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最好是更好隐蔽的敌人
 
 
修改时间:[2019/08/19 23:07]    阅读次数:[331]    发表者:[起缘]
 

   最好是更好隐蔽的敌人

   文/廖超国

  世界因为有了哲学,人类变得更聪明,但很多事也变得既简单又复杂,既复杂又简单,简单而复杂。它让人从简单的非白即黑的思维中跳出来,进入一个多少有点烧脑的正想想反想想、上想想下想想、左想想右想想、内想想外想想的所谓的辨证思维里,一下子让人的头脑处于一种观念相互交错、层次多元复杂、多维对立运行而分不清谁对谁错谁胜谁负的状态。正想似乎是对的,反想似乎也没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要学会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对立的且又是统一的思维方法。其实这可以源溯到托利得定理上。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曾说:“检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他脑子里是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最好是更好隐蔽的敌人”,这个题目有点哲学的味道。读起来有些绕口,听起来有些费耳,想起来还有些费脑。我们平时常常以“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来激励自己、鼓舞别人,但为什么又要说“最好是更好隐蔽的敌人”呢?好就是好,怎么最好又是更好的敌人呢?

  第一次看到“最好是更好的敌人”这句话,是在阅读吴军《态度》一书时发现的。吴军先生写过很多书,《态度》一书是他给女儿写的书信的结集。吴军先生有两个女儿,当时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吴军先生因工作原因又没有和她们生活在一起,针对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如怎么有效的学*、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应该怎么理解并赚取财富等具体问题,他以父亲的身份,采取书信的方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十多年来参与大学管理和在世界一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或源自其尊崇的智者的成功经验,一一给了解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或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帮助他的女儿健康顺利的成长起来,而且对渴望自我精进,加快成长,加速成熟的人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读到“最好是更好的敌人”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头脑里立马冒出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另一句名言“完美是优秀的敌人”。这句话出自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的伏尔泰。但我以为不管是“最好是更好的敌人”,还是“完美是优秀的敌人”,其蕴含的哲理千真万确,可理解起来有些突兀,若加上限定和修饰,可能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于是,我将我的文章的题目取为《最好是更好隐蔽的敌人》,隐蔽是若不加注意就不会发现。只有保持警惕,才不致于轻敌而败。

  世间的事,为人处事总有一个通理,追求最好固然可敬,但尽力而为适而可止也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有遗憾才会有新的努力,有缺失才有新的希望。最好其实是更好隐蔽的敌人,它除了培育人坚强的意志外,更多的时候会被固执所套牢,被冥顽所湮没。我们要以完美之心接受并不完美的世界,接纳并不完整的人生。生活不可能获得满分,人生就像一个背着永远也装不满的箩筐的奔波者,因为装不满,我们才会不停地采摘,收获才会越来越多。所谓最好,其实都源于我们的心灵;所谓完美,其实都出自我们的心态。只有真正懂得不求最好,而求更好,才能不断进步;只有明白,不求完美,而先完成,才能不断向前。告别最好思维,才能步入更好境地;包容不完美,才能获得更多的完美。

  很早以前,读过一则故事。讲得是古代的一位勇士,他的朋友知道他非常喜欢弓,便请制弓的名家专门订做了一把送给他。这把弓,弓背由黑檀木所制,弓弦是鲨鱼筋绷成,射出的箭既远又准,器大力重。他十分喜欢,也异常珍惜。他弓不离身,经常拿在手里把玩,有一天,他仔细欣赏手中的弓时,突然觉得这把弓好像缺了什么,这弓看起来有些单调,不华丽、暗淡,不精美。要是能让它更显眼更出彩是不是更好呢?他思忖一番,于是决定把弓送到一个很有名的工匠那里,请名匠在弓背上雕刻一些精美的图案。工匠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弓背上雕了一幅完美无比的行猎图。这位勇士高兴致极,看着心爱的弓,自言自语道:“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把弓呢?”当他回到家里,拿出箭来。“好久没用过它了,可得好好玩玩。”他搭上箭,对着远方,拉紧弓弦,“嘭”的一声,弓断成了两截,箭却没射出去。他看着心爱的弓一下子就这样断了,他后悔不已,为什么要追求最好呢?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若你一定要让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东西完美无缺的话,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得不偿失。

