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吹彻长空。1908年,葛氏家族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日后主审南京大屠杀刽子手谷寿夫的五大法官之一、芜湖籍大法官葛召棠。葛召棠,字希栋,自幼聪慧过人,四书五经,耳熟能详,力学不倦,坚毅决然,中华传统儒家文化深植于幼年的生命土壤,塑造并影响了他的一生,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成为他血脉里的两股洪流,儒士的气节和坚毅的品格渐渐形成,并最终让葛召棠成为集法官、文博学者和书法家于一身的儒者。 在儒家文化熏染下,他自幼*书,少年时期便卓然超群,后在南京、上海等地求学深造。但求学阶段的经历在已有的资料里只有零星记载。一日,一位在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的研究者拨通了其子葛文德先生的电话,他正在做近代法学研究,在纵观近代法律历史档案中,当时有一位青年才俊跃入眼帘,他正是安徽芜湖人士葛召棠,在上海求学的3年里,他勤勉学业、孜孜不倦,不但工于著述,还积极参与抗日,担任《抗日特刊》总编辑,在《法政周刊》上频繁发表文章,其中有两则消息称“葛召棠的两部专著《法家法律思想之解剖》、《中国古代法家思想》,都是洋洋十万言,以西洋法律为对照包罗各家法律源流,详尽无遗,经于右任先生题签,即将问世……”岁月流逝,如今虽已无从查阅,但先生这种力学不倦的人生精髓似一股无形之力鞭策后人。在学*生涯中先生师承沈钧儒、史良、李达、周新民等法学名家,受到诸多名师人格的熏染,加之其自律和坚守的秉性,开启了刚正不阿的法学治国之道。 千秋法音,正义凛然。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上空鸣笛致哀,缅怀故人,笛声响彻中华大地。2018年的12月13日,芜湖市博物馆与繁昌县博物馆联合举办“葛召棠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百年书风存,千秋法音正”几个古雅的隶书力透纸背,这是著名书法篆刻家葛文德先生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亲笔题写。步入展厅,一束光影投下,一枚狮钮铜印在展馆中特别引人注目,这是镇馆之宝,更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的主犯谷寿夫俯首认罪的见证。1945年8月,抗战胜利,南京成立首都高等法院,葛召棠先生遇到了一位生命中的重要人物——首都高等法院院长赵琛,他深知葛召棠品质高格,卓然超群,便举荐其为首都高等法院推事兼书记官长,此时中国政府也成立了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那段黑暗的时光里,这一历史审判让30万的冤魂得以昭雪,在种种事实面前主犯谷寿夫低下了罪恶滔天的头颅。葛召棠先生以监刑法官的身份对他验明正身,实行枪决。那一刻,举正义之剑,扬民族之威,巍巍中华,永雪国耻!可惜当年参与审判的五大法官之印信仅存此一枚,曾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想请葛氏家族捐出,虑及葛老先生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便永久地留在了家乡芜湖这片他生长的土地上。据展出的一本《审讯汪伪汉奸笔录》里记载,在南京历史审判之前,葛召棠先生就因公审巨奸声名远播,当年被审讯的22个汉奸中,先生主持并参与了对大汉奸周佛海、王荫泰、殷汝耕、丁默?、梅思平等8人的审判。公审周佛海,葛召棠出任总指挥,让这些巨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百年书风,葛庐翰墨。虽然葛召棠先生立志于法学治国,但传统文化的血脉在他的生命里流淌不息。书画修养底蕴深厚,兼融儒学相得益彰,先生结交了一些先贤和名士,如吴北江、鲍幼文、蒋凤仪等。展厅里的一幅上海著名书法家、收藏家蒋凤仪题签的“葛庐翰墨”书法长卷,展示了葛召棠先生真、草、隶、篆无不精研的“汉魏风骨”,诠释了百年书风的沧桑悠远。纵观汉隶名碑,无论张迁碑之拙健抑或曹全碑之雅秀,在他澄怀定志的临池挥洒中,均能体现其思辨之风神。正如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鲍幼文所评 “四体皆尽善”,而在中国近代书法史上,四体皆精者可谓廖若晨星,“在昔西有三晋赵铁山,东有沪上邓散木,舍此而外,海内似乎找不到能与之鼎足而三的人物”。据史料记载清代大文学家吴汝纶之子,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书法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吴北江则称葛召棠的书法为“神品”,他有一首诗云:“惜翁书法推神品,梁邓包传火尽薪,二百年来谁继起?芾南楼里读碑人”。诚如著名书法评论家王业霖所预言的那样:“倘若再假以时日,葛召棠先生必将是吾八皖书坛上的一代大匠宗师。”除了《繁昌县志》《民国书法史》有其书法的传略记载外,1947年先生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文化名流书画展,与于右任、郭沫若、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马公愚等大师联袂展出。因其翰墨书风闻名遐迩,还应约为南京灵谷寺撰写一副嵌名对联:“灵气所钟,结为佛缔。谷声响应,遍布法音。” 千年古址,繁昌惊鸿。展厅里展示着一些瓷器,光泽幽淡,似乎透过久远的记忆诉说着悠悠历史,曾经它们与一束目光相遇。新中国成立后,葛召棠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国家的文化建设事业,省博物馆成立后,他倾力于省博物馆文博字画的鉴赏工作。1954年,葛召棠带队回到家乡芜湖繁昌进行文物考察时,发现了这个北宋初年的繁昌窑(民间俗称“柯窑”),目前被全国确定为北宋早期保存最完整的龙窑仅此一座。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的《古韵芜湖之青白瓷》中曾详尽地描述了这一瓷史上的大发现。繁昌博物馆今存出土的大量瓷器,如执壶、温酒壶、荷花托盏等,与史料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所描绘的器物完全一致。 岁月的风吹切而来,我们已经在故乡的路口静候多时,只见一位谦谦儒者,五十光景,目光炯然,手举一柄长剑,上镌“正义“二字,霞辉映照,灼灼其华,他的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辽阔水面,仿佛映射着上善若水的寓意。他的面容熟悉又陌生,目光慈祥而凝重,他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脸颊上浮起一丝温存的光泽。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自律坚守的秉性,君子如玉般的品格,历时千秋,仍久久回荡……正如诗所云:风吹玉露沧桑远,葛庐翰墨千古恒。 注:蒋凤仪:书法名家、文博收藏家 吴北江:清代大文学家吴汝纶之子,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书法家、桐城派代表人物 鲍幼文:近现代著名教育家 个人简介: 葛彦,汉语言文学专业,安徽省作协会员,出生书香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曾在《散文百家》《安徽文学》《时代文学》《作家选刊》《青年作家》《岁月》等各种媒体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有作品分获《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时代文艺名家代表作典籍》、2015年《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第二卷)、中国文联出版的散文集和《芜湖作家散文选》等,并被专业文学杂志选为优秀范文和高中写作素材。 (祖父葛召棠先生为审判"南京大屠杀"元凶谷寿夫一案的五大法官之一,文博学者,民国著名书法家;父亲葛文德先生为著名书法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