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活出点滋味,就得自找苦吃。 说得文艺一点,叫享受痛苦。 初恋失败的时候,是在那年腊月二十九,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下午4点差5分钟。我记得如此清楚,倒并不是为了祭奠初恋,而是要计算时间。我骑上自行车,离开工作的这个城市,往另一个县城骑去,我的家在那里,要回家过年。全程79公里,其中一半是起伏曲折的山路,我在晚上9点差15分钟到达县城,不到5个小时。 一口气骑行一半的路程没有休息,虽然是寒冬腊月,我身上的棉衣、绒衣都被放到了车座和龙头上,上身只穿了一件内衣。我口干舌燥,便在一家路边小店停下,买了一瓶罐头和一把铅笔刀。我用刀尖试图在金属罐头盖上戳开一个口子,使的力气太大,小刀猛然合起来,像铡刀一样把右手食指第一个关节部位切出一个大口子,如果不是刀子太小,手指会被切下来的。看得见朝两边翻出来白得耀眼的脂肪和骨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白的东西,很快就被涌出的血液掩盖住。血流不止,仅有的一块手绢被浸透了,又拿口罩裹住伤口,才勉强止住血。我突然感到无比地痛快,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快乐。它成功地压制住刚才还经历的痛苦,足见此快乐是远远大于痛苦的。为了获得这种快乐,手指严重受伤固然不值一提,经历一番人生中自认为不可逾越的苦难也是值得的。 我突然明白,快乐其实是用痛苦换来的。痛苦越大,快乐就越大。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 据说,佛陀在做王子的时候,国王让他在奢华富丽的生活中长大,以使他远离一切人间苦难。 佛陀有一次乘车外出,见到了一个老态龙钟、颤颤巍巍的老者,第二次外出见到了一个发高烧的病人,第三次外出的时候见到了一具腐烂的尸体。后来,他又遇见一个和尚,那个和尚神态安详,面对世间的苦难是那样地超脱。这些衰老、疾病、苦难和死亡的画面深深地刻印在少年的心里。身边的奢靡生活突然令他感到非常不满和厌恶。于是他决定放弃所有财产和王位继承权,做一个离群索居的苦修者。经过多年苦修思考,他终于悟出,人生一切皆为苦,所有苦的根源就在于欲望,断绝欲望就能够消除痛苦,就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 我自然无意也不敢和佛陀并称,但人对生活的领悟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佛有佛的领悟,我有我的领悟;佛是佛,我是我;当我有所悟时,佛便是我,我亦是佛。 这是我的惮悟,可我并不是佛教徒。虽然人生就是痛苦,而痛苦的根源也确实在于欲望,但我不赞成断绝所有的欲望。有些欲望是不能断的,比如情欲、食欲等。这些基本的欲望其实也是高级欲望的前提,比如奋斗、成功。而在奋斗与成功之上,还有终级欲望,就是快乐。佛陀自找苦吃,去苦修,去苦思,他其实也是在享受这个过程。没有欲望何来享受?这么说他也有欲望。他的欲望就是救苦救难。 23年前,我从国企辞职下海,纯属自找苦吃。谁都知道我的目的是赚钱发财,我自己也这样认为,却至今没有发财,只能做到衣食无忧。奇怪的是,我好像过得很充实,并没有多少失望。 我下海的初衷是想先赚点钱,然后有条件可以坐在家里读书、写作,而不为柴米犯愁。就是说,我并没有把赚钱当作事业,或者当作乐趣,所以对钱的多与少相当不敏感,更不会计算。有时候想,我如果在乎钱一点,就会赚大钱。但就是做不到这一点。有时想,其实还是欲望多了,只是对钱的欲望没有其他欲望强烈。比如刚辞职时做生意,还经常与朋友下围棋,似乎这种乐趣比赚钱更有意思。一位做老板的朋友至今还如此评价我,说我做生意不投入。真正的企业家,是把赚钱当作事业的,他的成功是欲望的成功而非金钱的成功,所以他的成功和佛陀的成功并无二致。 下海赚钱不成,却徒增许多烦恼,反而失去更多读书与写作的时间。其实我明白,如果创业成功,我读书写作的时间或许会更少。我的错误是想当然地事先为生活拟了一个拙劣的脚本。人生原本就没有剧本,如果一定要事先编一个,会错失很多精彩。好的剧本关键要有很多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而生活总是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再伟大的编剧也编不出来。 近年感觉年纪渐老,应该做些减法,尽量减少不喜欢的应酬、活动,甚至放弃一些赚钱和不赚钱的业务机会,包括社会公益活动也不必被动而没有选择地一概参加,读书的时间便逐渐增加了,也有精力写一点想写的文字了。按照年轻时设计的剧本演绎几十年而没有达到目的,在不经意间竟然做到了。人生几十年,被众多看似高尚、神圣、重要的欲望所绑架,却放弃了对自己诱惑最大、最为重要的欲望。小时候吃葡萄,我总是先吃坏的,把最好的那颗留到最后;吃饭时,把最大的一块肉留作最后一口。心理学家说这是悲观心理。好比是想到隔壁去约一位姑娘,却绕着村庄一家一家拜访,走了一大圈,才发现生活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你想要的原本唾手可得,你却南辕北辙。其实每个人都有最重要的一个欲望,只要朝你认为正确的方向努力,无论经历什么,也无论这个欲望能不能满足、什么时候满足,都是享受,都是快乐的。有时候,耗费一生精力绕村庄走一大圈才到隔壁姑娘家,或许更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