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故事里的人生》(39 “不过一碗饭”与“不过一念间”)
 
 
修改时间:[2019/05/10 11:04]    阅读次数:[380]    发表者:[起缘]
 

   《故事里的人生》39

   “不过一碗饭”与“不过一念间”

  故事说,好多年以前,有两个年轻人同在一个公司打工,两人工作都不顺心,听说附近深山的寺院里有一位高僧,能为人排难解忧,于是两人便结伴去请教高僧。

  他们对高僧说:“师父,我们工作很不顺心,老板不重视我们,同事又欺负我们,苦活累活都我们干了,好事却一点也没有我们的,求您指点,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听完了他们的诉说,高僧不紧不慢地说:“不过一碗饭。”然后,挥挥手,示意他们走吧。两人无奈,只好退下。

  回到公司后,其中一个想:高僧不是告诉我,“不过一碗饭”吗?我何必在此低三下四地讨饭吃?于是递上辞呈,决定另谋职业;另一个则想:高僧说了,“不过一碗饭”,到哪里打工不都是为了一碗饭吗?就在这里干吧,于是留了下来。

  转眼十年过去了。另谋职业的那位,回乡潜心研究农业,科学种田,并培育出多个优良品种,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而留在公司的那一位,他忍气吞声,任劳任怨,渐渐地受到器重,竟当上了公司经理。

  有一天两人邂逅相遇。农业专家对经理说:“奇怪,高僧告诉我们‘不过一碗饭’,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到哪里都能挣一碗饭,何必在公司受罪?可你当时为何没听高僧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高僧说‘不过一碗饭’,是告诉我们,不管到哪里都一样,只是为了混碗饭吃,干下去就行了。于是我留下来,不管多受气,多受累,我都忍了,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这就成了。高僧不是这个意思吗?”

  于是两个人又同去拜见高僧。高僧已经很老了,白发苍苍,闭着眼睛在那里打坐。听了两人的经历后,高僧微笑着说道:“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示意他们去吧。

  两人起初一头雾水,思忖良久,豁然开朗,相视而笑,拜谢高僧而去。

   作者感言:老和尚的确高明,当初,在他根本无法为两个年轻人做出“是去还是留”的判定时,说了一句与人生最为关切而一语多解的大实话,把去留的抉择权委婉地归还给两个年轻人自己。“不过一碗饭”,是最朴实、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一句话,人人都知道,这是人从事工作的最原初目的,也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人生需要。“为了一碗饭”,去也有说辞,留也有说辞,去留的对立在这里被巧妙化解。

  两个年轻人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一个辞职,一个留下。十年后,当听了他的话并获得成功的两个年轻人想问个究竟,再去造访时,老和尚仍然说了一句“不过一念间”的禅语,便把他们打发了。言下之意,你们的成功,与我无关,那是你们二人一念之间的事。

  我们说这则故事,是因为“不过一碗饭”和“不过一念间”这两句话很有内涵,理解透了,有助人生。

  先说说“不过一碗饭”。在本人看来,“不过一碗饭”,最好理解,它告诉人们:人生很简单,没那么高深。人生的奋斗过程,说到底,不就是为了一碗饭吗?就这么简单,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过不去的?所以,功名利禄、是非得失、爱恨情仇等,无须过分看重和计较,放下就是了。这么说是不是很消极?是不是教导人们不要努力进取?其实不然,它是告诉人们,要学会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要学会低调。这是因为,简单化了,低调了,才容易看透;看透了,才能想得开;想开了,才能放得下;放下了,才能卸下功利算计和摆脱万有烦恼;卸下功利算计和摆脱万有烦恼,才能一身轻松,心境澄明,回归自性,活出自我。人生果如是,真是幸福多多,皆大欢喜。

