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298 一位老猎人的奇遇)
 
 
修改时间:[2019/09/28 23:06]    阅读次数:[311]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298

   一位老猎人的奇遇

  在长白山脚下,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故事说,很久以前,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叫张三的猎户,夫妻二人都六十多岁,无儿无女。有一次张三进山打猎,忽然发现密林中有一只怀孕的狐狸,他很高兴,因为狐狸皮很值钱,而怀孕拖着大肚子的狐狸跑得很慢,最容易追捕。张三很快追上了这只狐狸,当猎物完全在射程之内的时候,张三举起枪,向狐狸瞄准。还没等他扣动扳机,那狐狸突然转过身,面朝张三,象人一样站起来,拱起两只前爪,挺着大肚子给他作揖。张三被这一幕惊呆了,他的心一下子软下来,慢慢地收回猎枪,转身离去。

  回村后,张三把狐狸给他作揖的事告诉了乡亲们。夜里,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一个个被他打死动物的惨状不断在眼前浮现,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凶残和可恶。从此,他收起猎枪,开始以种地为生。过了不久,一天夜晚,他做了个梦,一个少妇抱着一个孩子走进他的家,并对他说:“谢谢你没杀死我们母女,你会有好报的,明年你会有个儿子。”醒来他对老伴说:“真是奇怪,我们都老了,那里能生儿子。”老伴说:“你是想儿子想疯了,白天想了,晚上就梦着了,没什么可怪。”邻居们知道了,都说他在做白日梦。

  转过年春天,老伴真的怀了孕,年底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全村人都惊奇万分,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竟能怀孕生子,真是天下奇闻。

  张三更加勤奋地务农,日子安详地过着。又过了十几年,张三七十多岁时无疾而终。出殡那天,忽然来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一身素白,为张三吊孝,并一直把张三送到墓地。张三入土后,那两个女子神秘地消失了。

  人们都说,那两个女子是张三放过的怀孕狐狸和它的孩子。为了报答不杀之恩,它们给张三送来了儿子并为张三送终。

  鲁钝生感言:这是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它以志怪传奇的方式向世人传播了如下启示:

  启示一:人要有恻隐心、怜悯心和同情心,看到别人遭遇不幸要予以同情和关爱,尤其是不要亲手制造别人的不幸。恻隐心、怜悯心和同情心是做人的良知,是仁慈、仁爱的心理源头,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有了这种情怀,人就会心生善意,就会珍爱生命。狐狸转身作揖求生的举动唤醒了张三的良知,让他找回了做人的恻隐心、怜悯心和同情心,从而放生了狐狸。放下猎枪而拿起锄头,告别狩猎而开始种地,这种谋生手段的根本转换是张三的人性升华。

  启示二:张三不杀狐狸和狐狸报恩的过程,呈现了人际交往中互助共赢的良性状态。它告诉人们,多做善事、好事和知恩图报,是促进人际和谐的双赢现象,狐狸母女获得了生命,张三老年得子又无疾而终,双方都得到了好处,都是赢家。事实上,这种良性交往状态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人类就是在互爱、互帮、互助和施恩与报恩的过程中融洽相处并共同推进社会文明的。小故事形象地提示世人:一方面,人多做善事、好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得到回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的是龙种,就不会收获跳蚤,是自然之理,也是社会之理。另一方面,人也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并学会报答,就像狐狸母女那样。

  也许有人会说,善有善报和知恩图报只是一方面,社会上还有知恩不报甚至善遭恶报的另一面。这话说的也不假,社会中确实存在知恩不报甚至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的丑恶现象,但它绝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和常态,正如一个诺大的花园里,偶尔长了几株野草,这几株野草和满园的鲜花比起来,实在算不了什么。

  顺便说一句,狩猎是人类的一种谋生手段,与道德无关,我们不能说狩猎行为是邪恶的、不道德的。人类维系生存的食物分素食与荤食两类,前者是粮食果蔬,后者是肉食蛋奶。在人类还没有学会农耕和驯养家畜的洪荒时代,人类是靠采摘植物的果实和猎取动物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而后者即狩猎,是人类在长达百余万年漫长历史进化中获取食物最重要的谋生手段,它是人类在自然界中遵循“物竞天择”这一自然法则来维持物种繁衍的必然选择,就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狩猎,也许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人类步入文明时代以后,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人生存能力的不断增强,可供人类捕杀的动物越来越少,种植五谷和驯养猪马牛羊、鸡鸭鹅狗等家畜逐渐取代了采摘和狩猎。到了今天,除了极少数还生活在原始莽林中的土著人之外,人类已经基本告别到了狩猎,在许多国家,猎杀动物已被列为违法。人类之所以又做出这样选择,是因为人类发现,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和对动物的无度捕杀,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危及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

  尽管狩猎具有正当性和不违道德,但它毕竟是杀害动物生命的一种行为,而杀害动物生命的过程,又无疑是血腥的、冷酷的、残忍的,因此,我们说,狩猎并不是一种好的谋生手段,远古人类的狩猎,是一种无奈选择,而今天的人类,完全不必如此。所以,张三放下猎枪,拿起锄头,还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