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向阳寻梦
 
 
修改时间:[2018/10/24 12:05]    阅读次数:[493]    发表者:[起缘]
 

  向阳寻梦

  郑长春

  这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一片接一片,漫山遍野,绿绿茶园,春意盎然;一株挨一株,亭亭茶树,错落有致,在微薄的晨曦里,连绵起伏地抖着嫩黄的尖儿,使劲地蔓延和蓬勃,苍翠了一座山,生动了一条河,有风吹来,层层云雾,就从那天地间,梦幻般徐徐展开,变奏出一幅幅“锦绣画图”……花儿在山中静静绽放,船儿在河里轻轻荡漾,还有那林间不甘寂寞的鸟儿,舞动着翅膀悠悠欢唱。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还以为这是传说中的“江南水乡”。其实,这是秦巴腹地的汉江小城紫阳,是紫阳城边的茶马古镇向阳!

  向阳,虽名不见经传,却有一个非常大气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我很喜欢。听起来,就舒服,一种春暖花开的感觉。山高水长,人文荟萃。君不见,漫山遍野茶香氤氲,一河两岸鸟语花香,更有那中国绝无仅有的“北五省会馆”布列其间,将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结合得相得盖彰,把古典建筑与现代艺术陪衬得妙趣横生,身临其境,如梦如幻,可品茗论道,坐听民歌,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山前花开花落,一时竟不知云里雾里,欣欣然,其意气洋洋者也,怎一个美字了得!

  想着那醉人的绿,想着那明媚的暖,在这“三月江南花满枝,风轻帘幕燕争飞”的季节,我有幸去了一趟向阳。目的很简单,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访古探幽,而是品茶。

  去过陕南的人都知道,紫阳富硒茶很有名气。最名副其实的,不仅色香俱佳,而且也营养丰富,保健功效与文化价值颇受世人称道。这与其生长的地理位置有关,更与陕南浓郁的风土人情有关。独特的环境孕育独特的物种,独特的物种产生独特的文化,这是自然法则,也是社会规律。我觉得,最能体现陕南文化特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这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喝茶好啊,茶香四溢,可以醒脑提神、生津止渴、消食开胃,甚至成为深化民族感情、促进世界贸易、提升生活品味、推动文明发展的“绿色能源”。茶乡、茶道、茶人互生共融,物质、精神、生态相辅相成,而要真正全面地读懂茶文化的内涵,就不能不去向阳。也许,只有到了向阳,你才知道什么是好茶,什么叫茶好。说真的,我就是奔着这个想法而来的。

  看吧,一条条石板铺就的长街小巷顺山势排开,一座座民居依江边分布,房与房之间石阶相通、巷道相连。在汉江两大支流任河和渚河的交汇处,突然拱出一个金碧辉煌的所在,那是向阳瓦房店的“北五省会馆”。整个建筑气势恢宏,沿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楼、观戏楼、钟鼓楼、过殿、大殿,形成三进封闭院落。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殿与殿之间飞檐饰物栩栩如生,一砖一瓦,无不见证着昔日向阳的荣耀。此地上通巴蜀,下接荆湘,依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繁忙的茶叶贸易,成为商旅马队市井。早在明清时,有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以及“北五省”商帮在此建有会馆,通过这些商会将当地盛产的茶叶、麻、蚕丝、生漆、桐油、木耳、药材等土特产运往汉口、上海、重庆、西北等地,日夜舟楫穿行、车水马龙,被誉为“小汉口”。

  需要说明的是,清代“北五省”属全国通用的地区称谓,包括直隶、陕西、山东、山西、河南五省,北五省会馆就是由这五省商人共同出资修建而成的。当年捐资修建会馆的商人后代,至今还保留着捐资票证,他们曾拿着票证来到会馆寻找祖辈遗迹。