  人活在世上,把人生简单地、低调地定位为“不过一碗饭”并轻松放下,说说容易,理性上也能认可,但做起来其实很难,甚至根本做不到。原因在于,人是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的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有了语言,有了思维,能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能不断认识和把握自然界并不断改造自然界,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也同步地改造着自身。同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以利益为基础结成了各种关系,形成了社会,一个人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无一例外地被编织在社会这个大网上,与他人和群体结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想彻底解脱和完全放下是根本不可能的。再则,人是高智能动物,决定人行为选择的,不仅仅是理性意识,还有情感、知性、悟性,还有需求欲望和深层无意识,特别是需求欲望和情感,是人生的动力。就说极力倡导“放下”的佛主释迦摩尼,他放下了迦毗罗卫国太子的尊贵,但放不下广播自己的思想和弘扬佛法,并一生辛勤致力于此。所以,古今中外,无一人彻底放下。

  既然根本无法彻底放下,人生是不是就注定被淹死在“苦海”里呢?不是的。为了摆脱人生的诸多困扰和获得更多幸福,智慧的人类选择了退而求其次,这就是“低调做人”,而“不过一碗饭”,就是低调做人的形象表述。故事里后来当上经理的那位,就是从高僧说的“不过一碗饭”中,悟出了低调做人的道理,他留了下来,不管受多少气,挨多少累,他都忍了,他不赌气,不计较,于是在低调中走向成功。

  那么,什么是“低调做人”呢?所谓低调做人,就是放低身价,从正面说,就是仁爱谦和、宽容忍让、忠诚老实、任劳任怨、乐观豁达、宠辱不惊、度势进退;从反面说,就是不张扬跋扈、不自矜自傲、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不骄横霸道、不巧取豪夺、不欺世盗名。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和境界,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并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优良姿态。低调的人关爱人也被人关爱,帮助人也被人帮助,悦纳人也被人悦纳,给予人也被人给予,信任人也被人信任,他受人敬佩,被人爱戴,他是增进人际和谐、促进社会文明的旗帜。

  不过,我们必须清楚,尽管低调做人是一种社会高度认可和褒奖的良好姿态,但它并没有超越功利境界,说到底,它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生存谋略,是走好人生路的高明手段。有一幅描写低调做人的对联,写得十分形象深刻:上联: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横批:低调做人。不拒绝做杂事当杂家,是为了有趣,为了获得人生愉悦;先爬行并从低处爬起,是为了最终登顶,获得人生成功。低调做人的功利目的说得明明白白。

  说低调做人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生存谋略,理由有三:

  理由一:低调有利于韬光养晦、暗蓄力量,为人生成功积蓄资本。有一句谚语说:“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舜在继母、父亲和弟弟“象”的屡屡迫害下,选择低调做人,他不争,他谦让,他平和,他豁达,最终赢得人心、赢得民众、赢得尧对他的信任,登上了华夏民族首领的高位。十八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别人向他请教成功经验的时候,他说:“学会低头。”他讲了这样一个亲身经历:他年轻的时候,去拜访一位老前辈,他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进门,“嘭”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记住了,并在低头中走向成功。

  理由二:低调有利于规避人生风险。春秋时代,越国重臣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他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选择了低调做人,辞去官职,带着美女西施远走他乡,后来成为富可敌国的陶朱公。而另一位功臣文种,就不知度势身退,最终被越王勾践杀害。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防止分裂割据,在酒桌上暗示几位有功的将领应该交出兵权,握有兵权的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次日纷纷上表,声称自己有病,要求解除兵权,被迫采取低调做人,最终安度晚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理由三:低调有利于排解焦虑烦恼,促进心灵愉悦,提高幸福度。人生有无尽的焦虑烦恼,这些焦虑烦恼大都来源于功利算计和情感纠葛。而低调的人则少私寡欲,淡泊名利,他们对权力地位、金钱财富等并不那么看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他们心胸豁达,遇事容易想得开,因此排解了许多焦虑烦恼,增进了心灵愉悦。我们知道,人生幸福的标准是“身体无痛苦,心灵无烦恼”,烦恼少了,幸福指数自然就高。陶渊明归园田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得其乐;郑板桥辞官回家,携兰花一盆,黄狗一条,终日读书作画,兴趣盎然;“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的唐寅,“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一生活得洒脱。

