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419 山谷的回应)
 
 
修改时间:[2019/12/30 09:07]    阅读次数:[223]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419

   山谷的回应

  有一户人家,住在依山傍水的山脚下,家中有一个五六岁的男孩。一天上午,风和日丽,男孩站在家门前,望着远处幽深的山谷,感到非常神秘,便放开嗓子对着山谷高兴地喊了一声“啊!”男孩的喊声刚落,山谷那边就立刻传来了“啊”的喊声,这喊声浑厚而悠长。男孩感到非常奇怪,便大声问:“你是谁?”山谷那边也问:“你是谁?”声音仍然浑厚而悠长。男孩接着喊:“你过来!”山谷那边也说:“你过来!”男孩不见山谷那边有人来,便非常生气,高声喊道:“你真坏!为什么藏起来?”山谷那边也喊:“你真坏!为什么藏起来?”男孩更生气了,愤怒地喊道:“我打你!我打死你!”山谷那边的喊声也很愤怒:“我打你!我打死你!”

  男孩哭了,跑进屋里找妈妈。妈妈问明了情况,摸着儿子的头说:“山谷里的孩子也是个好孩子,你再去对他说,你对他好,你愿意和他玩,看他怎么说。”

  男孩回到大门口,对着山谷喊:“我娘说你是个好孩子,你愿意和我玩吗?”山谷那边立刻回答:“我娘说你是个好孩子,你愿意和我玩吗?”男孩听到山谷那边的问话,高兴起来,说:“我愿意和你玩,你真是好孩子!”山谷那边也立刻传来:“我愿意和你玩,你真是好孩子!”男孩笑了,跑回去告诉妈妈。妈妈说:“孩子,要记住,你要打别人,别人也要打你;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男孩信服地点点头,说:“娘,我记住了。”

  作者感言:我们说这则小故事,是想借此聊聊“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这个人际交往的话题。

  “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是人际交往的常态,《诗经•卫风•木瓜》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俗话?:“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圣经》里说:“你若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也当怎样待别人。”卢梭说:“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别人爱我们。”爱默生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由此可见,“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是古今中外最具有时间永恒性和空间广泛性的人际交往规则。

  那么,这条规则为什么具有如此的永恒性和广泛性呢?原因有二:

  原因一:这条规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对等、平等、公平和公正。对等、平等、公平和公正是人类的共同诉求,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每个人都希望别人以对等、平等、公平和公正的态度及做法来对待自己。人们为什么会以上述态度对待交往中的付出和回报呢?道理很简单,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人际交往直接涉及利害和生存境遇,在受到不对等、不平等或不公正待遇的情况下,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一种损失,都是害,谁也不能接受,即使是圣人,心理也会很不平衡,况且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圣人,圣人只是我们追求的人格目标。

  原因二:这条原则具有扬善抑恶作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你不善待别人,别人也会不善待你,这是生活的常态。实际上,人们就是在相互善待、互利互惠中彼此满足了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需要,而一旦这个互利互惠的链条中断,人就会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陷于孤立和生存困境。因此,绝大多数人都在努力维护和发展这种善待关系,尽量克制自己的过分欲望,不去做对不起甚至坑害别人的事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善恶必报”,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大多数情况还是如此的。求善报而行善,怕恶报而止恶,有助于社会道德的清明。

  毋庸讳言,生活有许多例外,你善待了他,他却不善待你。他虚伪、狡诈、阴险,一肚子小心眼,玩弄他人的真诚,戏弄他人的善良,算计他人的毫无防备,蹂躏他人的真情实意,以怨报德、以恶报善,而且往往得手。尽管这些人是极少数,但影响极坏,使许多人在善待别人方面缩手缩脚,担心吃亏上当。其实,纵观世间生活,那些不与人为善的极少数人,虽然一时占了便宜,但其嘴脸暴露后,备受众人指责和唾弃,他们在承受别人愤恨的同时,还要饱受世人的藐视和群体厌恶排斥的孤独,其境遇往往比被伤害者更惨。

  人类是一个高级生物群体,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人都是社会这棵大树上的叶和果,谁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孤独存在。而生物学研究反复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体才能繁衍生存,“爱人者人爱之”就是一种互助行为,互助可以共赢共存;“恨人者人恨之”则是一种互伤行为,互伤会同害同亡。深刻的道理往往就这么简单,但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却很不简单,这就是人生的一大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