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165 “这就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与“老师,
 
 
修改时间:[2019/07/18 20:07]    阅读次数:[330]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165

   “这就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与“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

   这是两个教育故事。

  “这就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的故事说,在我国司法系列中,有一个专门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者进行教育、挽救和改造的部门,这个部门叫少年犯管理所,简称少管所。对少年犯进行政治、道德、基本文化和生产技能教育,是少管所的重要职责,所以,少管所都设有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

  故事发生在一座中等城市的少管所里。这家少管所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给少年犯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他想,这些犯了罪的孩子会怎么样?能不能安静地听他上课?如果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应该怎么办?他一边想着心事一边走进教室向讲台走去,由于心不在焉,在迈上讲台的时候,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突然摔倒了。这一跤摔得可不轻,头重重地磕在地上,眼镜飞到了讲台那边,教科书和教案也散落在地上。

  教室里立刻爆发了一阵哄堂大笑,还有人敲着课桌蹦着高乐。

  这时,这位老师变得非常冷静,他从容地爬起来,轻轻地拍去身上的尘土,捡起教科书、教案和眼镜,迈着稳健步伐站到讲桌前,静静地等待着孩子们安静下来。

  望着老师严肃的脸色,孩子们不笑了。

  这位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他的目光飞快掠过每一个孩子的脸,然后郑重地说道:“孩子们,刚才,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一个人可能会跌倒,但仍然可以爬起来,站起来!我相信你们都会的!”

  教室里出奇地安静,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故事。故事说,一次,于漪老师正在上一堂语文公开课,课题是《卧看牵牛织女星》。当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名同学站起来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

  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

  一名女生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这位女生,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意见?”众生沉默不语。

  于是,于漪便顺着这位女生的答案总结说:“这位同学说得不错,‘万万’读起来比‘亿’更上口,这是汉语的叠词叠韵现象,有些词,重叠起来,就会变得气韵生动,朗朗上口,如重重叠叠、红红绿绿,就比重叠、红绿更有气势。”她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问:“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获是怎么得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

  同学们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位发问的同学,并一起鼓掌向他表示感谢。此时,那位同学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作者感言:第一个故事,老师摔倒在讲台前,纯属意外,也十分尴尬,但这个意外又十分尴尬的小“事故”,被语文老师巧妙地开发成极具针对性的教育材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教室里的孩子们,都是在人生旅途上“摔倒”的人,重新爬起来,是他们的渴望。老师的訇然跌倒和爬起后的精彩点评,一下子扣动了孩子们的心扉,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增添了重新爬起来的勇气。雷鸣般的掌声就是证明。

  第二个故事,发问的学生一时思维“短路”,闹出了笑话,打断了教学,但于漪老师却顺势导出汉语的叠词妙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失误同学挽回了面子。“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于漪语)的于漪老师,无愧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凡是听过于漪老师课的人,无不佩服他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们说:听于漪老师的课是在享受一种艺术。

  我们想把这两个小故事送给每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幼儿园老师、中小学老师乃至大学教授。愿每个教师都象那位位语文老师和于漪老师一样,有过人的教学机智,随时随地都能启迪孩子们的心灵。

  我们也想借此聊聊“教学机智”这个话题。

  所谓“教学机智”,就是教师机敏灵活、恰到好处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能力。对每位教师来说,这种能力不可或缺,原因有三:

  原因一:就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劳动,尽管教师认真备课,做了精心准备,但仍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误。教师必须随机应变,及时处理这些失误,否则,课堂教学就无法顺利进行。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北大荒的秋天》时,一时笔误,在板书时将“高粱”的“粱”误写成“梁”,一学生站起来指出了老师的错误。这是一节公开课,许多领导、老师都在后边听课,大家都为老师的失误捏了一把汗。可这位老师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并表扬了那位同学看得仔细。接着,他问同学们:“‘高粱’的‘粱’下面为什么是‘米’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用‘米’。”他接着强调说:“大家说得很对,‘高粱’是粮食的一种,所以用‘米’,而老师写错的那个‘梁’,是‘栋梁’,栋梁是房子最重的支撑点,古时没有水泥、钢筋,栋梁都是用粗大的木头做的,所以‘梁’的下边是‘木’字。同学们可要记住吆,不要再犯老师的错误。”一个教学失误就这样化解了,老师既没丢了自己的“面子”,又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因二:就学生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的学生突然违纪,扰乱了课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无法给出科学结论。当此时,能随机应变地处理好这种偶发事件并巧妙破解难题,是保证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须。

  原因三:就教学环境而言,教室不是绝对封闭的,课堂教学随时都可能受到外界干扰,如窗外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竹声,走廊里突然有人在吵闹等,都会影响正常教学,教师必须及时做出处理。在一个小学三年级的课堂上,窗前的一个柳枝借着阳光将影子投在教室的墙上,看上去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山鹰。一个同学歪着头看墙,也有的同学跟着去看,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师发现了,便停下讲课,指着墙上的树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大家往墙上看,那是什么?”

  “是树影。”学生们一起回答。“这树影看上去象什么?”“象海燕。”“象雄鹰。”“象海鸥。”……学生们争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说:“大家说的都不错,它象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鸟,说它象海燕、象雄鹰、象海鸥,都对,我们还可以说它象神话中的大鹏鸟。同学们只要好好学*,羽翼就会丰满,将来就会象大鹏一样高飞蓝天。是不是呀?”“是!”同学们齐声回答。“好了,我们接着上课。”老师说。学生们都转过头,面向教师,认真听课了。一个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现象,不仅被及时化解,并起到了激发学生努力学*的积极作用,老师的机智,一箭双雕。

  教学机智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能力,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是一个教师爱心、责任心、学识水平、教学经验等的综合反映。因此,对学生慈母般的关爱、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学而不厌的知识积累、反思提纯的教学经验、不懈的教学探索、敏捷灵活的思维能力等,都是生长教学机智的一方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