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修改时间:[2019/06/08 15:04]    阅读次数:[399]    发表者:[起缘]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又叫五月节,是一个流传较广的民俗性节日。

  在这一天里,全国各地会热热闹闹地举办各种类型的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类型的节目来纪念这个传统的节日。而世界上很多国家也会在这一天一起来庆祝这个有着深邃文化内涵的节日。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

  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它是由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后来相传这一天,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殒身。

  于是,这个节日便渐渐有了丰富的强烈爱国主义色彩,成为了一个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节日。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已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高草,艾叶,白芷,喝雄黄酒等。

  而据说,其中的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他出生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鲁迅评价他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他一生创作了《离骚》《九江》《天问》《九章》等耳熟能详的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霸气的诗句是屈原心中远大抱负思想的最直接的表露和体现。

  我们从诗句里可以看出在屈原的心里,他担心的不是日月春秋的更替,草木的零落,而是希望“明君贤臣”能够在壮盛之年“两美相合”。

  只是,这样的想法有时候却很难唯美。

  就这样,屈原投江了,那个鲜明的以“自我”为本的人投江了,这一切可以说是他对自我的遭馋离弃,也可以说是他对自我民族未来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内心的情感渴望得不到而又放不下的社会离弃。

  有人会问,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和存在如何去定位?是死伟大,还是生伟大?

  其实,在很多人的心里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因为生命总会有很多沟沟坎坎,歪歪扭扭,想要如一条直线一样笔直到头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很多人他们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不知道是生还是死。他们活着,却像是死了,而很多人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不知道是甜是苦,他们死了,却犹如活了。

  那些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人,死,对他们来说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

  屈原投江,他的整个人的生命之美,在于内美,他的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以“义为命”,义是民族大义,义是不屈不挠,义是凌然正气,这就是人的内美。

  有人说,貌虽美,但如果没有纯洁的灵魂,就好比是晶亮的玻璃眼睛不辨事实。选择是生是死,绝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那一份对生命的渗透和警悟。

  有人说,人生本未没有价值,但人必须有价值。人的价值由自己决定。而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人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别人过得更好,这是雷锋的价值。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这是爱因斯坦的价值。

  服务大众,让世界变得更美,这是清洁环卫工人的价值。

  疗愈心灵,借简单的策略,唤醒你未知的灵魂,是我一个禅修人的价值。

  不论你看见了什么,我都有一束光,照见你的心。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这是一种智慧,心不在生活的地方,而是在有爱的地方,在看见爱的地方。

  每一处都是我的祝福。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