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348 “阴暗的地下室”与“高悬的山谷水槽”)
 
 
修改时间:[2019/11/03 10:06]    阅读次数:[252]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348

   “阴暗的地下室”与“高悬的山谷水槽”

  “阴暗的地下室”的故事说,1982年春天,在罗马尼亚郊区的一座临时监狱里,关押着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子。这个有点男孩子性格的女子,写了一部叫《低地》的书,在书中,她描写了罗马尼亚当权者的种种丑恶行径,揭露了当局的腐败。一时间,《低地》热销,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罗马尼亚当局逮捕了她,想用此来教育所有对政府有攻击行为的人。

  起初,女子的心情糟透了,她不停地啜泣着,瘦弱的身体蜷曲在阴暗的牢房一角,这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就要把她吞噬了。几天过去了,她渐渐地清醒起来,望着牢窗外明媚的阳光,一股正义的力量涌上心头,她想,自己做得没错,她相信上帝会来帮助她。

  这样想着,她便抬眼寻找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逃出机会。她终于发现,这座临时监狱有一扇小窗居然没有装铁栅栏,也许因为它太小,正常人无法从这里钻出去,但她瘦弱修长的身材,完全可以从这里逃出。她欣喜若狂,感谢上帝为她留下一扇可以逃生的小窗。她小心地弄掉玻璃,费了好大劲,将身子挤进窗口,然后将身体使劲拉长,背上、胳膊上多处划伤,她忍着疼痛,终于钻出了窗户。

  但上帝为她开错了窗,这个小窗正对着政府军的一个司令部。那几个政府军的首领,正在商量着如何定她的罪,旁边的茶几前,还摆着她的大幅画像。她爬窗逃生的一切,早被司令部门口的卫兵看见。随即,她被转关进一个地下室。

  这个地下室阴暗潮湿,四壁用石块垒着,石块与石块之间是用水泥加固的。她推推厚重的铁门,完全失望了。她颓废到了极点,绝望地躺在湿漉漉的地上,连续几个昼夜,她一直在想办法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实在不想活下去了。就在她万念俱灰、想结束自己的时候,一股带着橡树气息的风从门缝挤进来,让她立刻想到了她的最爱,想到了他们在橡树下相互依偎的一个个夜晚。“不行,我不能死,他一定还在橡树下等我。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也要逃出去。”

  爱的力量促使她振奋起来,她不停地在天棚和四壁摸索、寻找,希望能找到一线生机。她使劲活动墙壁上的每一块石头,终于,她发现东墙壁上有一块石头不很牢固,她费了半天的劲起下了这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并用它向外挖掘。这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她巧妙地躲过了送饭的狱卒。3天后,她挖到了一个隧道口,隧道勉强可以容下自己的身体,她不顾一切地钻了进去,通过8个小时的努力,终于逃出了魔窟。

  她就是德国女作家、诗人赫塔•米勒,她1953年生于罗马尼亚西部一个叫尼特基多夫的小镇上,这个小镇以德语为通用语,她于2009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代表作品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低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高悬的山谷水槽”,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在巴黎首届中法文学论坛上演讲时说的一个故事。铁凝在德国汉堡大学访问期间,认识了一名华人老教授,老教授给她讲了自己在国内生活的一段经历。这位教授出生在中国一个有名望的家族,生在北京,长在上海,上完大学后又回到北京,得到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一场大面积的反右斗争中,他和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被打成右派,被迫离开家庭、妻子、儿女,到偏远的青海省一个小山村接受劳动改造。那里的生活很艰苦,但他很快适应了种种艰苦,并和那里的农民成了朋友。后来他被调到当地一个画报社当摄影记者,经常被派到深山区采访。有一天下午,他独自去一个山村采访,在陌生的山林里迷了路,直到晚上,也没有走出树林。他在山上乱走了半夜,黑暗中突然有许多绿色的光点飞快地向他逼近,他遇上了狼群。他急中生智,打开照相机的闪光灯,拼命冲着狼群闪烁,并快步逃奔。当他暂时甩掉狼群时,意外发现眼前有一座桥,桥对面竟然传来狗叫,有狗叫就有人家。他欣喜若狂地借着闪光灯向桥上照射,这才看清,原来不是桥,而是架设在两个山崖之间的一段窄长的大约三十多米的木头水槽。他听到水槽里细微的流水声,水槽下面是幽黑的深谷。他无法知道那水槽能否承载他的重量,但他没有退路,他必须爬过这水槽到崖对面去,否则,就会被马上赶到的一群野狼吃掉。他几乎毫不犹豫地奔向那水槽,他骑在水槽上,一分一寸地向前挪着自己的身体。水槽在他的重压下不断发出似要断裂的吱呀声,身后也不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狼嚎,他随时觉得已经死到临头了。可他并没有停止挪动,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抓住了对岸固定水槽的绳索,爬上岸,随即便昏了过去。

