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171 拍卖千元现钞 在一座豪华会馆的大厅里,正在举行鸡尾酒会,上百名当地名流、绅士、名模、贵妇人等,相邀而至,个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舒缓的轻音乐、冰块在玻璃杯中的微微碰撞声、客人们的低声问候和交谈,以及雅致的陈设和柔和的灯光,让整个酒会充满了轻松和温馨。 这时,一位先生走上前台,从口袋里掏出十张面值100元的大钞,他将十张美钞高高举过头顶,向所有的宾客宣布:“尊敬的各位来宾,我要将这十张百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在场的每位都可以参与,以50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我他所开出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这十张百元大钞。而出价第二高的人,不但无法获得这十张百元大钞,还必须如数付给我他所开出的价格。我希望大家都来参与这个游戏。”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以钱买钱”的拍卖会,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开始时,大家都积极参与,100元、150元、200元、250元、300元……,竞价声此起彼伏,等价格抬高到700元时,步调开始缓慢下来,只剩下几个人在竞价。当价格达到900元时,只剩下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僵持不下。 当女士喊出950元时,前台的先生弹弹手中的钞票,暧昧地看看男士,男士几乎不假思索地喊出:“1050元!” 整个酒会有一点小小的骚动,手持钞票的那位先生瞅着女士,等着她加价或退出。那女士沉默了片刻,一咬牙喊出:“2050元!”酒会有了更大的骚动,有人摇头,有人叹气。 男士无奈地环视了一下众人,有人低声建议他罢手,他点点头,喝下一口鸡尾酒,表示退出这场疯狂的拍卖游戏。 结果,女士付出2050美元,买下了那位先生手中的1000美元,而男士白白付出了1050美元,那位先生净挣了2100美元。 作者感言:这不是杜撰的故事,这是一个升级版的苏必克拍卖模型,又叫苏必克实验。这个模型是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马丁•苏必克发明的。苏必克在和同事研究博弈论时,发明了这个游戏,并认定这个游戏会使人越来越上瘾。其原始模型是以一美元为标的竞价,规则为5美分起拍,喊价最高者得一美元,喊价次高者损失其报价。让我们回到苏必克最初的实验: 在某个大型场合,一位拍卖人拿出1张1美元钞票,请大家给这张钞票开价,每次叫价的增幅以5美分为单位,出价最高者得到这张1美元,但出价最高和次高者都要向拍卖人支付出价数目的费用。 大家都对这个别开生面的美元拍卖游戏产生浓厚兴趣。“10美分”,人群中有人出价。“15美分”,“20美分”,“30美分”……叫价之声此起彼伏。当叫价喊出“50美分”时,节奏逐渐慢了下来,只有几个人继续叫价。 最后,全场只剩下彼得和马可还在叫价。“95美分”,彼得叫出了最新出价。“100美分”,马可立刻做出回应。拍卖人看了看彼得,只见彼得毫不犹豫地喊出了“105美分”。这时,马可咬咬牙,叫出了“205美分”,然后默默地盯着彼得,眼神里流露出希望彼得退出的神情。彼得迟疑半晌,无可奈何地退出了竞价。 拍卖的结果是马可以205美分获得那张100美分大钞,净损失105美分;彼得付出了105美分,但什么也没得到。拍卖人从马可和彼得那里得到310美分,除去1美元作为成本,净赚210美分。 值得思考和分析的是,在这番博弈当中,当马可叫出100美分时,为什么彼得还要叫出105美分呢?这是因为,如果彼得不叫出105美分,那么钞票归马可,彼得什么都得不到却要付出95美分的代价,而叫出105美分如果能获得100美分钞票,则净损失只有5美分。那么,马可为什么又叫出了205美分,而不是叫出110美分呢?这是因为马可已经明白掉进了陷阱,被迫决定付出一个沉重代价来结束这场拍卖,从而避免更大损失。为什么叫出205美分可以终止拍卖呢?这是因为,在这个价格上,如果彼得继续喊价,则至少需要喊210美分,这样彼得以210美分获得那1美元钞票,也相当于净亏损110美分;而彼得如果不继续喊价而退出,则他虽然得不到l美元,却只需要付出105美分。 该游戏被用来说明:游戏参与者在利益驱动下,不自觉掉进拍卖者事先挖好的陷阱而无法自救,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许多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多次做过升级版的苏必克拍卖游戏,而每一次都有人积极参与,最终总是有两个参与者被套进去,让拍卖者大赚了一把。 这种现象为什么屡试不爽呢?这是因为,这个拍卖游戏充分利用了人的贪婪性和非理性。最初,参与者都认为会廉价而容易地得到那千元钞票而占了便宜,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出价者。在不断竞价过程中,当大部分人退出而仅剩下两个人相持不下的时候,竞拍就变成了你死我活的角斗。这个时候,最后的两人都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但由于已经投资了那么多,已经不能全身而退,只有再增加投资才能摆脱困境。当出价已经等于“拍品”价值时,竞争者发现自己是愚蠢的,但已经身不由已。