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终其一生,你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
 
 
修改时间:[2019/06/03 22:06]    阅读次数:[352]    发表者:[起缘]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会这样做:

  苛刻地要求自己变优秀,想以此获得爱和认同。

  要优秀、做好人、不能犯错……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有的人偏执,有的人抑郁,有的人分裂。

  我不优秀,怎么在社会竞争中混口饭吃?

  我不优秀,父母和老师怎么会肯定我?

  我不优秀,就上不了好的学校、公司?

  我不优秀,怎么可能吸引另一半呢?

  纵使,过于追求优秀,让人变得不太正常。

  但确实只有更优秀,才能更适应生存,得到更多的爱和认同。

  追求优秀不一定会带来内心问题,我们真正的内心冲突,是源自一种从小根植内心的功利式审美:

  一个人能得到多少爱、欣赏和认同,取决于ta有多优秀。

  你优秀,我亲近你,否则,我就冷落你;

  你优秀,我就认可你,否则,我就贬低你。

  优秀的程度,定义了我们的价值,也决定了我们互相对待的方式。

  不可否认,这个批判标准在社会中真实可见。

  在社会竞争中,优秀的确很重要。

  不优秀的弊端,随处可见:

  不优秀,就无法获得更高的工资;

  分数低,就无法进入学霸密集的名校;

  拖后腿,就只能被同事批评……

  如果我不优秀,我就会担心:

  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

  别人会不会不被我吸引;

  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没用……

  只有我优秀了,一切才会好起来了。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竞争的规则有效地激励了努力的人,维护了每个人付出与收获的公平。

  而真正造成问题的是,

  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我们把优秀当做最重要的护身符,*惯性地用它来定义人的价值。

  并把这种社会的功利审美,带回到家里去。

  却不知,一旦把社会竞争的规则,放入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会带来多大的代价。

  很多父母们,为了让孩子们更适应社会,也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父母,在别人更有面子有地位,用尽各种方式去让孩子优秀。

  于是,在最能获得爱和安全感的家庭里,却用了最残忍的适者生存法则:

  偏爱成绩好的孩子,给他更多的关心;

  考好了全家开心,奖励孩子;

  考不好,这个家庭氛围都沮丧等等……

  这会让我们从小就感到一种绝望:

  “我,不会无缘无故被爱。除非变得优秀。”

  这种经历会在日后的学校、社会中得到验证和强化。

  “我要变得优秀,要变得有用,这样才不会被丢下。”

  优秀,变成了一个人行走江湖的武器和防御。

  但也给人的内心落下了很大的缺口:

  真实的我不配爱,只有优秀才配爱。所以要不断逼着自己优秀,才可以不那么战战兢兢。

  这成了现代人内心冲突的一个重要来源。

  著名心理咨询师曾奇峰老师,曾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一名女性来访者在咨询中问他:如果给我打分,100分是满分,你会打多少分?

  曾老师那一刻觉得很突然。

  因为这似乎意味着,要抹去这个人立体的各个方面,而把她放在一个扁平的优秀刻度表上,功利地评价她的好坏。

  咨询师们一般不愿意这样做。

  但这种打分方式,在这名女性来访者看来,再正常不过。

  原来,她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苛刻的家庭里,有一对很功利的父母亲。他们给她灌输了这样一个观念:

  你如果是90分,我就爱你90%。

  你如果只有20分,我只有20%的爱会给你。

  如果你因为一些原因,例如考低分、发生车祸,变成一个不如人意的人,那么我可能就会少爱你一些。

  所以,她在曾老师面前提出这个需求,本质上是:

  她需要这个分数,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确认自己可以被爱的程度。

  这样的评判方式,在职场上无可厚非。

  但放在家庭、爱情、友情中,就太恐怖了。

  尤其是发生在一个人的早年生长环境中。

  加州大学的大卫·伯恩斯博士,曾对完美主义的父母做过研究。

  他发现,这些父母很难纯粹地奖励孩子的行为。并且,一旦孩子做错或做得不够好,他们就会很不满,甚至收回对孩子的关爱。

  这样的方式,也发生在追求优秀的父母身上。

  孩子不优秀,就收回爱。

  即使孩子表现优秀,他们也会在赞扬之后,加上一个魔鬼般的“但是”:

