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143 秀 才 的 梦)
 
 
修改时间:[2019/07/07 00:07]    阅读次数:[348]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143

   秀 才 的 梦

  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个旅店里。考试前三天的夜里,他连续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他在高高的墙头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他在雨天里行走,头上戴着斗笠并打着伞;第三个梦是跟心爱的未婚妻脱光了衣服,背靠着背躺在一个床上。清晨起来,他去找算命先生释梦。算命先生说:“这不是好兆头,你想想,在高高的墙头上种白菜,那不是白种吗?雨天里,你已经打着伞,戴着斗笠不是多此一举吗?和未婚妻脱光衣服躺在一个床上,可背对背能做成好事吗?这三个梦都预示你这次赶考没有什么希望。”秀才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心灰意冷,回到店里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店主见他要走,感到很奇怪,问:“马上就要考试了,你怎么要回家呢?”秀才如此这般说了原委,店主听后笑道:“哟,这是个好兆头啊,你想想,高高的墙头上种白菜,不是高中吗?打着伞又戴着斗笠,不是有备无患吗?背对背和自己的未婚妻脱光衣服躺在一个床上,不是告诉你翻身的时候到了吗?这次你是一定会考中的。”

  秀才一听,觉得店主的话更有道理,于是又住了下来,精神振奋地参加了考试,结果居然中了个探花。

  作者感言: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许多人在许多场合,出于不同需要,都讲过这个故事,其版本也多种多样,但基本情节相同。这个小故事之所以久传不衰,是因为它至少给世人如下启示:

  启示一:一个物象,往往可以做多种解读。人是追求意义的存在,因此,社会生活是一个意义世界,而意义世界是多元的、多解的,一种社会现象,可以蕴含两个甚至多个义项,可以做多种解释,有的解释甚至是完全相悖的。同样的三个梦境,算命先生和店主做出了完全相反的两种解读,其解读过程都是合乎理性的逻辑推论,因果关系清楚,无懈可击。由此看来,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为某一社会现象立论,并寻找其合理性或不合理性的根据,并不是一件难事。也正因为如此,《左传•僖公十年》里有言:“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这就是成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源头,推而论之,“欲立其事,何患无辞”亦成立。

  启示二:对物象的解读,要多从积极意义着眼。算命先生的解读是否定性结论,是消极的,它使秀才心灰意冷,对人生起到了“促退”作用;而店主的解读则是肯定性结论,是积极的,它使秀才精神振奋,对人生具有“促进”意义。

  启示三:选择积极心向很重要。消极心向如夜晚,到处黑暗,看不到前程,让人灰心丧气,秀才择此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积极心向如白昼,一片光明,让人看到前途和希望,给人以动力和勇气,秀才择此积极应考,竟中了探花。

  顺便说一句,中国封建时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朝,以后各朝代在承袭过程中,各有不同做法,唐宋时代,读书人统称秀才,秀才可以直接参加国家举行的考试。到了明朝,科举制已经十分完善。明朝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层级。乡试是地方考试,类似省级考试,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称举人,排榜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是国家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在乡试的第二年暮春举行,考生大都是举人,考中的称贡生,排榜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在会试之后举行,考生一般是贡生,考中的称进士,榜上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