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黄山的松
 
 
修改时间:[2018/11/29 12:05]    阅读次数:[448]    发表者:[起缘]
 

  【题记】“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这是唐代李白的《南轩松》。“孤松”、“清风”、“秋烟”、“云霄”,使得诗意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孤松”潇洒高洁、顽强挺拔,不满足于现状,向往着“直上数千尺”的凌云之势,我是没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亦无如此远大的抱负,只是被诗人的文字所感动,去了一次黄山,对于内心的确有所触动,写下了这样一篇短文。

  苍茫大地,芸芸众生,在那万物丰裕的大自然里,我是那样的喜欢能顶天立地的松,无数次站在那些骄傲挺胸的松林下,仰慕,赞叹,甚至是一种惊奇。

  父亲是个文化味浓重的农民,给我取了一个叫“金松”的名字,或是暗示着我要学那大山里的松,做一个行得正,挺得直,不畏艰难之人,或是有别的用意。

  生在农村,与山为伍,松树满山遍野,郁郁葱葱。也许是因为太多,劈柴,建房,打家具,用的都是松木,并没引起自己太多的注意。日前,友人相约,去了黄山,才真正领悟松的高贵,才真正感知松的品格。

  小时的课本里,出现过革命家陶铸写的《松树的风格》,也许,那是我最早感知松的品格。“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里,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飞鸟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生长起来”。

  小时候看样板戏,《沙家浜》里有一段唱词,几十年过去了,仍能记得。“要学那泰山项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 九千个雷霆也难轰”。

   黄山,一个大自然的精灵,一部惊世的山岳传奇,徐霞客在游历黄山后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说到黄山,不能不说丰子恺的《黄山松》,老先生把黄山松细细的描摹了一遍,读了先生的《黄山松》,似乎,可以不去黄山了。

  黄山之松,松松皆不相同,而黄山的“十大名松”,更是这群“松家族”中的精品。迎客松,乃是黄山奇松之首,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近千年。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团结松、连理松,这些奇松大都是有400年以上的树龄。

  凭心而论,黄山的山算不得什么,大概,黄山的好,就好在那些松。那些看上去光溜溜,像个铁蛋一样的石球上,长出那些松,着实让人惊叹。“苍松石上生”,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长在石上,且是千年不倒,真是不可思议。丰子恺老先生说的,“黄山的松,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如此生命力顽强的生灵,才是让人敬慕的。

  自小见得,家乡那些松,树枝总是向上生长的。历经岁月的沧桑,孕育出奇秀的黄山松,挺秀坚韧,松的枝条大多是左右平伸生长着,甚至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长的。许多黄山松,或是长在光溜溜的石头山,或是长在悬崖边。望着远处光溜溜像一个大铅球一样的石岩上,松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那些??峻峭壁上,高低错落地镶嵌着星星点点的松树,向着半空中傲然地伸展出去,许多松树伸展出去的部分远远超过躯干挺立的部分,仿佛是兴致盎然地探身观海,顽强而蓬勃的生命力,令人起敬,实在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精神杰作。“只需要一颗种子”,黄山松就在那里生根发芽,有些石岩上根本看不到有一丝丝的裂缝,那松竟然在那里扎根生长。事后得知,黄山松是从空气雨雪中吸取养分,才能在悬崖绝壁上生存,千米高峰上挺胸而立,真是世界之“绝妙”。事实上,黄山的松与石是分不开的。松长于石上,似乎是石养育了松,而松落下的针叶,如衣衫披在那些奇异的石岩上,成为一种依恋和互补,使得黄山的山、石、松融为一体。

  家乡的松,针叶细而长,稀疏柔软,看上去有些弱弱的样子。黄山松则不同,针叶短而粗,茂密硬朗,显得稳健雄浑的气势,这坚韧奇特的样子,相必与黄山松的生长环境有关。家乡的松,三年,五年就能长得很高,而黄山松生长缓慢,一棵小小的黄山松,也会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

  说到黄山的松,不能不说那誉满全球的迎客松。已有千年历史的黄山迎客松,最早始见于1859年黄肇敏的《黄山游记》,第一次摄入镜头的是民国元年,至今已有百余年。迎客松是黄山的象征,也是一张“国家名片”。迎客松的造型独特,也许是紧靠巨石的缘故,朝北的枝干不发达,而朝南的枝干真像长长的手臂,树冠也向南倾斜,整个儿看上去就像在热情欢迎远方来客。迎客松,在黄山胜处,迎接过李白,迎接过徐霞客,迎接过无数的中外游客。有诗为证:“松翁挺立玉屏峰,颔首相邀似重逢,笑迎东西南北客,黄山深处觅仙踪”。