当出价高于“拍品”价值时,无论谁都是损失者,已经没有胜利者,这时为了面子或惩罚对方,只好出更大的价格,以经济上的损失争得精神上的胜利,从而让对方损失得更惨。这就是掉进陷阱者的心路历程。 我们说这则“以钱买钱”的拍卖故事,是想给世人三个提醒: 提醒一:消除“想赚便宜”心理,想赚便宜往往吃大亏。请不要轻易相信,不通过任何努力或以微小努力和微小代价就可以获得丰厚利益。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屋顶不会掉下馅饼,天上不会掉下个林妹妹,世界上绝少这样便宜的事情。上文的那个游戏,之所以开始有那么多人参与,就是都想以微不足道的投入轻而易举地获得那千元美钞。而拍卖者正是抓住了人们“想赚便宜”的心理,以“小投入大回报”为诱饵,引人掉进陷阱。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陷阱,比如“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发明的。它是指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偿付前期投资者的一种欺骗行为。查尔斯•庞兹是意大利人,曾在加拿大因伪造罪坐过牢,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蹲过监狱。1919年起,庞兹来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民众兜售。庞兹宣称,凡是到他这里投资的人,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为了取得投资者的信任,他真的在规定时间内给第一批投资者50%的回报。结果,其他投资者大量跟进。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接近4万名波士顿市民被卷入,庞兹收获了约1500万美元。当时的庞兹甚至被一些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一年后,骗局被识破,庞兹破产并被捕,被判处5年徒刑,上万人的投资血本无归。之后,“庞氏骗局”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起“庞氏骗局”案是美国的“麦道夫唐氏骗局”。美籍犹太人伯纳德•麦道夫制造的骗局始于1990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才被发现,在长达近20年的行骗过程中,麦道夫采用唐兹的手段,共诈骗资金500多亿美元,有上万家企业因此破产,也有人因此自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非法集资案、传销案等,就是中国版的“唐氏骗局”,2008年告破的“内蒙古万里大造林公司董事长陈相贵非法集资案”, 事实上也是“庞氏骗局”的更新版,只不过“庞氏骗局”45天回报周期,被万里大造林改为8年。 在信息和通讯事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会接到“恭喜你,你已经获得某某大奖,请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我们好给你付钱”等一类电话、邮件或短信,其实都是骗局。也有的骗子,把衣服、鞋白送你试穿,把营养品或药白送你试吃等,你一旦贪便宜上了套,就会付出成倍的损失。所以,不想赚便宜,就不会上当吃亏。 提醒二:做事要保持几分理性。如何保持理性?做法有三: 做法一:对要做的事情事先做些了解,不盲目行动。比如,投资某项目,要做项目调研论证;想炒股,要了解一些股票知识和相关的运作模式;想参与某项游戏,得知晓游戏规则。 做法二:要确立一个底线并坚持到底,到了底线,毫不犹豫地收手。比如,做金融投资,运作前决定,账户一旦单比交易亏损达到10%,就停止这次交易。如果到了这个底线,就坚决停下来,这样可以避免更惨重的损失。否则,将越陷越深,最终不能自拔。 做法三:自己拿定主意,克服从众心理。心理学研究证明:坚持某一种观念或行为的人越多,其中个体的坚持性就越强。其心理是:那么多人都在坚持这种观点或行为,这种观点或行为大概不会错,再说,有那么多人在做,我怕什么?所以,我也得坚持。这种从众心理强化和坚定了个体的信念,加大了纠正错误的难度。比如,等公交车,如果只有你一个人等,等了10分钟,车还没有来,你很容易改变主意,打出租车走人;如果有两人甚至有七八个人都在等,10分钟过去了,车还没来,别人仍在等,你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着急办的事情)也会跟着等下去。努力克服从众心理,按自己的想法做,就可以避免掉进陷阱。 提醒三:要有预警意识,对陷阱现象保持警惕。对要做的大事,在行动前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这事是不是陷阱?是不是圈套?提供的利益或好处是不是诱饵?路径是不是单向而不可逆转的?一旦有风险退路何在?有了这种提醒,就会大大降低掉进陷阱的概率,甚至能彻底避免被诱进陷阱。不过,这种提醒千万不要时时处处,只是在做大事的时候做如是想就可以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管大事小事都这么警惕,那就活得太累了。把握的原则是:大事清醒,小事糊涂;大事提醒,小事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