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272 舜与瞽叟和象)
 
 
修改时间:[2019/09/15 01:06]    阅读次数:[363]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272

    舜与瞽叟和象

  舜是华夏上古时代即中国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一,也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贤明君主和圣人;瞽叟是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象是舜的异母弟弟。据传说,舜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瞽叟娶了后妻,后妻又生了一个儿子叫象。瞽叟心术不正,继母刁蛮专横,弟弟象桀骜不驯,三人沆瀣一气,一心想置舜死地而后快。舜生活在“父顽、母嚣、弟傲”的环境中,受尽了屈辱,但舜始终孝敬父亲和继母,关爱弟弟。

  舜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因忠厚和孝顺感天动地,名传乡里,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在舜的带动下,厉山这地方形成了礼让风气,许多人都到此定居,人口很快发展起来。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尧得知舜的忠厚和孝顺,很是欣赏,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并赏给舜牛羊和财产。瞽叟和象非常嫉妒,一心想害死舜。

  一天,瞽叟让舜去修理粮仓,等舜爬上仓顶后,瞽叟和象撤掉梯子,将粮仓点燃,想烧死舜。当时,狂风大作,火势凶猛,舜身边正好有两个斗笠,他抓住两个斗笠的带,风将两个斗笠高高吹起,将舜带出火场,幸免于难。

  后来,瞽叟又让舜去疏通水井,等舜下到井底时,瞽叟和象就奋力从井口往井里填土,企图把舜活活埋死在井底。舜在妻子的帮助下逃脱。瞽叟和象把井填平后,认为阴谋已经得逞,便想瓜分舜的财产。象想霸占舜的两个妻子和舜的琴,把牛羊和仓廪分给父母。象高高兴兴地来到舜的家,一走进房门,见舜正坐在屋子里弹琴,他大吃一惊,然后便忸捏地说:“我很想念哥哥,特前来探望。”舜毫无怨色,笑笑说:“你真是我的好弟弟。”舜没有当着瞽叟和象的面把事情说破,比以前更加谨慎地孝敬父母和友善弟弟。

  在舜的感召下,瞽叟、继母和象,终于悔过,改过自新。

  尧后来把帝位禅让给舜,称为舜帝。舜在位39年。舜不仅人格高尚和孝顺,而且才干卓越,他在位期间,兴利除弊,天下安定,民风淳朴礼让,人民安居乐业。舜一生勤勉,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舜在做帝王期间,也不计前嫌,年年都去看望父母,象改过后,舜还封象为侯。

  鲁钝生感言:据传说,舜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故姓姚,名重华,做帝王后国号“有虞”,亦称虞舜。舜是中国“二十四孝故事”中褒扬的第一个孝感天地的大孝子,无论父亲、继母和弟弟怎样加害于他,他都不改初衷。

  我们说这个老掉牙的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舜的孝行”在今天有多少借鉴意义,以及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孝”的问题。

  落在继母手下,父亲又很凶顽,小的时候,不能自立,受虐待只能忍气吞声,系无奈之举,可以理解。但长大成人、娶妻自立门户之后,父亲和弟弟一再加害,仍听之任之,实乃是一种愚孝,不足效法。所谓愚孝,就是父母叫子死,子就去死;父母叫子做恶事,子就听命去做恶事;父母做恶事,子既不制止也不举报,听之任之;或为满足父母之需要,子自己去做有违人伦道德之事等。简言之,不惜有违做人的基本原则而无条件地听命于父母或满足父母需要的行为,即为愚孝。《二十四孝图》中,郭巨为节省粮食给老母吃而埋子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有违人伦的愚孝。

  不过,舜是不是真的那样愚孝,事实未必如此。《韩诗外传》里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故事说,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参跟父亲一起到田里锄草,不小心误伤了禾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就托别人去问孔子,为什么不让他进门。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棍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

  舜的时代还没有文字,他的事迹只是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后人的附会肯定在所难免。看来,孔子的说法比较接近实际,舜对父亲和弟弟的加害,肯定是有所防范,并相应有所制止,甚至反击以自保,否则,他怎么能够活下来并继承了尧的帝位?至于他最后原谅了父亲和弟弟,是人之常情,父亲和弟弟毕竟是有血缘关系的至亲,总不能捕而杀之,况且,瞽叟和象后来肯定有所悔过自新,否则,舜不可能封象为侯。后人为了彰显舜的宽厚仁德和以德报怨的高尚品格,在流传中自觉不自觉地夸大了瞽叟和象的恶行,借此突出舜的孝、忍让和宽厚。

