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家乡70年巨变
 
 
修改时间:[2020/01/15 00:07]    阅读次数:[252]    发表者:[起缘]
 

  我的家乡是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办事处乔家村。新中国成立后,家乡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高歌猛进,突飞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期间耳闻目睹的巨变历历在目,有目共睹。欣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之际,欣然拿起笔来,写写家乡巨变。

   山变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家乡的山上光秃秃的,除了枯枝烂草,什么也没有。建国不久的五十年代,大舅官先福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时,还是个大小伙子呢。凭着年轻人的一身锐气,他要在这块“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描绘出最美的图画。于是,他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搞起了“集体农庄”,这在当时确实是件新鲜事,也是很了不起的事。先一家一户地动员着把乡村百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有力量。再把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连接成片,土地集中起来才适应大面积种植。紧接着他和乔洪珍四处“化缘”,联络着家乡在外工作的乡亲,让他们先后从烟台等地引进了黄金帅、红香蕉、国光苹果树苗,使“黄金帅”“红香蕉”“国光”等苹果,在家乡的山岗薄地“安了家”“落了户”。稀罕的新树苗遍布在临水的老龙湾、老驴崖、老母湾、长岭坡、八路崖,在山根下长出了一片片苹果园。看似一棵棵不起眼的小树苗,却在一年年疯长,冬去春来,几度春秋,当年的幼苗便长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压弯了腰,你说喜人不?

  村里有了苹果园,紧接着就成立林业队,设立了五个林业组,选派人员到外地参观、学*,学理论、学修剪,很快培养出了自己的数十名技术员。悉心指导着定期追肥、浇水、打药、修剪、弱枝、疏果等,林业队似乎一夜间就成了一支专业化的果树管理队伍,对各类果树管理得有板有眼,应验了一句话:“果树是个宝,俩好凑一好。你要对我好,我就对你好。”果树管理跟上了,果树遂人愿,棵棵挂满果。记得当年村子里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苹果处处有,棵棵满枝头。走路不小心,苹果碰了头。”当年的红香蕉苹果笑红了脸,黄金帅苹果的枝头压弯了腰,国光苹果挂满了枝,苹果年年大丰收,黄金帅苹果一炮打响,获省优品牌,畅销省内外,苹果收入年年高。截止改革开放前的七十年代末,村子林果毛收入已达13万多元,这在那个贫穷落后年代,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堪称为“天文数字”。

  在改革开放前夜,乔洪业担任了村书记,乘改革春风对果园进行了分组承包,几个承包大户除了上缴承包费,净赚万元多,当年就冒出了三个远近闻名的“万元户”,眼看着承包户的腰包就鼓起来了,村民们的眼红了,纷纷嚷嚷着把果园包到户。夜里班子一商量,千亩果园很快包到了户。这当儿,原在林业队当技术员的成了“香饽饽”, 一如“抢财神”一样被人抢去,帮着修剪果树,改良品种,改枝换头,指教施肥、打药、疏果、环剥技术……承包当年,家家户户的腰包也都鼓起来了,村民们走在路上也把腰杆挺直了,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村。

  尝到了承包甜头的村民并不满足于此,还在继续做着发家致富梦,大都开始盘算着在自己口粮地里种果树,特别是原在林业队里的技术员,更是心里着急手痒痒,很快就培育出了黄金帅树苗,栽到了口粮地里,发展起了一片片新果树林。“改革浪潮涌,事物发展快”,刚长了一年的新苗又落伍了,被新引进的“红富士”果苗取代,这下好了,又“一窝蜂”地栽上了“红富士”树苗,把原来的黄金帅苗改的改,换的换,在广袤的田野里种植了数千亩清一色“红富士”果树,年年获得数万收入。每每秋天回老家,常见男主人开着拖拉机或三轮车,女主人坐车上,满载着一车车红艳艳的红富士苹果,男女主人脸上绽开了丰收的笑容,不,他们美在心里。

  还有,家乡的葡萄也是很有名的,最有名的那棵120年的葡萄树,还荣登上1983年的《人民日报》,当年在山上发展的葡萄树一片一片的,只是后来被取代。

  家乡的大樱桃发展走过一段弯路,起初大多发展小樱桃,一年一年不挣钱,不好运输不好放。村里几个有胆量、有眼光的小伙子挑头发展起大樱桃、大棚樱桃,年入十几万。大伙眼红了,心动了。有的把小樱桃全砍了,换大樱桃;有的补栽大樱桃。如今家乡的樱桃园里,全是大樱桃,一片连一片,一簇簇像红灯笼似的“红灯”樱桃,挂满了枝头,涨红了笑脸;一串串黄灿灿的黄蜜樱桃像蜜汁一样的甜,怪不得都叫:黄蜜、黄蜜的。真是甜如蜜。

