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李商隐最知名与难倒了无数人的诗
 
 
修改时间:[2019/02/28 13:06]    阅读次数:[445]    发表者:[起缘]
 

   李商隐最知名与难倒了无数人的诗

   梁卫山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公元837年进士及第。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被人排挤,潦倒终身。诗歌成就很高,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过多,意旨隐晦之病。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他最知名的诗是晚年杰作《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此诗首句写登临的原因,次句写登临的地点,第三句是陪衬,第四句始出正意,诗的末句“只是近黄昏”,夕阳将落而未落之时,与黄昏还有一些距离。李商隐在傍晚的时候,感到意有不适,便驱车登乐游原,去排谴那种“意不适”的情怀。诗人看到的夕阳虽好但黄昏将至,感叹好景不常,很快就要消失了。诗人含蓄地用转眼即将消失的夕阳,来表达他没有说出来的含意,就使人体味不尽,可能有人从中体会到对晚唐趋向没落的感叹,可能有人发出对迟暮的感叹,这首诗概括了当时许多人的心情,也因为诗人身处晚唐衰世,内心说不出的忧郁,一旦遇到外境与内心的所感相符合时,一触即发。

  诗人因游古原,见到无限美好的夕阳,行将沉入暮蔼,遂有美景不常之感,久已蕴蓄在诗人的心意中,今适与外境相合,感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心理上的暗影更扩大了,这些具体的感触中上升为一种对人生的探索,哲理的沉思,夕照好景不长之悲,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烘托和渲泄。这首《登乐游原》诗写得很妙,妙就妙在“只是”两字,“只是”一转折失望而不绝望,完美中有着缺陷,将这首诗从一般的触景生情升华到了哲理的境界,予人以无穷的思考和联想,正因为如此,“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联,成为千古传诵的绝唱。另外,此诗不引经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商隐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诗歌的源头是诗经和楚辞,经过了汉魏的刚劲和齐梁的奢靡,发展到唐朝终于迎来了高峰。初唐四杰将诗从齐梁体中解救了出来,诗歌的文字已经不追求华丽,但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向朴素无华靠拢,到贾岛和孟郊时已完全走向了朴实的极致,而到晚唐则出现李商隐借助大量的典故、华丽的辞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他的诗歌虽然含义深刻,不容易读懂,但是仅从韵律的角度,还是吸引了一大批的爱好者。

  李商隐的诗用典奇妙,不留痕迹,很多诗连名字也没有,索性也就取名为无题,从而难为、难倒了无数人,虽难倒人但意境妙韵律美又为大家所喜爱。能难倒了无数人的诗当数《锦瑟》,这首诗实际上也是无题,是后人为了方便起见,直接用诗开头的两个字作为题目。《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朦胧晦涩,很多人读完之后都是一头雾水,但是这首诗绝对是李商隐最受欢迎的一首诗,流传度最广的一首诗。时至今日,仍没有办法真正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只能从字面稍微明白一些道理。第一、二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为何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让我思念逝去的华年。第三、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两句用典,意为我像庄子一样因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像望帝化为杜鹃杜鹃一样哀怨。第五、六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说沧海明月映照的泪水成珠,蓝田日光温暖可看到良玉升起了烟。第七、八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明有些感情还可以今日来追忆,只是悔恨当年惘然不懂。

  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流传着几种不同的说法,每一种说法看起来都很有道理,可是都有牵强附会的地方,这也是最难为人的地方。有人说是他在感慨自己的身世,一生宦海浮沉,只能寄人篱下,面对着逝去的光阴不免感觉到人生蹉跎,如果自己当年能够随波逐流,是不是就不会现在这样悲惨?又有人说是悼念自己的妻子。李商隐的诗都是比较伤感,可以看出李商隐是一个比较多愁善感心思细腻的人,人生际遇不如意和妻子的离去加深了他内心的伤痛。还有人说怀念自己的初恋。曾经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和李商隐情投意合,但是那个时候李商隐落魄,而柳氏却没有嫌弃过他,但是为了功名,李商隐不得已奔波劳碌,而且去了朝中大员的女儿,于是柳氏伤痛欲绝,再也没见李商隐。他虽然多方打探,但是始终没有音讯。

  元代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中第十二首诗:

  望帝春心托杜鹃,

  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

  道出了多少人的无奈:一篇锦瑟解人难!光是给这首诗进行注释的古人有:刘??、苏东坡、元好问、胡应麟、何焯、汪师韩、薛雪、宋翔凤、朱鹤龄、朱彝尊、何焯、冯浩、程梦星、姚培谦、张采田、孟森等、杜诏。近人有:张采田、岑仲勉、屈复、梁启超、钱钟书等。是的,不必去解释难倒了无数人的诗《锦瑟》到底是什么深层含义,一首诗能够流传下来就已经超过了它原来的含义,更多的背诵李商隐与其他古代诗词大家的诗词歌赋,将他们的诗词传下去,才是大家最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