  下面说说“不过一念间”。什么是“不过一念间”?佛教领域以及世人通常这样理解:一瞬间偶然产生的某种观念往往决定人的行为选择和命运,即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生之旅中,是选择真、善、美,还是选择假、恶、丑,往往存乎一念之间。一念之间,胡同里的穷小子成了亿万富翁;一念之间,码头水手变成了影视明星;一念之间,天使成了魔鬼;一念之间,高官成了阶下囚;一念步入天堂,一念掉进地狱;一念成就辉煌,一念导致平庸……,如此等等,人生的成败得失、功过是非,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被决定了。

  瞬间偶然产生的一个念头,果真有如此威力吗?其实不然,这只是对“一念之间”的肤浅解读,生活的实际也并非如此。在我看来,“一念之间”作如下理解方符合人生实际:在特定时空环境里,以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的方式产生的、处于思想核心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的一种观念,往往决定人的行为选择和命运。

  这段表述有这样几个要件:

  要件一:这“一念”(观念)是在特定时空环境里偶然产生的。特定时空环境,可以是一段或长或短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可以是一件或大或小的事件,可以是一次旅游观光,可以是听了某一首歌、看了某一幅画、读了某一本书、接触了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物,也可以是鹰击长空、雨打芭蕉……总之,肯定是外界某一事物的刺激激活了思维主体的灵感,从而催生了这“一念”。从表面看,这“一念”的产生确有偶然性。

  要件二:这“一念”的产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说这一念的产生“实则必然”,是说,外物的刺激只是一个引子、一颗火种,这“一念”最终能够产生,其实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学识经验、生活态度、思想意识、德性修养、价值取向、关注重点、长期思考的问题等多种思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绝不是毫无缘由地突然从脑子里冒出来,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想法。

  要件三:这“一念”一旦产生,立刻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当时的核心理念,并能够支配一个人做出行为选择。一个人活在世上,只要不睡觉,每时每刻都在思想,在思想过程中,随时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观念和想法,而这些观念和想法,绝大部分产生后很快就消逝了,如雁过长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那些产生后很快就消逝了的观念和想法,都不在“一念”的范围之内,因为它们都从未占据过思想的核心地位,也没有发挥过决策作用。我们常说:“人生道路尽管很漫长,但关键就那么几步。”这几步都处在人生之旅的十字路口上,而在十字路口上能决定人选择走那一条路的那个观念和想法,才是真正的“一念”。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确证本人对“一念之间”的解读。

  案例一:二十世纪初,一个叫周树人的中国青年到日本留学,他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他之所以选择学医,是有感于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他认为,只要国人个个身体健壮,就不会受人欺凌,中国就会去弱图强。一天,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放了一个电影。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一脸麻木。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同学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周树人听了这话,忽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怒目而视,忿然离开教室。回到宿舍,他躺在床上,心潮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反反复复在脑海中闪过。他想,如果不唤醒国人的良知,使之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或麻木的看客,治身病不如治心病,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影片中的情节和那位日本同学的话,只是引子,是火种,弃医从文,是一念之间的抉择,而这一念之间,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它是周树人强烈爱国情怀和不甘屈辱的人格使然,而这强烈爱国情怀和不甘屈辱的人格,则是在有感于祖国的积贫积弱并立志拯救祖国于水火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绝非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正是这一念之间,中国诞生了一个文学泰斗,一个为正义和良知而不懈战斗的勇士,他就是鲁迅。

  案例二:1910年3月31日,同盟会员汪精卫刺杀清朝摄政王载沣事败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大逆不道,立即处斩”。汪精卫本名汪兆铭,1905加入同盟会,并常以汪精卫的笔名发表文章,故本名被淡化。汪精卫是同盟会的骨干力量,深得孙中山赏识,孙中山在纽约得知汪精卫被捕的消息,喟然叹道:“兆铭是吾党一位大人才,失去他好比断了我一支手臂。”在狱中,汪精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毅然写下了《慷慨篇》一诗,诗曰:“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其中“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四句,一时传遍京华,汪精卫名噪一时。在革命党的积极斡旋下,汪精卫的死刑改为长期关押。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接着十几天里,二十多个省宣布独立,清廷为挽回颓势,宣布放党禁,释放政治犯,汪精卫于1911年11月6日被释放。

