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创作者的八项技能
 
 
修改时间:[2019/03/17 13:07]    阅读次数:[511]    发表者:[起缘]
 

   创作者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它本身肩负着历史使命。这种历史使命我们概其为“责任”,作品的完成意味着你此时的责任不是更轻了,而是更重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作者,我一直不敢称自己为作家。有朋友追问?作家不好吗?可在陕西,这样的称呼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对外宣讲的。十四部长短篇小说的完成,我逐渐地懂得作者与作家的区别在于分享。作者身份转变为作家,需要的就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故事中讲给更多人听,目的是寻求“共鸣”。从一定程度上讲 ,“共鸣”的深入化和持续化时刻检验着创作者的八项技能。

  第一,读的下去。创作本身是一种经验传播的过程,这种过程生活中我们称其为教育。我们人人时刻都在接受教育,创作者也不例外。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单靠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是难以支撑起庞大的体系构架的,这就需要创作者不断地阅读,这种阅读既包括读书,也包括读人。所谓读人就是从他人哪里获取经验与知识,进而使作品时刻保持有灵气。纵观部分创作者,不善于阅读,却要尝试着创作一部可以震动世界的巨著,这种想法只能说是一种梦想太过。回归现实,创作者需要做的就是读,从读中感悟人生,体会生活,丰富精神世界。

   第二,听得进去。创作者写作的来源来自于生活,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是每个创作者早期创作的源泉。提起陕西文学,圈内人会想到“陕军东征”。陕军东征最终取得的成效就是奠定了陕西文学在文坛的地位。谈到具体的人,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老前辈读者们基本上能想起他们各自的代表作。二十几年过去了,陕西文坛的新人圈内人知道的寥寥无几,圈外人更是一抹黑。用陕西话说:“他是哪里人?作品是啥?我都没听过。”这句话对于每个创作者而言是刺痛的,但也很现实。这启示每个创作者在创作的同时,多了解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闲言碎语以此作为创作的动力,进而不断完善作品的不足,扩大影响力。

   第三,顾得过来。创作者不是为自己而写,这一点是需要足够重视的。文化的本质是传播,创作者需要清楚一旦作品流向市场,其受众是多层次的。这种层次不仅体现在年龄结构,还有知识结构上。不少创组者认为我完成一部作品,里面的内容可以不受限制,可以凭着感受天马行空地创作。这种跟着感受走的想法至少是错误的。因为感受是精神层面的,如果单纯靠精神去创作,这是唯心主义的创作模式。这就启示每个创作者,特别是从事小说创作的你我来说,时刻想着自己的读者、编辑、出版人他们的需求,这样作品一定程度上才会具有成熟感。

  第四,想得明白。创作者是思想家,也是哲学家。一个好的创作者在创作之前总会清楚自己要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的问题?有的创作者是根据时代需求进行自己的创作活动的,有的则是根据自己的创作主攻方向进行的。陕西文坛中杨焕亭先生创作的历史小说《汉武大帝》之所以好评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创作者本身具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功底。这也就是说,创作者要明白自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为了那些群体从事这类题材的创作?要表现什么?要彰显什么样的精神风貌?还有很多细节性的东西都是创作之前需要完成的。可见,想得明白对于写清楚是何其重要。可以这样说,它决定了作品的生命力。

   第五,讲得清楚。创作者是一个大的范围,具体化为戏剧创作者、戏曲创作者、歌曲创作者等等,每个创作者在面临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讲得清楚是遇到的大难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创作者务必在一定的时间内把作品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技巧固然重要,但创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适应接受者的各项能力。这种能力的匹配过程需要创作者在通过作品创作中既要制造矛盾,也要巧妙地解决矛盾。创作者把讲清楚这件事搞懂了,作品会有和气。

   第六,写的下去。创作的过程是作者表达自我的过程。偶然发现,创作中总会出现一些人刚开始充满激情,但到了一定年龄段,他们不愿意从事创作。问起原因,他们回答最多的一句是“创作不挣钱,还费神”。对于创作,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持续地写。倘若因为一段时间内的挫折就放弃创作,这就是忘记了初心。什么是文学的初心?我个人觉得这是对自然的崇敬,对大地的虔诚。你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你具备那样丰厚的资源,你自身具备那样的功能?干什么不为这片土地做一点小小的贡献呢?因此,写下去见光明是每个创作者的内在动力。

   第八,走的出去。创作者的作品面临的结局无非三种,一种是作品广受好评。这里的好评指的是作品能够经得住历史的考量,而不是吹捧获得的好评。一种是作品不温不火地传播着。一种是作品无人问津。最后,一种是少数。第二种居多,但最终能够让人们记住的并不多。至于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既与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读者的审美有一定关系。相比较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文学边缘化成为共识。突破这种共识需要的前提是创作者用真情书写,用真心去领悟。网络时代里,创作者要具备中华文脉的不断传播意识。

   对于创作,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作为陕西作者中的一员,从事小说创作十年来,深深地感受到陕西这块土地的丰厚。这种丰厚给了每个陕西创作者无限的灵感,我们有责任将这种感受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