  迎客松的不远处,竟会有送客松,说来也奇,送客松枝干侧伸着,松针稍有些下垂,似作揖送客的样子,似乎很完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迎来送往的礼仪文化。有诗为证:“虬枝苍劲臂双伸,灿烂容颜面带春,好客黄山松老子,殷勤作辑送游人”。

  梦笔生花,作为一处景观,惟妙惟肖,一峰笔力,峰的顶部恰如一支饱蘸墨汁的毛笔笔头,那笔尖处生的“花”,正是一棵松树,而正是由于这棵小小的松树,才使得整个景观摇曳出生机。黄山上凡长在悬崖、峭壁、峰顶的松树,由于山高风大,树冠大多如苔藓状,唯独“梦笔生花”上的“花”状如笔尖。听导游说,“梦笔生花”来自于李白的一个梦,李白年轻时曾梦见自己得了一支巨笔,从此才情勃发,诗文如潮。几十年后的李白游黄山,看到眼前这支“笔”,注定是自己当年梦中的那支笔。传说只能是传说,只是把大诗人李白和这神奇的黄山松联系在一起,平添了一份神奇罢了。

  连理松,高大茂盛,树干高约三米处分成了“两棵”松,一般粗细,一般高矮,树干的伸展极为对称。当站在树下仰望时,只见茂密苍翠的树冠随上空云雾缓缓浮动,“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风过处,连理间相互致意,缠绵亲昵,一起抵御寒潮、风雷、霹雳,一起分享雾霭、流岚、虹霓,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来到黄山的情侣们,总是喜欢在这样的“连理松”前拍照留念。

  “团结松”,真是名符其实的。松的枝条似竹子一般,从树的近根处窜出来,相互依偎着,笔直向上,越往高处,树枝越多,树枝间是有序的,似士兵站队,都在自己位置上,一点没有零乱的感觉。因为枝条多,又聚集在一起,就取了个“团结树”的名字,这里是团队拍合照好地方。

  黄山奇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千姿百态,处处都有青松点染,给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不一而举。黄山松,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巅,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苍劲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健威武,如猛虎归山。且不说那饱经风霜的迎客松,如同巨人的陪客松,也不说那酷似天然盆景的送客松,那些随我们身影而过的,没有名字的黄山松,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有了黄山的松,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整座山具有了灵气,自古就有“黄山之美始于松”的说法。

  黄山的四季是分明的。

  春日的黄山,虽没有百花的争妍斗艳,但却是松的绿色海洋。春天的到来,给黄山松带来了生机,旧日停留在松树上金黄色松针已经完全不见,厚厚地铺在地面,刚刚过去的寒冬,大地肯是暖暖的。春日的黄山松,沐浴着春的雨露,长出了嫩芽,粗细不等,一根根地竖着,很神气,很骄傲。初时的嫩芽金黄,花粉包裹着,随后长出毛茸茸的松针,慢慢变成了绿色。松果也叫松塔,也是在这个时候长成的,春天里松果传粉后,一般到第二年夏秋季才会成熟,成熟后松果张开,种子脱落并会随风飘去,大概,那些长于高处山石上的黄山松,就是飘去了种子生根长成的。春日的黄山,总是有松花粉随风轻舞,飘洒在空中,让世人品尝着黄山松春天的味道。

  夏季的烈日炎炎,却是黄山松最喜欢的。夏日的黄山常常是雷雨阵阵,雨后空气中的氮气被岩层和泥土吸收,松树的根系会吸收岩石中的矿物质,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成长。夏季的黄山,常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只闻雨声,不见水滴,有时还彩虹横跨蓝天,壮丽的场面引得人们驻足惊叹。阵雨过后,那些裸露着的山石,冒出一团团的水蒸气,绕在山涧,飘在空中,多姿多彩,变幻无穷,会让每一个人从心底里弹出醉心的旋律。

