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清晨的菜市场
 
 
修改时间:[2019/12/05 23:07]    阅读次数:[239]    发表者:[起缘]
 

  菜市场确实是一个最接地气的地方,如果想了解一个地方人们大致的生活情况,最直观的场所和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菜市场。

  刚搬来这边住的头两年,除了小区内的一个家庭超市,小区附近连一个便利店都没有,更别说商场和菜市场了。买菜要到距离步行二十多分钟的一个大菜市,来回跑一趟要两个多小时。于是对买菜这件事很抗拒,但这又是一件不得不亲自面对的事,每次拖着一个购物袋走在去往菜市的道路上,内心都觉得憋屈。

  几年过去了,周围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建起的几个楼盘里也开设了商场和超市,最近的一个“老农民”菜市只需要几分钟的路程。但我却喜欢上了距离最远的那个大菜市,因为那里的东西丰富得多,价格也便宜不少,适合有时间不慌不忙慢慢逛的家庭煮妇煮男们。

  这个老菜市很大,四通八达有好几个入口。从正门进去的一大片区域是蔬菜肉类的摊位,也间杂有鲜花、调料、烧卤、面铺火锅原材料等。初来乍到的人不知就里往往就在这一片区域里采买,我刚开始也是在那里买,后来才发现一直往里面走,过一条狭窄的通道,里面还有层层深入的腹地。而且越往里走,东西越便宜。里面是另外一个菜蔬肉类的摊位区域,还有糖果炒货、面包油饼包子馒头、豆腐作坊。每次经过作坊,门口几乎都拥堵着一群人,在争先恐后地购买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新鲜豆腐。经营豆腐坊的一对年轻夫妻忙得不可开交,去晚了还买不到。豆腐坊旁边是卖火锅原料的门市,毛肚黄喉鱿鱼笋子和煮好剥了壳的鹌鹑蛋,用水分别泡在几个特别大的红色圆塑料盆里,旁边还有袋装的鸭肠、新鲜的猪脑。猪脑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个长方形白瓷盘里,乳白的嫩髓上面覆盖着网状血丝,价钱从几个月前的五元一付涨到了九元一付。店主也是一对年青夫妻,男的圆胖女的干瘦,与隔壁卖生牛肉的那对中年夫妻女的圆胖男的干瘦正好相反。买牛肉的人很少,偶尔来一个。女店主呆坐在门市里面,男店主站在牛肉摊后面,眼睛扫射着过往的人。

  过了这个口子往里面走,就是一些排列有序的蔬菜猪肉摊位。往年的这个时候大家早就开始热火朝天的装香肠、腌腊肉了,肉摊的摊主们搞打不赢地忙着用机器切肉、拌料、灌肠,绞肉机“突突突”地唱响着,不大功夫红亮亮的香肠就快速地从机器口冒出来,连肉带装好也才十多元一斤。而今年就不同了,猪肉涨到三十左右一斤,装香肠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肉摊区也就失却了冬日里的热腾。看来今年大家春节其间饭桌上的香肠腊肉多半要消失踪影了。

  在这片区域正对入口的地方,有一个卖鲜花植物的摊位,我买菜的时候经常去看看,在那里买了不少的植物,有的能养活,有的很短命。摊主最开始就在菜市侧门入口的墙边摆地摊,那时候也有很多人买他的花卉植物。他的东西明显比别家的卖得便宜,好像一盆赚个几元就卖了,生意特别好,早上来摆一会儿就基本卖完了。后来他就在菜市里租了摊位来正式经营,品种更加繁多数量更加庞大,生意自然也还是好。有时候我一买就是几盆,他用一个超大的塑料袋把几盆植物装在一起,我一手拖着装得满满的购物袋,一手提着又大又沉的塑料袋,在心里反思我的自不量力,艰难地往菜市场门口走去,在那里搭一辆三轮车回家。

  卖植物的男人大概三十多岁,摆地摊的时候是一个人,租了摊位不久后,出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两人都个头矮小,女的脸圆眼睛大、男的脸尖眼睛小,女的话少男的话多,男的说话语速很快,是个急性子,女的总是淡淡地抿嘴笑笑,好像是个慢性子。买主多的时候两人合力还照顾不过来生意,女的还是不紧不慢,男的就有些急吼吼的语无伦次。而我总喜欢和他讨价还价,他多数时候是表情无奈地按照我讲的价卖给我,其实心里也许正美滋滋地计算着一共赚了我多少钱。

