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181 虎溪三笑)
 
 
修改时间:[2019/07/29 10:07]    阅读次数:[322]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181

   虎溪三笑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以“和”相通的故事。故事说,东晋时代,当时的高僧慧远大师在江西庐山东林寺修持,由于大师对佛教大乘般若思想深有心得,且精通六经和老庄之学,深得僧俗两界敬重,来访和参拜者络绎不绝,常常是宾朋满座。但慧远有一个规矩,送客从不过东林寺前边的小溪。有一天,当时著名的诗人、儒学大师陶渊明和当时著名的道士陆修静同时前去拜访慧远,三人彻日长谈,依依不舍。临别时,慧远起身相送,三人边走边谈,一路谈笑风生,不知不觉竟破了惯例,走过了寺前的小溪,溪旁有一只老虎,见到这种情景便欢叫起来,慧远方知过了小溪,三人大笑而别。此后,东林寺前边的小溪被称作“虎溪”,后人于此建“三笑亭”。

  作者感言:“虎溪三笑”这个浪漫故事,其实是一个讹传的谎言。故事里的三个人物,慧远生于334年,卒于416年,陶渊明生于365年,卒于427年,陆修静生于406年,卒于477年,慧远圆寂的时候,陆修静才10岁,尚在浙江吴兴的家中。“虎溪三笑”之说始于唐代,到宋代,画家李龙眠首次绘制《三笑图》,当时天台宗山外一派的名僧智圆大师为之作图赞,从此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不过,这个以讹传讹的故事能流传到今天,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它表达了儒、释、道三家都希望能够相互尊重、相互贯通、相互包容的和谐共处的强烈愿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我们说这则小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儒、释、道三家各自的“和谐”思想。

  “和谐”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谐”就是异质的两个或多个事物相通相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就是一种“和而不同”的互补的平衡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都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

  儒家的“和谐”思想较为丰富,它包含“中和”思想,所谓“中和”, 就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恰到好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适度状态。关于“中和”思想,四书之一的《中庸》作了经典表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实现了中和,天地各安其位,万物自然发育。“中和”思想强调做事要讲究一个“度”,不及不可,过犹不及,要“执两用中”。儒家的“和谐”,重在现世生活的和谐,它虽然也讲“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重点强调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强调克己内省,温良恭敬。

  道家与儒家不同,它从主体与客体关系、外物与自我关系出发,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两个方面性质相反,但又相辅相成,阴阳二气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换、相互融通,于是达成事物的平衡、和谐状态。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意思说,天地与我一起生长,万物与我浑然同为一体。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道家倡导“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而治”;倡导不被外物所左右、所束缚;倡导涤除玄览,返璞归真。以此求得外在肉身的安静与内在心灵的清静。

  释家从理性与欲望的关系、肉身与心灵的关系出发,十分强调人自身内部的和谐,特别是心性的和谐。这是因为,佛教乃心性之学,佛教的本体世界就是一个“心”字,“不立文字”,立的是“心”;“教外别传”,传的是“心”,“见性成佛”,成的是“心”。所以,佛教强调“直指人心”,强调内在精神的自在、清明与空灵,努力追求“空”“净”的精神境界。

  儒家的入世建功与精进利生、道家的超世逍遥与谦下养生和释家的出世常乐与圣净无生,千余年来共同生长于华夏大地,既相互冲撞又相容相通,既保持独立又借鉴学*。三家共存于中国传统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的证明。让佛学大师慧远和尚、儒学大师五柳先生和道教大师简寂观主三人欢聚一堂,笑语忘溪,是三家和谐相处的形象说明。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资源共享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生存方式多样化,已是大势所趋。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生活*惯、不同信仰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思想理论、不同的主张主义、不同的宗教,共存于这个世界,我们天天都会面对许多异己的现象。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就是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和而不同”的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才能实现在多元中统一,在关联中协调,在运行中有序,在发展中均衡,在分化中整合,这个世界才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为了人世间的和谐,让“虎溪三笑”这个以讹传讹的美谈永远传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