  过去光秃秃的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片片邻村百姓羡慕、嫉妒的花果山。不,这是*总书记所倡导的“金山、银山”。

   水变

  在上世纪60年代,山西大寨一度成为当时我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农业学大寨”学出“红旗渠”,这是河南林县人民凭着一股“大寨精神”在险峻的山上开凿出了一条“惊天地、泣鬼神”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困境,创造出了高产稳产的农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大舅带领广大村民“学大寨”、“学红旗渠”精神,也想在山区兴修水利,造福人民。于是,就在有山有水的磨山子山涧,选好了库址,撸起了袖子,挽起了裤腿子,一干就是两年。二十年前就听当过医生的三大伯说:“那时全靠‘锨掘镢挖洋镐刨,肩挑人抬小车推’,硬是挖出了磨山子水库,砌水库大坝的时候,天已很冷了,无论干部,还是社员,都站在冰凉的水里,你大舅当书记跟大伙一样,也站在水里一边指挥,一边干。我那时一看大伙都不在乎,我年轻,更不在乎,豁出去了。可上了年纪后,就隐隐地感觉出了那时留下的后遗症。我所治疗的病号中,不下十人说当年留下了病根,但那些人没有叫苦喊冤的。”当时听了这话,我对眼前这位高大魁梧的三大伯更敬佩了,我惊叹当年像大舅、三大伯一样“战天斗地”的一群人。

  磨山子水库的建成,真是一个奇迹。十几米高、数百米长的水库就凭着全村男女老少的一双手干出来的,凭着“一锨一镢”挖出来的,凭着“小车不倒只管推”推出来的。磨山子水库建成后,灌溉着上千亩良田。有了建磨山子水库的底气和经验,家乡又相继建成了“石山前水库”、“大南地水库”、“老母湾水库”、“簸萁掌水库”、“割长沟水库”等大小水库十几座,还有村东北头的大眼机井,村西南头的大型平塘,绕着村子转了大半圈的小河,离家不远还有深深浅浅的水井,水库、机井、平塘、小河、水井,田野里的庄稼由水库、机井浇灌,家乡百姓靠着小河、平塘的洗涤,品尝着井水的甘甜,家乡的水资源可谓要多丰富有多丰富,可真羡慕煞邻村人。过去无论天怎么旱,只要放开水闸,哗哗的流水就会流进了旱田,不,是流进了村民的心田。

   龙湾水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兴建的,1984年,当时家乡对土地、果园进行承包,村民盼水心切,果树、庄稼都急需水来浇灌,怎么办?当时的家乡领航人开始觉醒了,谋划着建一座大型水库,而要建大型水库,计划投资67万元,这在当时确实是个天文数字,没有钱怎么办?一是当时的一班人纷纷走出去“化缘”,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二是争取家乡在外老领导捐助;三是村民集资;四是组织本村石匠就地取材,开采石材,节约资金。

  有了这四条路子,就在两山的的峡谷选好了库址,马不停蹄地干了起来。村民们有了修磨山子水库的经验,还像当年修磨山子水库那样,发扬了当年那种工作热情和拼命精神,有的带着铺盖卷上山,吃住在山上。饿了,烤着馒头,就着咸菜疙瘩;渴了趴着喝山上的山泉水;困了,天当被,地当炕,打开铺盖卷倒头就睡。就这样,一干就是四年,除了塑料防渗的技术活,全是村民自己动手干起来的,建起了一座雄伟的石拱坝水库,水库大坝拔地而起,坝高21。6米、蓄水35万立方米、坝长164米。在那个年代,能建成如此宏大的水利工程,确实了不起。

