋门,一抬头看见禅师就站在门口,十分惊愕。禅师摆手示意他不要惊慌,并和气地说:“我的朋友,你走大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避避寒吧!” 说着,就把自己刚脱下来的那件外衣披到小偷身上。小偷满脸羞愧,低着头溜走了。禅师望着小偷渐渐消失的背影,不无感慨地摇摇头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第二天清晨,温暖的阳光照进茅屋,禅师从极深的禅定中睁开眼睛。当他起身推开房门的时候,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还好,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鲁钝生感言:这是禅宗的一个经典故事,“一轮明月”是禅宗大德的象征。故事告诉所有僧人以及世人,禅宗大德就如一轮明月,可以照亮所有被世俗功利遮蔽的心灵,让人迷途知返。

  我们还是走出禅宗,把这“一轮明月”看作是做人的良知,看作是善良、正义、关爱等一切具有积极价值意义的观念和行为。一个人胸中只要有这样一轮明月,他的心灵就是光明的、清朗的、澄澈的,他的言行就会是方正的、道德的,甚至是高尚的。禅师心中就有这样一轮明月,当他看见小偷正在自己屋里乱翻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抓住小偷,更不是喊人帮着捉贼,而是想拯救小偷的灵魂。“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是宽容的胸怀,是悲悯的慈爱,是美好的愿景,是高尚的选择。愿天下更多的人心中有这样一轮明月,愿每一个心中有这样一轮明月的人都积极送人一轮明月,照亮所有被私欲、邪恶遮蔽的灵魂!

  禅师送一轮明月给小偷的故事还给我们一个启示:润物无声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禅师的做法是佛教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一种示范式教育,施教者并不直接对受教育者进行训导,而是通过示范性行为启迪受教育者,使之自查自省,自觉找回失落的良知。

  “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是佛教慈悲圆融的情怀,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以德报怨和基督教的宽容博爱,更是具有全世界普世价值的道德行为,它不失为拯救失落灵魂的一种好办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绝不是屡试不爽的万能妙法,在一个人的良知完全泯灭的时候,在面对“中山狼”和“冻僵的蛇”的时候,这种办法不仅是无效的,反而还会助纣为虐,是十分有害的。所以,“这轮明月”该不该送出去,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定,绝不可不假思索的滥用。如果碰上了中山狼和蛇之流,最好的办法就是鲁迅的“痛打落水狗”和“一个也不饶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