  故事只是说事,但由故事引申出来的道理才带给我们理性思考,真正弄明白为什么“最好是更好的隐蔽敌人?”理解这种敌人隐蔽性,以留心做好防范。

  过于追求最好,陷入完美主义的人,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凡事都想完美的人,面对一件要做的事时,他们会花很长的时间准备,把精力放在方案的尽善尽美上,而迟迟不敢行动,他们总以“时机还不到”、“还没完全想清楚”、“方案还不成熟”等托词为借口,拖延不动。其实是用这些托词掩盖自己内心害怕失败,行动力缺乏的本质。诗人顾城,在他那首《避免》的短诗中,道破了这种现象。“你不愿种花,你说我不愿看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世界上哪有一开始就完美无缺的方案?只有大概看准了方向,立即行动的人。他们迅速破局,移步换景,就像登山一样,爬上一个山头,才能看清更远的路。也只有他们才能最先达到顶峰,一览众山小。那些还等时机成熟,方案完备的完美主义者,只能在山下仰慕山顶上的那些先行者。

  过于追求最好,陷入完美主义的人,会沉溺细节,因小失大。细节固然很重要,但如果过份关注细节,就会掉入只见树本不见林的陷井。一颗瑕不掩瑜的大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主人觉得不完美,想将小黑点去掉,使之成为无价之宝,于是找来刀子把小黑点刮去。可是刮了一层,黑点还在,再刮一层,黑点仍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没了。若一味关注细节,过份在意旁枝末节,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过于追求最好,陷入完美主义的人,会封闭思想,不敢尝试。自己对某一问题已有不错的想法,但因担心不够完美,就放弃拿出来与人分享,使自己失去了很多职业发展的机会。由于总想在大家面前展示最完美的状态,担心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愚蠢”。更不敢跨越未知尝试新事物,不愿把失败看成是学*和成长。不明白“真正的失败是不敢去经历”的道理。久而久之,一方面扼杀自己创意的火花,让自己的思维退化。另一方面,封闭自己,与团队沟通越来越少,孤立自我,隔阂他人。其实,纵观那些成功的人,都具开放性思维,主动与人交流。一有想法,说干就干,敢闯敢试。有一句话说得好,实用主义的成功,总是在行动中完成;完美主义的成功,永远停留在脑海里的构想。

  过于追求最好,陷入完美主义的人,会于己于人,异常苛刻。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凡事都想做得最好,不仅把做事的标准会定得很高,而且付出的代价也大。有些标准超过自身能力,高不可攀。有些标准,超越现时条件,永不可达。高标准让失败的风险随之提高。大的代价让完美成为很昂贵的东西,也违背了帕累托法则。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有句名言“你从未错过航班,你在机场呆的时间太长”。完美主义要求至善至美,稍不如意,便重新返工,不达目标绝不停手。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也同样苛刻,不能容忍半点闪失。自己做得很累,跟他共事也不轻松,而且效率低下。把时间浪费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却常常很难达到完美。

  过于追求最好,陷入完美主义的人,会焦虑不安,疲惫不堪。过于追求完美的人由于标准过高就会遭遇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压力,这无疑会影响或降低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工作成效,带来更大的压力,但他们又强迫自己硬撑达到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结果,他们会变得极度害怕失败,他们感到自己不断受到鞭策,同时又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事实证明,强迫自己追求完美,会带来紧张、焦虑、沮丧、疲惫等不安的情绪,甚至有损健康。

  完美主义,因为它饱含着我们最理想化的期待,一眼看上去浑身都闪着光芒。但一旦脱去华丽的外衣,我们便认清它的本质其实是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其具有潜在而不易觉察的特点,我们若不认真思考分析,很容易掉入其圈套而不知。完美主义的过于追求最好,不仅不能让我们做得更好,恰恰相反,它会成为我们对完美追求的羁绊。会让我们变得被失败纠缠;会让我们无法客观地认清自己;会让我们无法享受成功。追求最好,看似是一个高目标,是一个严要求,是一种好*惯,但正像列宁所说:“真理只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凡事都讲究度,过度即害。

  反对极端追求最好,陷入完美主义泥塘这种思维和行为,并不是否定把每件事尽可能做好。恰恰相反,反对和摈弃重度的完美主义,就是要把事情做的更好。我们倡导的是在明确做正确的事的前提下,科学正确地做事。做一件事关键在于态度和方法,态度决定认真与否,方法决定成效如何。

  防止落入完美主义的阱坑,首先要学会接纳和容忍世界的不完美,包括我们自己。实事求是的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其次,学会算账,清楚投入产出、收益成本的关系。特别考虑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以及二八法则。再次,着眼大局,把握重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别被细枝末节障眼。最后,调整自我认知,承认自己普通。只有行动才能带来变化,完成胜于完美。

  当“球王”贝利进球纪录达到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的哪一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笑,意味深长地答道“下一个!”他幽默含蓄的回答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湛。

  他道出了一个普世真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请记住:优秀足够了,出色会更好。最好不是好,更好才算好。

  最好是更好的隐蔽的敌人。

   2019年8月3日

   初稿于武昌南湖水域天际

 
 
 
上一页:刺痛了谁
下一页:不肖不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