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紫阳问道
 
 
修改时间:[2019/06/08 15:04]    阅读次数:[355]    发表者:[起缘]
 

  紫阳问道

   郑长春

  曾以为,陕南山大沟深、地荒人稀,缺乏久远的文化滋养,很少有举世瞩目的所在,即便是一抹秀色,也不过浮华的外衬而已,很难触摸到它澄澈宏阔的灵魂。可是,当我有一天真的把脚步停留在这里,却震撼了,“见此原野秀,始知造化偏”,没想到,郁郁葱葱间,点点文化遗迹俯拾皆是。一条“岸翠山烟逼,波红日影来”的汉江,用柔韧多彩的丝线,把上天遗落在苍茫大地的颗颗明珠穿连起来,成为环绕巍巍秦巴脖颈上璀璨的项链,使人不禁惊叹。在这里,大自然的神奇性、复杂性、特殊性倒显得无比绝妙。

  江边小城紫阳就是例证。

  初识紫阳,是因为多年前有幸在西安城里品了一回富硒茶。痛快之余,拿着包装细细一瞧,产地竟是紫阳。于是,过去不太*惯品茶的我,便爱屋及乌,对紫阳也就有了另一种感觉。也许,别人饮茶,是一种喜欢,而我却成了一种热爱。人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动物,爱一个地方,那里总有吸引他的东西。从此,我有了开始研究紫阳的冲动。

  有人说,历史就是人的一连串冲动。而对于我,走近紫阳,并不完全是出于一时冲动,更多的是对于这里人和事的感动,感动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浩渺与壮观,感动着“积水浮冠盖,遥风逐管弦”的诗意与悲欢,感动着“万里朝宗诚可羡,百川流入渺难分”的哲思与执著,感动着“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的洒脱与深沉,总之,从漫漶到清晰,由感动到行动,从初始的“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到最后的“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竟真的研究上道了。或者说,是紫阳茶把我引到“道”上来了。当然,在我看来,紫阳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里元气淋淋、特质灼灼的道文化。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属于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在紫阳,说起道文化,不能绕过一个传奇人物。这个人,就是被后世尊称为“南宗道教首祖”的张伯端。

  史书载:张伯端,字用诚,又名平叔,号紫阳,台州(今属浙江)临海郡璎珞街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卒于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寿九十九岁。他从小博览群书,“仆幼亲善道,涉躐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少业进士,坐累谪岭南兵籍”,因“火烧文书”获罪被发配岭南。治平中,曾随龙图公陆诜“师桂林”,并“引置帐下,典机事”,“移他镇,皆以自随”。熙宁二年(公元1069),张伯端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开始潜心钻研。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转徙秦陇”,“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陕西紫阳县紫阳洞)修炼”,以非凡毅力,为探索延年益寿奥秘,倾其所有,著《悟真篇》成一家之学。因倡导道教内丹为中心的儒释道三教合一之学说,为人类健康与生存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称为“专明金丹之义意,与东汉魏伯阳《参同契》并居为道教正宗”。

  张伯端隐居在汉江之滨的山洞里,出入鸟道,朝来夕往,行迹无踪,被当地人视为神仙,所居山洞被称“仙人洞”。他的踪影,在羽化成仙后,皆成美丽传说,为这方水土注入浓郁的宗教文化底蕴。于是,各地羽士、儒生寻踪问道,纷至沓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紫阳县是明代正德年间设立的,距今有五百多年了。明代皇帝自永乐大帝始多好仙道,希望长生不老。正德皇帝亦如此,因仰慕紫阳真人而于此地建县,成为中国唯一一个以道号为名的县级行政区。

  据考证,清代之前,紫阳仙人洞口石壁上有宋元丰年间石刻。可惜,当年张伯端修道的仙人洞,因上世纪七十年代修水库而毁。后来,在距离原仙人洞五百米处新修了紫阳阁。现在,这个江边小城的对面,是风景秀丽的文笔山,山上金碧辉煌的紫阳阁前后是真人像和悟真观。登临阁上,层峦叠嶂的紫阳城尽收眼底。群山环抱的文笔山,俨然成了善男信女们的精神归宿。

  那么,当时身为小吏的张伯端缘何从千里之外的成都辗转而来,选择文笔山下的一个山洞修行?是因为这里秀丽幽静,还是如民间传说悟真观上有祥云笼罩?

  “四面云山仙作主,五湖烟水人忘机。”也许,旧时仙人洞口这副对联能够道出玄机。在我看来,当年张伯端云游于此,除了寄情这里的山水外,应该是这里的富硒茶留住了他的心。我们不是常说“想留住一个的心要先留住他的胃”么?张伯端是个高人,“老眼知佳处,曾看八境图”,置身美若仙境的山中,面对汩汩山泉和清香佳茗,不会不懂“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道理。因此,“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乃扬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山矣”。

  我不敢说每一位修行者都是心有所向、慧眼识金的美食家、医学家和地理学家,但至少能够保持着对社会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敏感度,相比普通人,他们更懂“出世”和“入世”的时机与要义。据清·仇兆鳌《悟真篇集注》卷首“陆彦孚记”说,张平叔路过紫阳时,面对眼前“石似浣纱石,江如濯锦江”的美景,便停下了脚步,“征帆向何处,云雾晦蓬窗”,于是决定在此凿壁开洞,潜心修炼。“寓目不堪愁远涉,投身方自愧高飞”,这实在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正因为此,我长途跋涉去紫阳,先把那些花花绿绿的排场盛景放在脑后,而全部身心地去拥抱它实实在在的地域人文。这一接触不要紧,要紧的,竟发现这些山山水水深处确实蕴藏着如此不可思议的神秘,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正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我们冲动和探索。

  我在紫阳有幸遇到了冯兴钊道长。这是一位年届七旬的老者,长须飘飘,慈眉善目,精神矍铄,颇有仙风道骨。交谈得知,他生于一九四五年古历十一月初七,是紫阳县汉王城炉垭人,先在凤凰山擂鼓台出家修道,师从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九代传人杨法祥道长。一九六六年“破四旧”被迫中断出家生活而返家务农,农忙之余仍继续潜心修道。一九八一年重返擂鼓台清修,曾常住西安八仙宫系统研修道家经典和道规教义,后被紫阳县领导请回老家商讨弘道之事。

  仙人洞因张伯端在此修炼而香火绵延一千多年,为了心愿,冯道长几经选址,看中仅半里之遥的紫阳沟里废弃的化工厂,认为适宜作为道教活动场所。经县上协调,请古建公司修建大殿、塑神像等,此后香火兴旺,在紫阳县形成“北有擂鼓台,中有真人宫,南有观音寨”的格局,冯道长也成当地名人,并应英国道教协会邀请出访传道,使南宗道教文化获得机会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文明。

  “天上河源落五台,楼前澄影隔尘埃。”站在文笔山的真人像前,望着“水阔晴空写,风高夕浪翻”的粼粼汉江,还有“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的紫阳城楼、“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的绿绿茶园,心底轻轻升腾起一种洞悉世事的沧桑感:世界很大,我们很小;宇宙很大,世界很小;活在当下,安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