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356 两 群 鸭 子)
 
 
修改时间:[2019/11/08 08:06]    阅读次数:[289]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356

   两 群 鸭 子

  有两群鸭子,其中一群特别勤于下蛋,每天,每只鸭子都下一只大大的蛋;而另外一群则非常懒于下蛋,每只鸭子,两天或三天才下一只普通大的甚至很小的蛋。 这两群鸭子都居住在一条大河边,但相距很远,它们互不干扰,各有各的池塘和草地,各过各的生活,各下各的蛋。

  有一天, 一只懒鸭子不慎离群,它顺着这条大河上凫,竟来到了勤奋鸭群当中。这里的一切让它非常惊奇,鸭子们竞争下蛋的场面非常热烈,每只鸭子对下蛋都非常有激情,非常积极主动,恨不得生出更大的蛋来,好让同伴夸赞。这场面感动了新来的懒鸭子,于是它决定留下来,也决心象别的鸭子一样天天勤快地生蛋。一个月以后,它成功了。它每天也可以生下一个又大又白的鸭蛋来,它为自己的成功高兴,勤奋的鸭子们也为它祝贺。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只勤奋的鸭子出来散步时不小心走失了,它顺着这条大河下凫,意外地凫进了懒鸭子群中。这里的鸭子对生活没有什么向往,它们不勤快,觅食时都慵慵懒懒,对下蛋更没兴趣,如果吃得不好或者没找到食物就根本不下蛋。看到这一切,那只勤奋的鸭子心凉了,可它一时还找不到原来的鸭群,只好暂时留了下来。起初,它很不*惯,仍积极的觅食、下蛋,可它的做法不仅没得到赞许,反而遭遇了不少讥讽。它很失望,积极性一天天消失,渐渐地,它*惯了这里的生活。两个月以后,曾经每天能下一个大鸭蛋的它居然也懒得下蛋了,有时五六天也不下一个蛋。

  作者感言:原本懒惰的鸭子,走进勤奋的鸭群,渐渐变得勤于下蛋;原本勤奋的鸭子,误入懒惰的鸭群,渐渐变得懒于下蛋。由此看来,生存环境不可小视,它能改变人生,它能决定命运。我们说这则小寓言,就是想借此说明,生存环境对人生十分重要。

  生存环境是人生活的的空间形式,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构成。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地域空间,是亚洲还是美洲,是平原还是山区,是东部沿海还是西部戈壁,是农村还是城市;社会环境是人生活、工作、交往的的群体空间,它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两种环境都是人生存不可或缺的,但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社会环境,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本质,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这里重点讨论的,就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重要性一:社会环境创造了人。人是社会产物,远古洪荒时代,猿猴中类似人的那一部分,是通过结成群体、形成社会才完成了从类人猿向猿人的转变,在社会没有形成之前,类人猿仍然是猴子。所以,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离开了社会,人不仅不能生存,万幸生存了也会退化为动物。历史上发现的多个“狼孩”或“狮孩”,就是证明。狼孩、狮孩是从小被狼或狮子叼走并养大的孩子,他们虽然也和人长得一样,但已经失去了人性,人们把他们救回后,他们不会说话,不会交际,生活*性、动作表情都和动物一样。

  重要性二:社会环境形塑了人。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工作的,其生存、发展也必然受到所处社会环境的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环境决定命运。生长在农民之家,从小就认识犁锄等各种农具并会做农活;生长在武术之家,从小就认识刀枪棍棒等武器并多会*武。印度电影《流浪者》中,大法官拉贡纳特的儿子拉兹,从小被小偷偷走,一直生活在流浪汉和小偷之间,长大后成了到处流浪的偷儿。在一个文明和谐并蓬勃向上的群体中生活和工作,人就会变得文明礼貌并积极进取;整天和粗俗下流并吃喝嫖赌的人混在一起,久而久之,也会变得粗俗下流并吃喝嫖赌。美国当代杰出的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埃及、巴基斯坦或印度尼西亚的穆斯林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穆斯林;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西藏或日本的佛教徒家庭,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名佛教徒。”正因为如此,前人早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的提示和忠告;正因为如此,当代的许多家长都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重点校、名校读书。

  社会环境对人的形塑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它象空气一样弥散在人的生存空间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它“化”进去了。所以有“*以为常”“见怪不怪”“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进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等经验总结。

  社会环境对人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不应该轻视它,前人有许多做法、说法值得学*借鉴:“孟母三迁”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尽量回避不利于自己成长的人际环境;“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格言告诉我们,要努力除却不良环境的影响,即使身处污染环境也要全力保持高洁人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成语提醒我们,要选择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生活和工作,要多和好人交往;“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的古语指导我们,要善于利用社会环境,借势而上,努力发展自己。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但也要做社会环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