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是充满光辉的,正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说起现代教育,他不得不提。那就是陶行知,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 泰戈尔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 陶行知的一生都围绕着一件事,那就是救国。国家如此,何以才能强大?陶行知从教育出发,认为国家的强大必须有教育做根基,他的教育理念与后期他的名字有点相同,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除此还主张因材施教,老师与学生的互相学*,同学与同学间的互相学*,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何以伟大?在中国只有私塾的情况下,85%是农民,2万万的同胞完全不识字。他出身于贫民,父亲是种地的,母亲是帮工,求学之路也非常艰辛,经历过农村的生活,他意识到,他必须做点什么。那时候他就立下一个座右铭:“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他也真的做到了! 1917年他26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毕业,他深知教育可以兴国,立马回国。他要面对的是满目的贫穷,鸦片瘾君子,黑社会势力横行的中国。当时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 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他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 1923年,他从北京四合院搬出来,辞去大学的教授,选择了小庄,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开始将他的教育推向农村,小庄也改成了晓庄,教育的破晓之光。发动了学生们,自己垦荒,自己建茅草屋。而他不要一分钱,这也是“只带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践行。从始至终,那是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一切简陋的不能再简陋。 晓庄师范是孕育同样理想的老师的地方,很多人慕名而来,投身于这场浩浩荡荡的农村教育当中。结合贫穷的事实和他的教育理念,陶行知提出五大理想:科学的头脑,健壮的双手,农夫的身体,艺术的情趣,改造社会的精神。陶行知本人来充满艺术的情趣,他用民歌的调子,填了自己写的词,一首《锄头歌》便从晓庄传到了大江南北。 陶行知不但不领工资,还到处募捐,连孩子们给母亲的寿礼也哪来建设教舍,他对他母亲说:“晓庄学校是代她献给国家的寿面,希望慈母与国家一样长生不老!” 创造识字潮流,从他的家庭开始,有一副照片是,他的孩子在教他的妈妈识字,没过多久,他的母亲便可以看报纸了。 同时,邀请哥伦比亚大学校友陈鹤琴加入队伍,陈鹤琴专注于幼稚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路人。陈鹤琴的教育是西方科学教育,他把孩子的教育理念很“活”地带到中国大陆,进行本土化,如今,依然不过时。 晓庄师范的学生也得到了发展,然而政局动荡,1930年,遭到国民党的封校,说是封校,封条都没处贴,因为所谓的学校,连个围墙都没有,更何况大门。政治的动乱下,人又何以安生?随后,陶行知被迫离开中国,流亡日本。 1931年,回国继续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在上海创办自然学园,随后建立以工人为基础的山海工学团,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造成以学为快乐的氛围,欣欣向荣。在这个情况下,他提出小先生运动,即学即教的办法,鼓励同胞在学到东西后,马上去教给其他人,让他人知道,如此,迅速传递。 在中国文化相当贫瘠的时代,鲁迅用笔敦促社会进步,陶行知用知识用文化循循善诱。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投身于民族教育,如他自己所说,他的人生就是:“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很多,大部分还是当前的教育是没做到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念,办法,仍值得推崇。 值此教师节之日,我们应该向中国教育的伟人陶行知致敬,学*他的理论,实践他的理论,做个传播者。我也要说:“陶行知老师,你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