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211 修也知道你,你却不知修(羞) 北宋时期,有一个酸秀才,原本没什么才学,但自是天资聪颖,文如锦绣,诗如莲花,常炫耀乡里。一日,他决定去拜访当时的大文豪欧阳修,走到半路,见一老叟正在散步,便上前与之搭话。谈话中得知老叟也是一个读书人,秀才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华,提议和老叟对诗,老叟默允。 两人正前方有一株枯死的老树,一根粗高的树干上分出两个干枯的树杈,没有一丝生气。秀才见了,随口吟道:“路边一枯树,两个大丫杈。” 老叟随即对曰:“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作花。” 秀才听了,觉得老叟有些才气,但心里很不服气。不觉来到河边,正好看见不远处一个人拿着棍子向河里驱赶一群鹅。秀才搔首想了一会,吟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老叟对道:“白翼浮清水,红掌踏绿波。” 秀才见老叟确有些文化,于是想和老叟交个朋友。秀才说:“你我都是诗人,不如我们交个朋友,一起去拜访大文豪欧阳修,你看如何?” 老叟答应了。那秀才于是便向老叟说起欧阳修,话里话外表示自己认识欧阳修,并多次与欧阳修讨论诗文,欧阳修对他非常欣赏。 两人来到渡口边,踏上了摆渡的小船。秀才诗兴大发,拉着老叟的手吟道:“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老叟对曰:“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羞)。” 原来,这老叟就是欧阳修。 鲁钝生感言: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文学故事,有多种版本。故事的真假无关紧要,但用意十分明确,即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又脸皮很厚、不知羞耻的人。读读秀才吟出的那几句所谓的诗,就知道他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而就这么一个十分浅薄的书生,却自称为“诗人”,并炫耀自己曾与大文豪欧阳修共同讨论过诗文,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万万没有想到,牛皮吹大了,竟吹到欧阳修面前,丢尽了脸面。 我们说这个比较极端的文人小故事,是想借此聊聊“自以为是”这个话题。 “自以为是”就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很了不起,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严重的人,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建议,往往独断专行。 “自以为是”源于自我认知偏差,是自我认知过程中夸大了自己长处,过高评价了自己。故事里的酸秀才就是自认为自己很有才华,是个诗人。 “自以为是”的害处多多:有的人自以为是,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是豆腐渣,趾高气扬,藐视别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失去了勤奋动力,学业成绩江河日下;有的干部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做了不少错误决策,给事业造成了损失;有的公司老总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导致企业倒闭;有的父母自以为是,不顾孩子的实际,逼着子女学这学那,使不少儿童失去了童年幸福;有的少女自以为是,在婚恋上过高估计自己的相貌、修养、学识、能力以及社会地位等,结果到四十岁还没有结婚,成了“剩女”;如此等等,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因自以为是而造成的恶果。 我们尤其要提醒那些做大事、担当大任的人,要谨防自以为是,否则就容易酿成大的祸患。关羽因自以为是失掉荆州,败走麦城;马谡因自以为是失了街亭,导致整个战争的失败;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自以为是,认为战争会很快胜利,许诺让参战官兵回美国过当年的圣诞,结果战争打了三年,并以美国失败告终,他的许诺成为笑柄。这都是前人用鲜血留下的教训,担大任者应当记取之。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容易犯“自以为是”的毛病。克服这个毛病,一要经常反思自己,坚持自查自省,特别要告诫自己,在自我评价时,一定要放低身价,提高标准,低调评判自己,多看过失,少看长处。二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特别那些批评性意见,一定要认真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