  下面,说说怎样看待“孝”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十分崇尚伦理的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据考证,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孝”字,是一个会意字,其字形是一个小孩扶着一个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会意为侍奉父母。许慎《说文解字》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意思说,孝是善于侍奉父母的人,是由“老”和“子”两字会意而成,上部的“?”是“老”字的省略,子在下承奉父母。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孝道,许多先哲也不乏这方面的论述,在封建时代极力推崇的儒家十三经中,《孝经》占了一席之地,产生于元代的《二十四孝图》,在民间影响巨大,挂在现代国人口头上的一句话是“百善孝为先,不敬父母的人不可交”,如此等等,足见“孝”的观念深入人心。

  其实,孝根本没有那么复杂,养育子女和赡养父母,本来就是人类薪火相传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尽孝道,善事父母,是儿女的责任担当,无可推卸。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能尽子女之责,导致人类代际延续环节的松动,不少老人受到虐待,甚至老无所养。社会越是提倡孝道,就越说明在孝道这件事上出了问题。

  怎样尽孝?中国古时候有一幅对联说得很确切:“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这上联说得就是怎么尽孝,关键就是一个“心”字。这个“心”,就是“有心”、“关心”、“爱心”,就是把赡养父母的事放在心上。有了这个“心”,具体的事情就都好办了。笔者曾为某市妇联写过一首创建和谐家庭的诗,在子女尽孝这一节里,说了下面的话,说来仅供参考:

  乌鸦反哺,孝顺是子女的责任担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美德高扬。

  不要讥笑父母粗糙的双手,

  是那粗糙的双手把我们抚养;

  不要看不惯父母佝偻的身躯,

  是那佝偻的身躯支撑着我们挺起胸膛;

  不要抱怨父母不能自己吃饭、穿衣,

  是他们一口口的喂养,才有我们今天的自立自强;

  不要嫌弃为父母擦屎、端尿,

  我们的屎尿曾无数次弄脏过他们的衣裳;

  多抽空扶老人到屋外走走,

  让老迈的父母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

  挤时间陪老人一起坐坐,

  微笑着倾听他们唠叨的无聊家常;

  时时要注意安全和遵纪守法,

  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挂肚牵肠。

  孝顺就是这样,孝顺就这么平常,

  它在我们涓涓的生活小溪中流淌,

  它提醒我们要时刻把父母挂在心上。

  当下,不孝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网上经常能看到八九十岁老人被子女遗弃而饿死、冻死的现象,说一个案例以警示天下所有子女:

  2014年12月26日的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以《母亲的呼救》为题,报道了重庆市万州区北林村85岁老太太解昌英被活活冻死在四个儿子家门前的事件。老人生育四男三女,大儿子李秀猛、二儿子李秀全、三儿子李秀丰、四儿子李秀武。为了给大儿子结婚,老两口把一处三楼楼房腾给他,老两口住进一间土坯房,后因老伴去世、土坯方倒塌,老太太只好到四个儿子家轮住,每个儿子一个月。2014年1月2日,她在四儿子家住一个月期满,该轮到大儿子家,四儿子抱着被褥将老太太送到大儿子家,不巧大儿子家没有人,房门上锁,四儿子将母亲和被褥扔下就走了,让老太太自己在老大门口等着。老太太一直等到深夜,大儿子一家人都没回来,老太太又冻又饿,随后大声呼叫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老人唤着他们的小名,凄惨地叫着,求儿子们救救她。三个儿子及儿媳都清楚听见了老人的呼救,甚至还恨老人吵得让他们睡不着觉,可他们紧锁房门,没有一个儿子出来救老人。

  村民及时报警,待警察赶到,老人已死,法医对死者做了尸检,老人因摔倒致伤和冻饿休克死亡。万州区法院在北林村召开现场审判会,四个儿子全部到场,还有众多乡亲参加旁听。四个儿子互相指责,都说自己没有错,都是大哥没有把母亲接到家中才造成母亲死亡。最后法院判处大儿子有期徒刑两年,其他三个儿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关于三个女儿,都住在城里,也都挺孝顺,但四个儿子不让三个女儿养老人,说这样会被村里人笑话。有个女儿把母亲接去,但四个儿子很快又强行将母亲接回来。

  老人生育7个子女,按说,理应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没想到竟被活活冻死、饿死,真是人间一大悲剧。四个儿子,靠父母抚养成人、娶妻生子,何况大儿子住的楼房还是父母的房产,其他三个儿子成家、建房,都有父母的大量血汗。难道他们不懂得饮水思源吗?他们为什么无视养育之恩?为什么对母亲的呼救冷若冰霜?冷酷如此,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羊羔尚知跪乳,乌鸦尚知反哺,难道他们连鸟兽都不如吗?四个儿子肥头大耳,一副人模狗样,他们对母亲的死,没掉一滴眼泪,可对法院的判决却不服,听说还要上诉,真是不知廉耻到了极点。难道他们就不怕他们的子孙会继承他们的不孝基因而上行下效吗?我们拭目以待。

  本书《儿呀,按娘放的树枝回家,别迷了路》《和孩子们一起跳舞的中年男人》两文,也讨论了孝的问题,可参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