  这次很好,但你可以做得更好。

  潜台词就是:

  你还不够好。

  于是从小我们学会了,要获得足够的爱和关注,必须不断追逐优秀。

  无论怎么追,都很难够到父母的优秀标准,所以只能疲于奔命。

  一旦这个模式根植内心,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种用优秀换取爱的驯养方式,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优秀变成了一种自我强迫。

  那个总是提醒我们优秀的父母,会内化成我们的内在声音。

  在很多场景中冒出来,提醒、鞭策、审判我们。

  我怎么这种低级的错误还会犯;

  我怎么那么没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我怎么老是这样……

  在每次搞砸、放松、快乐的那一瞬间,这个声音就会出现。

  批评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糟糕;

  催促我们,让我们不敢放松……

  优秀,不是一种自发的追求。

  而是变成了一种对批评的防御,以及,*惯性的自我逼迫。

  第二,我们认为真实的自己是有缺陷,并纠着自己的过失不放。

  我成绩不错,但我情商不高;

  我很细心,但我没有大局观;

  我这次做得很好,但我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好……

  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对自己满意。

  第三,会用功利心来审判别人,

  甚至是自己最亲的人。

  根据优秀程度来评价一个人,在工作和学*中很正常。

  但在日常交际和各种感情里,却是关系的杀手。

  因为,每个活生生的人,不仅仅只有优秀一个维度。

  当我们用优秀自我要求时,也会用功利性去评价别人,*惯性地过滤非优秀的特质。

  看不见他们的其他闪光点,看不见他们的爱和付出。

  在这个功利的审美下,我们很难对周围人满意。

  因为只要是熟悉的人,都会暴露出不优秀的地方。

  这种暴露,原是他们信任我们的表现,却成了我们挑剔和冷落他们的源头。

  最后,是一种绝望的自我放弃,以及,对无能的恐惧。

  当我们做不到一直优秀,会怎么办?会被丢掉,会被抛弃,会一个人。

  这时,抑郁、颓废会诞生。因为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获得稳定的爱和温暖。

  这时,讨好、卑微会产生。因为别人很优秀,所以要去恭维。

  这时,情感控制会发生。因为除此之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留住爱。

  这在年老的父母身上更常发生。

  他们需要操纵舆论、要求孩子孝顺,一旦孩子不如人意就骂其不孝。

  他们怕自己老了,无能了,就会被抛弃,被冷漠对待。就像他们曾经对待考不好的孩子一样。

  这些折腾,本质上是一种被抛弃的深深的恐惧。

  易抑郁的人,有敏感细腻的魅力;

  理性克制的人,有逻辑的性感;

  内向少话的人,有沉静和沉思的稳定感……

  并且,在这样的审美中,我们会更懂得欣赏和爱自己,自发地往更优秀、更好的方向去走。

  因为,优秀不是被爱的原因,是被爱的结果。

  真正的优秀动力,只有一个:

  在被爱和被欣赏中,感受到自己的特别和珍贵,并发自内心地努力。

  美国综艺《粉雄救兵》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想早起,不是因为我整晚睡不着。

  而是我真心愿意。

  我想好好过好每一天。

  因为真实的我,配得上被爱和很好的东西:

  我勇于追求和享受一切好的事物,

  因为我值得;

  我想让自己变得优秀,变得更好,

  因为我值得;

  我不会太颓废和自我放弃,

  因为我舍不得让那么好的自己如此沉溺。

  ​

  ​

  曾经我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无力期,没有达到别人的期望,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利用价值。那时候就想,哪怕来的是一只魔鬼,也会毫不犹豫的跟他走吧。但是魔鬼没有来,我也没有被谁爱……

  做最真实的自己,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会有人来爱你,就像你爱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