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与王安石的《梅花》诗赏析
 
 
修改时间:[2019/05/19 10:34]    阅读次数:[465]    发表者:[起缘]
 

   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与王安石的《梅花》诗赏析

   梁卫山

  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保┚攀浪铮?肜钐浦钔跬?凇F淙怂?蚀蠓剑???谱魇??步挥选@畎咨钍芑评狭凶?枷胗跋欤?小独钐?准?反?溃??髦卸嘁宰硎毙吹模??碜饔小锻??狡俨肌贰缎新纺选贰妒竦滥选贰督??啤贰读焊σ鳌贰对绶?椎鄢恰返榷嗍住@畎姿?鞔矢常?稳艘延写?牵ㄈ缥挠ā断嫔揭奥肌肪砩希??推淇?匆庖寮耙帐醭删投?裕?袄畎状省毕碛屑??绺叩牡匚弧?/p>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李白的《宫中行乐词》与王安石的《梅花》诗各自都写了雪中梅花,但两人诗里的雪中梅花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令人感叹。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宫中行乐词》:

  寒雪梅中尽,

  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

  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

  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

  行乐泥光辉。

  《宫中行乐词》头二句“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的意思为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全诗的诗情意境是:傲雪的寒梅已尽,春风染绿了杨柳。宫莺唱着醉人的歌,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春日迟迟照着歌舞酒筵,春花灿烂映看漂亮的舞衣。傍晚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光彩一片,好不气派!整个《宫中行乐词》诗情画意,雪景春意,一气哈成,好不快哉!

  而北宋政治家、改革家,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了五言绝句《梅花》。说起王安石的诗作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立马也会想到他创作的《梅花》。应当说王安石的这首诗一出,以至于使所有的咏梅诗便都黯然失色,即使是 “诗仙”李白的咏梅、《宫中行乐词》等诗作,在王安石的《梅花》面前也是要逊色的。顺便提一下李白与王安石也写过一首同样题材的《登金陵凤凰台》与《登飞来峰》诗,这两首诗中有着同样的句式、同样的句子,但也是李白的诗《登金陵凤凰台》没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豪情、意境、真意与抒情。

  王安石的《梅花》出自《临川先生文集》。《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诗的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此诗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后两句,重点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是啊,雪本身是很白很美的,但是这还不够,很美好很清白,却不能给别人送去幽香,“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好比一个人:你光长得美长得帅,却没有好品德好才学,那就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不仅长得美长得帅,还品德高尚才学出众,但却仅仅洁身自好,没有多少奉献,没有带给他人愉悦的幽香,那也是很可惜。梅花就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梅花》诗的创作作背景也耐人寻味,在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反对者谤议不断,熙宁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在这种情势下《梅花》诗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反观王安石的《北陂杏花》诗,对杏花花艳、影俱妖娆的形象大加渲染,用“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来强调杏花的高洁、坚持的精神,写得很张扬外露。而这首写梅花的诗,其思想内涵实与《北陂杏花》诗相通,但是写得却非常平实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