  还是这位汪精卫,在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火硝烟中,公开投降日本,在日本的支持下,于1939年12月建立了汪伪政权,成了中国的头号大汉奸,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义士到汉奸,只是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之间,绝不是汪精卫一时的偶然糊涂。汪精卫何许人也,其才能可以与周恩来比肩,其人品也无可挑剔,一生不贪、不赌、不嫖、不纳妾,对爱情忠贞不二。最终决定他投靠日本的这“一念”,是他长期与蒋介石争夺国民党最高领导权且屡屡失手而绝不甘心失败的必然结果。历史不能改写,“向使当初身便死”,汪精卫被清廷推到菜市口砍了头,其英名可能和谭嗣同一样流芳千古。

  案例三:1957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一个叫李嘉诚的香港小老板在《塑胶》杂志上读到一则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开发出了塑料花,即将投放市场。他心中一亮,决定明天就飞往意大利,学*塑料花制作技术。第二天,他登上了香港飞往意大利的飞机,这一年他30岁。他14岁挑起家庭重担,当过茶庄的学堂,做过五金厂和塑胶厂的推销员,后来以10万港币创建了一个名叫“长江”的小塑胶厂,做起了小老板。

  来到意大利,他费了很大周折,才在那家生产塑料花的公司找到了一份清扫卫生的工作,一个香港小老板在意大利变成了清洁工。

  他整天推着小车在各车间打扫卫生和清理废品,他认真观察塑料花生产的每一个流程,倾听每一句有价值的话,每天一回到宿舍,他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详细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李嘉诚掌握了塑料花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领,他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塑料花,装了一大包,带着资料和样品回到了香港。一回到工厂,他用重金聘请了几位塑胶专家,开始研发具有东方格调的塑料花。不久,长江塑胶厂生产的塑料花上市了。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塑料花很快在香港打开市场,紧接着便挺进欧美,遍销世界各地。到1959年,李嘉诚已经成了世界著名的“塑料花大王”。到2013,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拥有300多亿美元的资产,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

  《塑胶》杂志上的一则消息,让李嘉诚抓住了商机。“决定制做塑料花”这“一念间”,成就了长江实业,成就了李嘉诚的人生传奇。但这“一念间”绝非偶然,如果没有丰富的商业知识和经商经验,如果对塑胶行业一无所知,如果没有创办长江塑胶厂,《塑胶》杂志上的这则消息 ,对李嘉诚什么用处也没有,绝不会引起他的关注,更不会激活他的灵感。

  我们说鲁迅、汪精卫、李嘉诚的故事,是想确证:能决定人生命运的那“一念”,看似偶然,并非偶然。因此,我们要努力涵养道德、丰富学识、增进智慧、培养能力、提高悟性、坚持正义、追求美善,因为这些都是那“一念”可能生成的沃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往往能决定人生命运的那‘一念’有其必然性”,是以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常态为依据的。但是,大千世界,人生万象,总会有特例。比如,一个性格温文尔雅的人突然因某种刺激暴怒,在失去理性的情况下失手打伤了人,甚至把人打死,被投进监狱;一个从来不买彩票的人,路过彩票站时一时心血来潮,买了一张两元钱的彩票,竟中了五百万元的大奖等类事情,纯属偶然。前者“狠狠打他”的那“一念”和后者“买张彩票玩玩”那一念,绝对具有偶然性,也绝对改变了人的命运,但这毕竟是百万分甚至是千万、亿万分之一的特例,不具有普遍性。

  顺便说一句,老和尚前后的两句话,虽然都没有直接回答两个年轻人提出的问题,但都起到了提示和点播作用,不失为一种积极开导,我们姑且把这种开导称之为“启发式指导”。如果所有父母、教师、长者、智者在为子女、学生以及后来人指点迷津时,都能采用这种“启发式指导”,其教育效果肯定比直接告诉“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