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182 国王的画像)
 
 
修改时间:[2019/07/29 10:07]    阅读次数:[365]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182

    国王的画像

  从前,有一位残暴的国王,在一次战事中被刺瞎了左眼和被砍掉了左脚。到了晚年,他想画一幅自己的画像,留给后人瞻仰,于是便责令国内最著名的一位画师为他画像。画师将国王画得很逼真:国王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膝盖上,面向前方,似若有所思,但国王的瞎眼和残脚无法回避,只能据实画上。国王看了,非常生气,说:“这不是有意让我出丑吗?我这么一幅残缺象,怎么留给后人看?”画师因丑化国王被下狱。

  第二位责令到来的画师,有了前车之鉴,不敢据实作画,他把国王的瞎眼和断脚都补齐了。画面上,国王双目炯炯有神,巍然挺立,十分高大伟岸。国王看了,更是生气,质问说:“这是我吗?你这分明是在讽刺我,这要是让朝臣和后人看了,还不耻笑我故意美化自己?”画师因讽刺国王罪,罚打一百军棍,并责令充军戍边。

  有了前两位画师的教训,京城的画师们纷纷外逃,避之唯恐不及。有一位从乡下进京城来谋生的年轻画师,却自告奋勇,主动进宫要为国王画像。

  年轻画师拜见了国王,他认真观察了国王的一举一动并聆听了国王的要求后,便退到后厅作画。第二天,他向国王呈上了自己的画作。画面上,国王身穿铠甲,身体侧立略前倾,右腿挺直,左腿跪在一块岩石上,双手用力将一张弓拉成“满月”,左眼紧闭,右眼正在专注地瞄准。国王看后十分高兴,赏赐给年轻画师一百两黄金,并下令安排画师在朝中做事。

  作者感言:第一位画师追求具象写实,画得越逼真,国王的残疾就暴露得越充分,客观上确实起到了示丑作用;第二位画师追求完美无缺,画得越理想就离真实的国王越远,客观上确实构成了讽刺。两人的画作都违背了画像人的初衷,即人们画像留影,是想存一个念想,珍藏一份美好的记忆,谁都希望自己的画像既酷似自己,又不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残缺丑相。而年轻画师的作品,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国王的愿望。作品在“真”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遮蔽了国王的残缺。因为左腿跪在岩石上,左脚根本看不见,观众无从知道左脚是伤残还是完好;人射箭瞄准时,总是闭上左眼,以便集中目力,瞎眼正好派上了用场。国王身上的两处伤残就这样被十分巧妙地掩盖了。整个画面,国王是一位正在拉弓射箭的威武壮士,根本看不出是一位残疾人。

  小故事给我们三点启示:

  启示一: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扬长避短。那位年轻画师的画像,就有效避开了国王的短处。

  启示二:在为别人做事时,不管是为个人还是为团队、为国家,都要充分了解对方,从对方的实际需要出发,按对方要求行事,以满足对方的愿望和利益为最高目的,否则,不仅劳而无功,还可能会惹来麻烦甚至祸患。中国有句俗语说:“办事不由东(东家),累死也无功。”顺着老板、上司的心思或团队、国家的指令做,满足其要求,才会有事功。

  启示三:有些事情,要想做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智慧。前两位画师,其绘画水平未必比年轻画师差,特别是第一位,其绘画功底和技巧可能远远高于那位刚出道的年轻人,否则,就不会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画师,但两位的失败,都是在构思、创意上出了问题,而构思和创意都源于智慧。

  顺便说一句,国王对前两位画师的处理,是那个时代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和欧洲中世纪黑暗的君主时代,无人权、法制可言,国王、皇帝就是法律,他想杀谁就杀谁,随便找个理由就行。中国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徐俊的翰林官,在奏章里误把“陛下”的“陛”字写成“狴”(音bì,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古时常将其形象画在牢门上)字,雍正帝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两句,说这是诽谤大清朝没有文化,于是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