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别让“中国式”成为我们的标签
 
 
修改时间:[2018/12/29 12:07]    阅读次数:[425]    发表者:[起缘]
 

  中国式“过马路”还没消停几年,以“中国式”开头的各种乱象如雨后春笋的趋势冒出头来。

  时下,“中国式”似乎成了指责或调侃不文明行为的特定符号,充斥在网络空间里,迷漫在街头巷议中。

  可以肯定,在网络时代的另类表达方式中,这种诙谐的揭露和批判,既是指责也是救赎式的督导,既是调侃也是诉求式的期盼。

  中国式“占便宜”

  坐公交车时,遇到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男孩儿乘车,没有公交卡,看起来像是趁孩子放暑假来旅游的。

  买票时,妈妈只买了两个大人的。售票员说孩子看着个头不小,应该超1。3米了,也需要买票。

  妈妈不乐意了,说:“我们家才6岁,谁家孩子这么点就买票啊!”

  谁都知道,买票与否与年龄无关,只取决于孩子的个头。

  坚持原则的售票员,让妈妈带着孩子去量身高,果真超过了免票规定。妈妈极不情愿地花1块钱买了半价票。

  往后排座位处走动时,妈妈开始小声叨叨:“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上车时弓着点腰,非充大个,这下白花钱了吧,你说你傻不傻啊……”

  孩子一脸蒙圈,他一定不清楚,平日里给自己带来无数夸赞的身高,怎么乘车时就变得“十恶不赦”了呢?

  我多想告诉孩子:长得高不是你的错,错的是你妈那颗占便宜没够的心!

  俞敏洪说: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当着全公交车人的面,她不仅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更极可能“培养”了一个爱占便宜的孩子。

  中国式“宽容”

  知乎网友“?c是我”曾分享过她遇到过的一件事。

  有一次,她在中午11点的时候点了外卖,是附近的一家沙拉。 那时候的她很忙,几乎没有时间去吃午饭,如果外卖超过12点15分送到,她就一口都吃不上了。

  所以她每次都会提前下单、各种备注。

  结果那天,外卖小哥一开始打电话说“要到了要到了,先给你点送达”,说完就失联了,1点15分都没有送到。

  她打电话过去问,外卖小哥说:“旁边还有几栋楼,送完到你。”

  她说不要了,退单。外卖小哥说:“不行,都快到了,你体谅一下。”

  她气愤地说:“体谅什么?都要饿得胃痛了,而且沙拉晒了那么久还能吃吗?”

  外卖小哥说:“你这人太不友好了,我们送餐容易吗?”

  她说:“我工作就容易了?”之后就被外卖小哥挂了电话。

  因为实在郁闷,她在微博上吐槽了这件事。

  结果被一群网友狂撕:

  “随便投诉别人,害别人罚款扣钱,你说你是不是贱?”

  “送餐不容易,宽容点好,你这么狭隘小心日后婚姻生活。”

  “一看就知道她没有家人!”……

  我想问一句这个女孩有做错什么吗?对于那些触犯我们底线的行为,我们当然有权利生气、维权。

   电影《驴得水》有这样一句台词:

  “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道德从古至今都是拿来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会用道德律人。”

  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刺不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中国式“好人”,却总是奉劝别人要宽容、要善良,要以和为贵。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你根本就不了解我经历过什么,就站在道德高地上评判我,谁给你的资格?

  中国式“聪明”

  曾经网上流传了诸多看似荒诞,却又真实存在的笑话:你去某单位办事情,需要证明“你妈是你妈”;

  你明明就站在面前,你必须开具证明自己还活着;

  也有人公布要申请一个企业营业执照,从头到尾需要盖上百个章……

  这些事情如此荒诞,却实实在在存在着,为什么?

  因为它有生存的肥沃土壤:我们都太聪明!

  聪明到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丝丝入扣地彼此防备着,明明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你走漫长的流程,盖无数个章,签无数个名,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天衣无缝,一旦出了事,可以完美地来个金蝉脱壳,我们才能够放下心,晚上才能够安眠。

  《红楼梦》中盖棺定论第一号聪明人物王熙凤说: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其实,这是对很多太过于精明人的准确概括。

  一个老人在大街上摔倒,有人去扶了。

  老人昧着良心反咬一口,得了不少利益。

  有利可图,就有人争相效仿。

  于是,再有老人在大街上跌倒了,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一个人垂垂老矣,最终孤独地死在大街上,死在万千人的瞩目之下。

  你本来好好排队,等地铁上班,然后总有聪明人在门打开的一瞬间蜂拥而上。

  老老实实排队的你轻则没有了座位,重则没挤上车,迟到了,挨骂了,扣钱了,吃亏了。

  久而久之,你也学聪明了。于是乎,高峰期的地铁里总是不缺乏尖叫声、叫骂声,乃至大打出手,你死我活。

  高度文明的今天,为何会如此不堪?

   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式问题”好比:

  “中国式家长”、“中国式教育”“中国式送礼”

  “中国式客气”“中国式高考”“中国式巨婴”

  “中国式买房”“中国式婚姻”……

  在网上,你输入“中国式”这三个字,后面自己就会弹出许多。

  自从中国式流行开以后,被网友们冠以“中国式”的现象已经不计其数。

  这个词汇似乎成为一个突破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积累的众多社会不良*惯、现象被爆发式的曝光。

  这其中有自嘲、有调侃、有发泄、甚至有恶意中伤,但其中的绝大部分的的确确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毋庸置疑,个体文明社会才能文明。

  因此,要防止和克服动辄就冠以“中国式”,就不能当只管吹哨的裁判员,也不能当只会品头论足的评论员,而是要身临其境地当好运动员。

  特别是置身于一些社会现象当中,既要约束好自己的行为,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规范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又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不当意见领袖发一些不负责任的议论,更要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国家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上纲上线的评判误区,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正名,凝聚助力国家发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