  秋日的黄山完全是一种组合式的美丽,青松黛石,红枫黄菊,蓝天白云,给人一种浓墨重彩的感觉。金秋时节,这是黄山换装的季节,这里的一切都在变化,或黄或红,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或大片,或点缀,错落有致,秀美清雅,陶醉于斯。有人说,黄山的金秋,会有一种让人震撼的美感,到处充满了秋色的诱惑,让人难以抗拒,看一眼黄山秋色,在这里邂逅最美的秋景。秋日的黄山松也是有特点的,人们站在树下,仰望看到的是一层金黄的松针,而上部的松针却是满满的绿色,层次分明,这大概是因为黄山松的姿态总是伸展着的,上下两部分阳光照射的不同,松针就形成了这样的层次感。

  “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冬日的黄山,冬日的松,大雪纷飞中,绝壁上的黄山松,超逸中带着风骨,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白雪,雾淞,云海,银装素裹,晶莹剔透,冰清玉洁,静若处子,宛如一个珊瑚盛开的世界。高处不胜寒,当气温低下时,那雾已不是雾,那雨也不是雨,早被凝结成了白色,如披银叠叠,似挂珠串串。冬日的黄山,几缕淡淡的云雾总是挂在山腰,似乎安静了许多,给人一种洁净而温柔的美。

  黄山的一天是多彩的。

  晨起的黄山,似乎被盖上了轻纱,宛如待嫁的姑娘,羞得不肯探出头似的。细雨朦胧,浓雾层层,那山峰,还有黄山松,似乎直插天空。近看云层下的黄山松,松针尖头总是凝结着水珠,似滴非滴,看上去似珍珠一般,给人一种安静。眺望远处的阳光升起,黄山的云海似涌起的海浪,一层一层的,一团一团的,相互碰撞着,相互拉扯着,时而浓,时而淡,时而散,时而瞬间倾泻,时而又聚在一起。那些高大的松,好像穿上了纱裙,行走在大山里,穿梭而过,时而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而又随云雾而隐去。此时此刻,那些松,似乎已不是树,而是仙女飘落。那山似乎已不是山,而是仙山琼阁。黄山的松,黄山的雾,黄山的日出,还有黄山上来来去去游人,构成了一幅人间天堂的最美丽画卷。

  午间的黄山,阳光直射下来,一束束光芒,穿过松林,穿过浓密的松针,落到地面。原先凝结在松针尖头的水珠,在阳光下变成了淡淡的水气,向天空飘动,只是有些稀少,淡淡的样子,很快消失在山涧。冬日上黄山,午间时分,会有一些冰雪溶化,成块状掉落下来,砸到游人,甚至掉入衣领,冰冷冰冷的,游人总是一阵尖叫,一阵笑声,那声音回荡在深山,久久不能散去,成为黄山又一种景致,又一种风味。

  傍晚时分,金黄的阳光与青翠的松针相得益彰,淡淡的云雾又开始聚集在一起,一层一层的,时而聚,时而散,浮光跃金,若隐若现,变幻莫测,看上去是潇洒自如,也是光与影的交织,使得黄山松格外优雅。日落余晖下,太阳羞答答地洒下一些柔柔的线条,飘落在那些松的身上,已经照射了一天的黄山,此时会显得暖暖的,仿佛是给夜晚的松披上了保暖的外衣,这既是大自然的一种生物链,又是一种奇妙的意境。

  夜幕降临,落日的红霞尚未褪去,近处的薄雾似丝绸一般罩在整个山峦,披洒在松林里,远处的云海连绵起伏,如白练长垂,疑似银河天上来。那些原先挺拔的黄山松,疑似在轻纱下漫舞。夜色变得浓重起来,黄山脚下的城市放亮了灯光,远远望去,一闪一闪的,似天空的星星一般。黄山的盘山公路上,隐隐约约的也有亮光射出,山上的酒店开始热闹起来,只是,夜幕下的山峦,显得有些寂静,黄山松,此时也似乎安静了下来。

  向往去一次黄山,就是冲着这黄山的松而去,看了黄山的松,总会想起人生。古往今来,说不清有多少文人墨客,或写诗,或作文,或画画,去赞美黄山的松,真所谓,道不完黄山松的美妙、秀丽和雅致,说不尽黄山松的超脱、坚韧和挺拔。“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由此看来,黄山松是有生命的,而且具有超强的生命力。黄山松不择环境,种子在哪里,就能生长在哪里,而且,能完全展示出精彩的自我,这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强大。人类用劳动创造了世界,显得无比的伟大,只是细想起来,人生的短暂,人的生命的脆弱,在大自然面前,常常是那么渺小,有时甚至是微不足道。尊重自然,珍惜人生,或将成为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