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父母与子女的代沟,需要双方一起努力
 
 
修改时间:[2019/08/30 18:07]    阅读次数:[309]    发表者:[起缘]
 

  我是九零后,父母是七零后。

  小的时候父母都是外出打工,所以年幼的我记忆里面只有爷爷奶奶的身影。

  那时候最大的困惑在于为什么在这个属于父母的家里面,父母却更像是一个过年才会出现的客人。

  这个家更像是一个短暂的落脚点。少了温情,只是一个住宿的地方。

  因为没有感知到父母的温度,所以并没有很想回家的欲望。

  每每在外面听着自己的小伙伴被妈妈呼唤回家吃饭的时候,心里面的酸楚就一下子涌出来,眼睛就会冒出一些雾气。

  老师说我们是留守儿童,我并不能很清楚的了解这个概念,我只知道留守儿童的童年是没有爸妈的参与的。

  爸妈缺席了我的童年,但我的童年未必是不快乐的,我可以下河抓螃蟹,捞鱼,爬山,在别人的西瓜地里面偷偷尝到了夏天的甜头。

  要是我的爸妈在身边,他们应该是不会允许我这样自由的。

  爸妈在他乡,一周通过电话来了解我的情况。现在我已经忘记了当时我是一个怎样的心情。只记得后来妈妈说打电话给我的时候,说到一半我就没有声音,开始哽咽,说很想他们。后来的我听到这样的话也只是笑笑,也难免会觉得酸楚,到底是心里面缺失了一块。

  时间与距离催生了代沟,也让这个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我们这代人与上一代人,隔了点岁月,生活观念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不否认勤俭节约是好事情,但是过度的“勤俭”对于我来说反而是一种折磨。

  大人总喜欢拿自己以前那个年代的事情来说教,看见我丢了自己不喜欢的衣服的时候,觉得我就是一个最大的罪人。每当我有行为不与他们的思想达成一致的时候,就会听到职业的一段对话。:“我们那个年代,可是没有你们现在这么浪费的行为……”

  我不止一次想扔掉妈妈已经穿了十几年的衣服,上面破损的洞在我的眼里无限被放大。妈妈在我眼前走来走去的时候,那个洞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深渊。每次当妈妈穿起这件衣服对于我而言都是一种内心的折磨。

  妈妈总是反驳我的意见,觉得还能再穿一会儿。而我是最不愿意将就的人,衣服破损了那就丢掉重新买一件便是了。他们总是勤俭节约的生活,生怕浪费了一点一滴。

  明明生活水平上去了,为什么还要这样生活呢?

  一次与爸妈去吃火锅,菜单上来的时候,爸妈看着菜单就开始唏嘘。一盘生菜就要十二块钱?

  妈妈小声的嘀咕,觉得十分的不实惠。妈妈带菜的过程十分的缓慢,心里面的计算机却没有停止盘算。对于他只是把钱赚来放在银行里面的爸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折磨。花钱有罪,不花钱内心就安宁。

  我餐桌上的剩菜剩饭永远都不会有失宠的那一天,即使隔天饭桌上有了很新鲜的菜品。

  爸妈也永远是先去吃蔫了吧唧的剩菜。而我是永远不会去把我的筷子涉及到剩菜。

  妈妈从小给我灌输关于钱这个意识的时候用了金钱这个词语。

  “为什么钱会被叫做金钱,因为是跟金子一样珍贵的。”每每买好东西的时候,妈妈便又会把那一套搬出来对我说教,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你看,这个社会没有钱,哪里都村部难行呢。”骄傲的语气里面,似乎是对自己省吃俭用的一种表彰。

  也许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之中与父母势必是有一场战争的。也许当我六十岁的时候,在他们的眼里我也还是一个孩子。他们无法接受我很快成长的事实,所以我们的生活会有摩擦。大人试图给子女安排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但是殊不知年轻的人是很骄傲的。对这样的想法只会嗤之以鼻。

  我们彼此都渴望被理解,我们清楚我们是爱着对方。根深蒂固的传统已经让我们很羞于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爱意。只是通过行动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意。我们所谓的代沟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由于沟通未果,没有耐心,最终给出的理由。

  对于这个障碍,是需要彼此一同去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