  鲜花植物看着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紧邻他们摊位却是两家充满血腥味儿的鱼摊,一边是一对中年夫妇,一边是一对老年夫妇和他们的儿子,两家的生意都好,女人负责招揽,男人就在湿漉漉的菜板上刨鱼切鱼宰鱼,忙个不停。地上的几个水泥方池里花鲢白鲢鲤鱼鲫鱼连巴郎在浅水里毫不知情地游荡,间或翻起一团水花,好像还很乐呵的样子。水池外面的地上,已经铺长了厚厚一层绿油油、湿漉漉的青苔,顺着泼到地上的水流悠悠荡荡。

  经过这个区域再往里走,下一个入口处的左边有个不起眼的小窗口,里面卖的“荷叶鸭”是这边的一个特色吃食,据说这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店子是一家老店。我有时也买他们家的卤鸭子,感觉味道比较咸,与前面入口那家比好像味道还要差一点。再往前走,路旁有一家炒货摊子生意特别好,一对中年夫妇和他们的一儿一女都在照看生意。听口音是北方人,女摊主马脸黄皮肤不爱笑,男摊主团脸黑皮肤也很严肃,他们的一对儿女态度反而要随和得多。炒货摊子斜对面有一个凉粉摊,那个女人的黄凉粉比较好吃,大概豌豆粉的比例比别家的足,吃起来香糯一些,有点类似我们家乡的黄凉粉,但口感还是要差一些。在不能经常回老家的日子里,只好偶尔吃吃她的凉粉聊以思乡了。

  过了通道就是第三重摊位区,这里也是一些蔬菜猪肉摊位,生意比第一二片摊位区的都好,还是因为价格相对更加便宜一点。有一家卖菜的偶尔也拿些自己种植的花来卖,一株栀子花才卖我五元,因为以前也在那里卖过几次,所以这次算是连买带送了。这株栀子花修长挺拔,开出的花饱满硕大,在我家阳台上长得枝叶繁茂,终于洗白了我养不活栀子花的历史。

  再往深处去,是几条绕来绕去的小巷,巷子里有一些门面,门面里有卖白酒的、榨菜油香油的、杀鸡鸭鱼兔泥鳅黄鳝卖的,还有一家弹棉花做棉絮的。

  巷子里有很多附近农民自己来卖菜的,其实好像也不是农民,就是附近的一些居民可能以前是务农的,现在地都用来规划了建筑,有的地方还没有动工,就成了圈起来的荒地,他们就在那些荒地里自由播种劳作,收获一些应季的菜蔬。这些菜都特别新鲜,价格还比摊位上的便宜,所以早早的总有很多人在这些小巷里穿梭喧哗着,使得仄仄的小巷拥挤不通。来买菜的也不都是这附近的人,还有不少赶公交车坐好几个甚至十多个站来买相因(捡便宜)的。所以想要买新鲜且便宜的蔬菜就要赶早来菜市,十点半过后在巷子里摆地摊的农人就已经陆陆续续回去了。

  这附近好像有大面积的竹林,但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而菜市上从夏天到秋天总有很多来卖新鲜竹笋的,包着竹壳的两三元一斤,剥了竹壳的五六元一斤,有一尺左右长而胖圆的,更多的是嫩嫩的笋尖头,拿回家切片稍微煮一下,捞起来泡在盆子里,每天换水,可以吃好几天,如果天气太热了怕馊,就把水沥干放在冰箱里,要吃的时候拿出来一炒,荤的素的都好吃。

  这些农人有时候也拿一些自己种的水果来卖,八九月的时候成熟的葡萄才两三元一斤,特别甜,有的买好多回家制作葡萄酒。有时候是一些大小不一的青皮梨子,或是个头特别小的青黄柠檬。新鲜核桃出来的时候,剥了青皮贵点的十元,便宜的七八元一斤,有阿坝的也有云南的,味道有的香甜有的清淡。

  我经常在这个菜市场里转,有的摊主也看着面熟。有个长期卖生姜混搭卖一些时令蔬菜水果的摊主,他每次看见我总是笑呵呵的,五元的姜只收我四元,还硬要塞一把李子或一爪葡萄给我,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觉得白白占了别人的便宜。还有一个门市里养着一只母猫和一只小狗,母猫隔一段时间就会生一窝小猫,我喜欢那些小猫,就坐在别人的门边长久观看,有一句没一句地找点话来和猫主人攀谈。无意中得知她还是我的老乡,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她要送我一只小猫,我说家里有六只,太多了,不然我一定要领回去养。她又说把小狗送我,我说家里还有一只狗,养不了那么多。她有些将信将疑地看看我,继续低头砸她的干核桃。

  将近中午,市场里的人渐渐稀少,我起身告辞,往市场外走去。下次再来,那些小猫也许已经长大不少,也许已经全部送人了。

 
 
 
下一页:七律 赠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