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修改时间:[2019/11/29 09:07]    阅读次数:[246]    发表者:[起缘]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文/鱼之乐

  对一件事的真实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定标准,大多数人倾向于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相信自己的眼睛超过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说耳听为虚,最为经典的一个成语叫三人成虎,说的是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两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会相信。”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远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这就是说谎言超过三遍就变成了真理。现今社会,多少有些理智的人都能区分出事情的真伪,谎言说一百遍仍旧是谎言。

  再说眼见为实,毕竟是亲眼所见的事情不会有什么错吧?大多数人都这样想,一般的情况下也不会错,但在一些圣人大哲的眼里,确有不同的说法。

  儒家孔子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这句话里有一个故事,孔子被困于陈蔡两国,七日不食,子贡换来一石米。颜回与仲由两人,在一间破屋里负责煮饭,恰巧屋上有团黑灰,掉落在饭上,颜回当即将之吃掉。子贡在屋外井边正好望见此事,心中不悦,怀疑颜回偷吃,太不应该。于是对孔子说了,孔子很觉诧异,说道:“我信回有仁德已经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听闻此事,也不能除去我的怀疑,或许他这么做是有其缘故?你且暂不声张,我来了解原由。”接下来,孔子去问颜回,颜回说“都是我烹饪技术不娴熟,刚才开锅,热气太猛,把屋顶的灰尘给冲下来,有灰尘掉到锅子里了,我抓了出来,扔掉总不太好,所以自己吃掉了。”听完颜回的陈述后,孔子说:“是啊,要是我也会吃的。”

  道家庄子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古时的庄周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他梦中看见自己变成一种很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翻飞在花丛之中,感到甚是愉快和惬意,突然间他醒了过来,一时分不清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造成了一时的迷惑。

  佛家是这样说的,在《毗尼日用》经中,偈曰:“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释迦牟尼佛指着桌上的一杯水说,这杯水中有八万四千个众生存在。当时没有显微镜,普通大众无法看见水中的无数微生物,多数人并不相信,还认为是在打妄语。

  由此看来,人们亲耳所听到的和亲眼所见到的也不都是事物的真实面目。

  暂且撇开这些古人和先哲的思想不谈,再来看看当今的科学是如何来分析人的感观的。

  所谓耳听、眼见就是人的听觉和视觉。视觉能占人的感觉信息量的70%以上,听觉能占10%左右,其它嗅觉、味觉、触觉占20%。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客观世界中斑驳陆离、瞬息万变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收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这些光是能够激发眼睛视网膜产生视觉的辐射能。我们常说的可见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光谱范围为380~760nm(10-9m) ,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大部分不在这个波长范围内发光或反光的物体对视觉来说均属不存在。而且,世界本无色,这个五颜六色只是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眼中产生不同的色觉而已。同样的听觉也只是在16~20000赫兹的一小部分机械振动波能被人的了耳朵感觉得到,而大部分超过这一范围的振动波,象无线电波、超声波等不借助仪器是无法直接听到的。其实世界本无声,这个机械振动的波只是不同的波长,因耳膜的共振作用被我们感觉成了声音。

  由此可见,说到底,人最信任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感官,所以才有了这“耳听是虚眼见为真”的万古训喻。但是这些直觉的感观只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要想全面真实的了解客观事实,还必须运用大脑和智慧。因为我们总不能象动物哪样停留在简单的感觉层面上。

  

   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