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360我要自渡)
 
 
修改时间:[2019/11/09 09:06]    阅读次数:[268]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360

    我要自渡

  故事发生在唐代。在一个山脚下,有一个破旧的山神庙,山神庙里住着一个乞丐,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据说,几年前他的家乡遭遇了一场大洪水,家人都被淹死,他一人逃荒到此,住在破庙里,靠乞讨为生。他已经*惯了这种生活,虽然要饭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但不费什么力气,出去转一圈,就能要来一大布袋食物和换季的衣服,很容易吃饱穿暖,况且还有山神庙遮风挡雨,算得上衣食住无忧。

  一天下午,他看剩下的干粮不多了,就拿起布袋出门。门前是一条大河,河边有一个古渡口,渡口上横贯大河拉着一条绳索,绳索下有一条木船,过往的行人上船后,或者坐着,或者站着,自己一手换一手地拉着这根绳索,船就向对岸渡去。这个渡口平时过往的行人特别稀少,常常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他来到渡口,看见一个老和尚先他上了船,正要摆渡。他飞跑几步,麻利地跳上了渡船。老和尚见他上了船,就赶紧走下船来,示意让他先过。

  他转过身说:“老和尚,你不必这样,我年轻,身强体壮,我来拉绳子,你只管坐着就行了,我来渡你。”

  老和尚站在岸边,平静地说:“我年事已高,无力渡你,但也不被你渡,我要自渡。”

  他迷迷糊糊没太听明白,见老和尚不肯上船,自己又急着到对岸去要饭,就撇下老和尚,独自一人渡过河去。两个时辰后,太阳已经落山,当他在附近村庄讨足了干粮,背着布袋回到河边,想返回对岸时,他发现,老和尚还静静地端坐在对岸的一块石块上,暮色里,老和尚象一尊石像,动也不动。原来,他上岸后,一直没有人从这里渡河,船还静静地停在岸这边。他赶紧上船,渡回对岸,很不理解地对老和尚说:“你这个老和尚啊,偏偏不与我同渡过河,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那老和尚依然端坐,微闭双目,平心静气地说:“我是在等你回来,老衲想再次告诉你,我虽无力渡你,但决不被你渡,我要自渡。”说完,起身上船,坐定船头,一手换一手地拉着绳索,船缓缓向对岸渡去。

  看着老和尚奋力拉着绳索的样子,想着老和尚刚才说的那番话,他忽然明白了,老和尚是在告诉他,年轻轻的,没病没灾,一身力气,为什么要讨饭?“我要自渡”,“我要自渡”,他默念着老和尚的那句话,将讨饭的布袋抛进大河,然后,深深地向老和尚鞠一躬,转身朝远处的村庄走去。

  后来他才知道,那个老和尚就是当时的高僧惟信禅师。

  转眼十年过去了,有一天,惟信禅师正在寺院里闭目坐禅,禅房里走进一位气宇轩昂、神采奕奕的施主,他来到老禅师跟前,二话没说就跪下了。惟信禅师微启双目,静静地说:“你就是当年那位讨饭的小伙子吧?”

  施主说:“是的,受了您的指点,我拜师学石匠,出徒后,起早贪黑做活,攒下了一笔钱,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作坊。我这次来,就是想报答您,要为您修建一座更加辉煌的寺院……”

  惟信禅师依然平心静气地说:“佛不要报答……你就在古渡口修建一座石桥吧。”

  不久,那条河上就架起一座坚固的石拱桥。

  作者感言:一提到乞丐,人们自然就想到孤儿、残疾人和无依无靠的老人,年轻力壮的人去讨饭,在现代社会,是很少见的。但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抗击饥荒、水旱灾害和瘟疫的能力很差,年轻力壮的成年人讨饭,也是常见的现象。看过电视剧《焦裕禄》的人都知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河南兰考县,春荒的时候,有许多村子,全村的人都出去讨饭。讨饭,几乎成了传统社会广大农民度过荒年的不二选择。所以,故事里那个讨饭的小伙子,在当时并不是特例。

  但不管怎么说,讨饭,是一种没有尊严活着的表现,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对一个年轻力壮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惟信禅师,小伙子也许一辈子安于这种乞讨生活,因为此前他已经这样生活了几年并已经*惯了。

  惟信禅师的“我要自渡”和奋力自渡,让讨饭的小伙子醍醐灌顶,他突然意识到,他不能再这样卑微地苟活,他要象老和尚那样奋力“自渡”。正是这种“自渡”精神,使他由乞丐变成老板。

  故事里的“自渡”,一语双关,既实指要亲自渡河,又虚指佛教的“自渡”精神,而惟信禅师的真正动意,在虚而不在实,他是以此来提示讨饭的年轻人,要发扬“自渡”精神,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自渡”是佛教用语,“自”是自己,“渡”是度化、教化、超越,“自渡”的意思是: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逐步达至破迷开悟、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离苦得乐和转凡成圣的佛学境界。佛理是心性学问,修心只能向内求之于己,所以,佛教强调自我教化,自我拯救,自我更新,自我体悟,自我超越。

  我们说这个小故事,就是想告诉人们,人不能在别人的鄙视和轻蔑中没有尊严地活着,而要改变卑微的命运,必须自立自强,人生就如苍茫的大海,海上并无舟楫可以渡人,只有自渡,才能改变命运,才有希望达至辉煌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