  游走在蔚为壮观、气势如虹的水库大坝上,就如同站在三峡大坝上一样自豪,龙湾水库被两岸的青山夹在中间,似一颗明珠镶嵌在峡谷里,真有“高峡出平湖”的美好想象,也宛如古诗人所描绘的“一带青山中立图”。在大山深处形成了动中有静、以动助静的一大景观。举目四望,豁然开朗,自然景观奇特,满目青山绿水,山中郁郁葱葱,林壑秀丽幽美,山顶松涛飒飒,山腰硕果送香,水面鱼跃竞斗,水中群峰倒影,水边有人垂钓,一阵秋风吹来,如同游走在美丽的山水画中,如痴如醉,妙不可言。再看绿色的水库里,鱼儿在欢快地蹦跳,这里放养着鲤、草、鲢、甲鱼类,游客尽情、悠闲地垂钓,不时还有划着游船的游客飘然而过,小船荡悠悠,游客乐悠悠,总是流连忘返。再遥望西北面的山上,还有龙王庙、动物园,西面的山上有亭台楼阁,向下望去,坝下面修一人工龙王在戏水,此时此景犹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龙湾水库建成后,即被列为平度市八大景观之一,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前来视察、参观,原国家水利部部长侯捷参观后赞扬说:“这是村级自建全国最大的石拱坝水库”。原山东省长赵志浩视察后,高兴地对原支部书记乔洪业说:“来之不易,它一定能造福人民!你们是我省第二个‘九间棚’”。龙湾水库流出的水,灌溉着上千亩果园,也滋润了村民的“心田”。这座水库也是家乡人民的一座丰碑,是凝聚在百姓心中的一座丰碑。

   路变

  世上的路有千万条,谁也数不清。有的路像一张弓,从沟底伸向两边的土坡;有的路如九曲羊肠,从山脚盘上山巅;有的路似一条飘带,从村庄蜿蜒地飘向遥远;有的路若康庄之衢,贯通着乡村和城市……通往家乡的路就是由崎岖变宽阔平坦,四通八达,这就是我要写的:家乡的路变。

  疾驶在笔直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使我的思绪在飞翔,飘飞回过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 我寻找我记忆中的那条小路。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它那弯曲、坑洼的脊梁上,有人迈着迟缓的脚步,有人推着笨重的手推车,有人骑着载重的“大金鹿”,还有人开着那轰隆隆的12马拖拉机,慢腾腾颠颠簸簸下沟爬坡地走过……

  曾记否,乡民进城,步行要过三次河,“脱三次鞋”“穿三次靴”;推着小推车进城赶集,要下三次车,爬三次坡,爬上一道坡都要歇一歇;进城遇上大雨天,那就更麻烦。河难过,路难走,事难办。道路泥泞得骑着自行车走不了,推着自行车车轱辘粘满泥巴走不动,有时被逼无奈索性扛着自行车走,这样比推着车走得还快。那时就常见有扛着自行车走的,有人见了便打趣说:“你买自行车干什么?不骑车子,叫车子骑着你。”只好苦笑回答:“没办法,雨大路黏走不动。” 那时候确实这样,我也曾有过三次扛着自行车走的经历,那条路给人们留下的时代印记太深了。

  伴随着改革开放,路面也放开了,修成了一条宽阔的路,路也宽了,弯也直了,坑坑洼洼也填平了,人们行走其上,就能隐约看到改革开放的缩影。这时候,也不用过河脱鞋、爬坡下车了,雨天也不用扛着自行车走了,现在骑上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开着私家车一溜烟就进了城,一会儿就进城入了“东大阁”,公交车直接开进了村,省内外的大货车、小货车来往如穿梭,收购着村子里葡萄、大姜和苹果,乡村里的拖拉机、三轮车就更不用说,送货、进货。这条路通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使城乡贯通起来。

  十九大的前夜,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条一马平川的阳光大道。我惊叹,这是哪位关爱民生的决策者的“大手笔”?写出了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车流、人流像一条湍急的河流,奔涌在时代的商海中,畅游在乡村山水间,各忙各的。只见路旁站着三三两两的姑娘和小伙,车近前听到“叽叽喳喳”的说笑声,我猜这是等公交车的,她们在享受着公交车所带来的快捷、方便和快乐;在路旁的一家洗姜厂门前站满了人,我知这是村里人在邻村开办的厂子,只见路旁的树上挂满了鞭炮,门前、路旁摆着一溜礼花、礼炮,不知是庆贺厂门前铺了沥青路,还是庆贺厂子有了大生意?大概是兼而有之吧。还有三三两两靠路边走着、开着车的耕田人,从他们欢快的脸上、脚步上、疾驶的车速上,我看出、猜出他们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的信心更足了。

