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书圣好鹅说
 
 
修改时间:[2019/05/14 09:07]    阅读次数:[381]    发表者:[起缘]
 

   书 圣 好 鹅 说

   郭有生

   在《晋书·王羲之》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其实,南朝虞和《论书表》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羲之性好鹅。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示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

  于是,人们就好奇了,王羲之怎么这样喜欢鹅呢?当然,大家首先就会联想到他书圣这个地位及才华。

  宋代陆佃,著有《尔雅》一类的训诂书籍《埤雅》,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今鹅,江东呼?,长?善鸣,又善转施其项,古之学书者法以动腕,羲之好鹅者以此。”你看,大学者陆佃,就认为王羲之好鹅,是因为喜欢在观赏鹅中,感悟书法的用腕之妙。

  清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又有不同的理解,他说“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距,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如此看来,因为书者握笔时,食指像鹅头高昂屈曲,所以就喜欢上了鹅,这也许是好屋及乌的心理吧。

  我们从鹅,也很容易联想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风格,妍美流畅、婉丽文雅,有十足的书卷气,以此来形容鹅也是恰如其分的。由此可见,二者反映了王羲之一以贯之的审美情趣。美,有优美与壮美之分。优美,也即人们常说的阴柔之美,讲究的是富有亲近感,有雕饰华美之象,重和谐之趣,有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中和之美,这从王羲之喜欢的鹅与钟情的书法来看,何尝不是如此。在刘义庆的《世语新说》中,有则故事:“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你看支道林谈论《逍遥游》,语言是辞藻新奇,像春花绚烂多彩,交映生辉,就解带宽衣,留恋不能自已。这妍美的语言,紧紧吸引住王羲之,可以进一步印证王羲之的这种审美情趣。

  我们常说“晋尚韵”,其“韵”本来指和谐优美的声音,后来词义引申后指审美情趣,而起初这种审美情趣,更多的指一种和谐的美。晋人早已开始关注自然与生活的美,在对自然与生活的审美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书法家更是在这种陶冶中,把审美情趣不知不觉融入书法中。从晋代的书论中,你能明显的感受到这一点。他们从自然与生活中的审美积淀中,体悟书法,鉴赏书法。比如王羲之说:“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趋骤。”又如“横则正,如孤舟之横江渚;竖则直,若春笋之抽寒谷。”而这种美,又被中和思想所统摄。《吕氏春秋》中谈音乐的中和之美说“夫音亦有适:太巨则志荡,以荡听巨则耳不容,不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太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太清则志危,以危听清则耳溪极,溪极则不鉴,不鉴则竭;太浊则志下,以下听浊则耳不收,不收则不抟,不抟则怒。故太巨、太小、太清、太浊,皆非适也。何谓适?衷,音之适也。”这就是不偏不倚,讲究大小、清浊等对立因素的和谐。而“鹅”的形象,是柔美的形象,也符合中和之美,如瘦雅的脖颈与肥硕的身躯,雪白的羽毛与湛黑的眼睛,优雅的姿态与亢厉的鸣啭,娇小的身躯与辽阔的湖泊,都处于和谐统一中。这又和王羲之的书法具有中和之美,何其相似。王羲之论书法云:“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缠身;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膜。”

  以此延伸理解,书法讲究刚柔相济,《王羲之传》中说“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正是如此。而鹅看似柔美文雅,却也含刚的一面,丰之恺在其散文中说:“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鹅在人心目中是完美的,看起来风度翩翩,高洁文雅,不卑不亢,雍容脱俗,而王羲之对书法也表现一种追求完美心理,认为“倘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据文献记载,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羲之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而王羲之又正处于崇尚老庄思潮的魏晋玄学时期。那时人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用一个“玄”字,就表明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玄学中“虚静无为”的观念,似乎也在“鹅”的生态中所蕴含,所以使王羲之在潜意识中喜欢上了这种水禽。这也许是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