  天亮时他被村里的人发现,村民们非常惊讶,都感慨他的勇敢不可思议。他抬头望望崖下的深谷,有好几十米深,谷底怪石嶙峋,真要是掉下去,定会粉身碎骨。他倒抽了一口冷气,对村民说:“说什么勇敢啊,其实我被吓坏了,一群恶狼张着大口在身后,就是一根稻草我也会毫不犹豫抓住的。”

  作者感言: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条件下,在阴暗的地下室里,一个弱女子,竟能起下一块用水泥固定的石块,并能巧妙地躲过狱卒,向外挖掘了三天,终于找到了逃生的隧道;一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在一群恶狼的威逼下,在昏黑的深夜里,毫不犹豫地爬上了高悬在两崖之间的、随时都可能折断的水槽,一寸一寸地爬过绝境,赢得生命。

  人哪,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在生命被逼到没有退路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不自知的聪明和勇敢,由此看来,挫折甚至危难,最容易唤醒和激活人潜在的智慧和勇气,使人超越惯常,创造奇迹。

  赫塔•米勒和老教授的历险给我们三点启示:

  启示一:人不可轻言放弃。上帝也有失误的时候,为你开错窗,如果你认命,自甘暴弃,死神就会引你走进地狱;但如果你不服输,扼住命运的喉咙,即使是铜墙铁壁,你也会设法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出另一扇窗。假如上帝知道了,也会高兴的,因为,上帝也喜欢不顾一切的人。

  启示二:世界上没有绝对困境。有的时候,看似铁板一块,牢不可破,但只要不绝望,勇敢面对,积极寻找,总会找到出路。这是因为,困境本身也有活结,也蕴含着生机,但这生机微小而深藏困境之中,没有积极搜寻的眼睛是不会被发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那股带着橡树气息的风救了赫塔•米勒,因为这股风唤醒了她,让她走出绝望,让她睁大眼睛积极去寻找出路,终于发现了那块有些松动的石头。再说一个案例:

  二战期间,一个叫扎巴克的犹太商人被关进了集中营。这是一个在森林中负责修铁路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过度劳累或被带菌的蚊虫叮咬而病死,死后被扒光衣服扔进营外的一个深坑里,死者的衣服给活人继续穿。整个集中营笼罩在绝望中,大家都认定必死无疑,只有扎巴克积极想逃出去。大家都笑巴扎克白日做梦,因为纳粹兵把守严密,连一只苍蝇都很难飞出去。巴扎克则认为,一定有办法。一天,他在负责往深坑里扔死人时,找到了机会。两天后,他趁卫兵不备,跳进有上百具死尸的深坑里,脱光衣服,藏在死尸底下。纳粹兵发现他逃走,一直搜查到天黑,也没找到他。他忍受着恶臭和蚊虫叮咬,一动不动,直到半夜,确信安全时才爬出来逃走。战争结束后,那个集中营所有的人,包括那些纳粹士兵,都因瘟疫而死去,只有巴扎克一个人活了下来。是一定要逃出去的积极态度,让巴扎克从困境中找到了生机。

  启示三:人具有许多待开发的潜能。人在危难时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说明,人自身有许多可以开发的潜能,而人日常稳态的生活和满足现状的心理使这些潜能处于无用的休眠状态,只有在非常情况下才能被唤醒。所以,人要不断培育超越意识,打破常规,追求卓越,想常人所不敢想,为常人所不敢为,其自身的潜能才会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顺便说一句,赫塔•米勒逃出监狱后,经多方斡旋得以释放。为避免罗马尼亚秘密警察的侵扰,她和丈夫于1987年离开罗马尼亚,移居德国并加入德国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