  如今,每每站在、行走在或疾驶在这条路上,我都会心驰神往,那是心儿被感染了,心儿醉了。我在想,站在村子的最高、最远处看这条路,它仿佛是一条长长的飘带,把村子和村民的思绪飘向镇内外、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引领着家乡人民走上了“要想富,先修路。”的致富路。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过去曾写过一首跛脚的小诗《路》:“车轮滚滚,步履矫健,靠着你坚韧的脊梁承载;四通八达,纵横驰骋,缩短了都市、小城和乡村,拉近了亲情、友情与恋情;你是现代文明的载体,你是通向富裕的希望。”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路一直在变,变成了通往小康之路的快车道!

   桥变

  老家的桥,也不是普通的桥。听老书记乔洪业说,在改革开放前的乔家历史上就没有一封桥,就在距村北约二里远的沟里用三块石条担一封小桥,长三米左右,宽两米左右,是过去那个年代抬棺材到墓地而修的简易小桥,再从村里到野外,没有一封桥。

  汛期下大雨,河里淌河水,就过不去河,什么也没法干,在河东面住的村民,一遇天下大雨就过不来河,什么事也不能办,尤其是常常耽误了小半个村子的孩子上学,老百姓眼睁睁地望着水深流急的河水愁眉苦脸,等秋后汛期过了,天不下大雨了,村委就号召村民修路,河里用石头砌归时桥,可到第二年汛期就冲了,就没法走了,秋后就再修,年年如此,年年修桥年年冲,从历史上一代一代就是这样,年过一年老样子不变。群众当时有个顺口溜:“乔家没有桥,蟠桃没有蟠桃,梨沟没有梨,桃源洞没有桃。”

  一九七九年农历三月,老家南河大桥正式开始动工,经大干三个月,从清基到大桥,所有石头、沙子都自己村民干的,一个人口半方石头,从小到老都有石头任务,当时村委修桥任务已发出动员令,全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都积极地投入了战斗任务。当时村民积极性很高,发扬了革命老区战争年代的那股干劲,都用小推车推石头。七十年代那个时间,当时的农村还贫穷落后,就大队有几辆拖拉机,生产队里还没有拖拉机,个人就更不用说了,都从七八里远的山上用小推车把石头推下来,山路又不好走,崎岖不平,一走一滑,很苦很累。但全村的老老少少都不觉着累,都想提前完成自己的任务。当时村里有些老人都六十多岁了,还带领儿子、孙子,一家三代上山推石头,老人荆成良、荆成知、荆成善、乔永爱、乔永华、荆永升,老党员荆洪训、乔夕训、泮恩升等很多,村里从老年到青年、从党员到群众,都轰轰烈烈地投入到修桥中。

  大伙苦干了三个月,农历六月胜利竣工、通车。这封桥长三十米,宽六米,高六米,三个洞垮,十米一个桥洞,全部料石发弓,水泥桥面。在那个年代,一个村修这么大的桥,着实不容易,当年的县水利局长说:“这样的桥,在全平度县村级也是很少的。”村里老老少少都高兴地说:“这回可好了,我们村里有桥了,再上城、出门,都不用愁了。”大家还异口同声地说:“大家齐心干,旧貌变新颜。”市里的5路公交车开进了山村,外地的、内地的一辆辆大货车开进了山村,村里的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开出了村子,外地收购苹果的客户到了桥头说:“这是乔家村通往富裕的桥。”村里的老少爷们说:“这是咱村连结外界的幸福便利桥。”

  一九九0年之前,村东头河没有桥,河东与河西住户村民就像两个村样的,外面不了解情况的人都问:“你们河东、河西两个村?”自己村的人也感到了河东、河西之间的生分。

  一九九0年,修起了东大桥,长三十米,宽十米,三个洞垮,全是石头砌筑,水泥桥面,从那以后,村东、村西连起来,解决了历史上交通难的问题,消除了外人对村东、村西的说法和误解,东大桥连结起了村民的心,被老百姓称为“连心桥”。一年四季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节,许多村里人在东大桥休闲、聊天,春天晒太阳,夏天去乘凉,秋天看光景。大闺女、小媳妇们嘻嘻哈哈地走在桥上去赶集,东大桥还成了山村的一道风景。

  家乡的七十年巨变,山也变来水也变,水也变来路也变,路也变来桥也变……

  乔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