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从浪漫的《望庐山瀑布》、严谨的《题西林壁》 看李白、苏轼两位
 
 
修改时间:[2018/12/06 09:07]    阅读次数:[455]    发表者:[起缘]
 

   从浪漫的《望庐山瀑布》、严谨的《题西林壁》 看李白、苏轼两位伟大诗词之人的庐山情结

   梁卫山

   江西庐山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与文化胜地之一, 有着数不尽的美景奇观,既有着“无限风光”的仙人洞穴,更有着“天下奇观”的飞流大瀑布(庐山瀑布) ,还有着两大峡谷(桃花源、栖贤谷)、三大名泉(天下第一泉谷帘泉、天下第六泉招隐泉、秀峰聪明泉)、四大"国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观音桥、秀峰摩崖石刻、紫阳堤)、五大丛林(秀峰寺、归宗寺、栖贤寺、万杉寺、海会寺)。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抒写情怀灵感,写下了无数优美的歌咏诗篇,在众多的诗作中, 诗仙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诗词大家东坡居士的七绝《题西林壁》虽都是一首小小的七言绝句,但既能看出这两位伟大诗词之人的庐山情结,又能独占鳌头、雄视古今。

  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全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诗是李白在公元757年所作。在前一年,也就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六月,李白从安徽的宣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庐山,李白在庐山上度过了夏、秋、冬三季。而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在此期间一共写了二十四首诗,以此来赞美庐山美景。而《望庐山瀑布》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

  “日照香炉生紫烟”,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着风景:当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在丽日的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香炉冒烟本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却借此来描写香炉峰的绮丽景观,不仅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真是既美妙又铺垫得恰到好处。“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一个“挂”字,巧妙传神地写出了从山壁上突然倾斜而下的水,远远望去就像是悬挂着的布。瀑布是一种极为壮丽的自然景色,在这里,诗人巧用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把遥望中的瀑布从上而下奔腾澎湃的气势写了出来,仿如一幅静默的山水画。

  “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是诗人从近处细致而夸张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出了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的气势。“直下”既写出了岩壁的陡峭,又写出了水流之急,刻画了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诗人用“三千尺”这一个夸张的数字,不仅写出了瀑布从陡峭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更反映出了山的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把银光闪闪的瀑布比喻成银河,更是写出了瀑布的气势磅礴,真是人间壮丽奇观。银河本是由横亘天际的无数颗星组成的,本来就是人们的想象浪漫之词,从“九天”落到了庐山,这是一种何等的气魄!这首诗不仅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更昭显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以及超凡脱俗的精神面貌。难怪苏东坡赞赏这首诗:“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滴仙词。”

  苏轼的七绝《题西林壁》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直译诗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中啊。这是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诗的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