  当年,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的茶商,用马驮或人挑篓背,一路经西乡、汉中到河西走廊,和以咸阳为出发点的丝绸之路相接;一路从任河进入四川到成都,再通过雅安地区的荥经境内的尊楗阁茶马古道,就和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相连接,通向西藏、印度、缅甸等地。运输茶叶使沿途每三四十里形成一个集镇,“其民昼夜治茶不休”,达到“男废耕,女废织”的程度。

  可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修建安康水电站,武昌会馆、湖南会馆、黄州会馆被毁。好在解放初期,北五省会馆被改作瓦房店粮站,作为办公囤粮之地,使得其幸免被毁,成为六个会馆中现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尤其上世纪五十年代,此馆被作为粮仓,粮管人员为了防潮,在墙壁外五十厘米处安装了夹层木板,才使得这些珍贵的壁画幸免被毁。二零零七年八月,会馆屋顶漏雨导致墙壁外的木板脱落,紫阳县文物管理人员在查看灾情时,发现了壁画痕迹。随后,经过陕西省及安康市考古专家现场勘察修缮,终使这些创作于清道光至同治年间的艺术作品得以重现光彩。

  仔细看去,这些壁画内容确实不错,多以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甘露寺等三国故事和中国古代节孝、神话故事为主要题材,其工笔手法精湛细腻,山水、草木、竹石、动物惟妙惟肖,人物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活。画面如此宏大,虽经百年烟尘熏覆,但摸起来仍有凹凸质感。无论规模数量,还是保存完好程度、艺术水平标准等,皆国内罕见,属目前陕西境内发现的最大清代建筑壁画,对研究商贸会馆史、建筑史、美术绘画史、民俗文化史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实,这些壮观场景和商业传奇,皆因茶而起。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k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园有芳?、香茗……”这是史书关于秦巴茶区的最早记载。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是:过去,茶和大黄属于最受夷人欢迎的东西,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可以供给这些山珍。夷人对茶的欢迎程度,就像当时中原人对夷族交易物中的马一样。他们天生爱好牛奶和奶油,这种奢侈嗜好的结果造成了结便的毛病,这毛病只有靠大黄和茶才可洗他们的肠胃,恢复他们的精神,一旦把这些东西予以剥夺,便会马上病倒,进而危及民族存亡。

  正因如此,夷人对茶叶十分依赖。茶能解毒去病,可以解油腻、助消化,若控制了茶的供给,就等于控制了夷人的生活,所以茶叶自唐朝以来不但成为中原王朝与夷人之间的大宗经贸产品,而且也成为内地与边疆、西域地区保持友好关系的物质手段。“茶马互市”,因此而生;向阳茶山,就是佐证!

  这一贸易活动,不仅维护了当时中国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而且也成为唐宋以来历代王朝采取“安边兴国”的重要策略。通过“茶马互市”,既满足了封建王朝对战马的需要,又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的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为此,许多夷人开始学*中国文化,对华夏民族倍增向慕之心,友好往来、和平发展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经济意义。

  “蚕丝素为夷人所重,至茶叶则夷人更以之为命,是中华之所以能制外夷在此,而外夷之受制于中华亦在此……与夷人交易,茶叶为先”。随着茶的传播,华夏与番夷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合作。通过贸易、思想等渗透,最终获得番夷在心理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心也随着茶而发生空间上的转移,最后形成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与茶叶贸易圈。这不能不说是茶的魅力所在!

  唐宋至清,紫阳茶叶年年入贡,遂成天下名品。《新唐书》记载的“金州土贡”有麸金、茶芽、椒、干漆、麝香、杜仲等,国家档案馆珍藏的《大清征茶令》是记录紫阳茶的历史物证。自大唐帝国第一个“茶马互市”催生中华第一条“茶马古道”后,这条商贸之旅便在陕甘境地绵延,最终汇入“丝绸之路”,紫阳茶便是这条古道上流通的重要物品。

  那么,茶叶到底能产生多大的效益?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到惊人的答案。据史料记载:清初,全国茶叶产量为235万担,到光绪年间增至450万担,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用于出口;嘉庆年间(1796-1820),政府茶叶财政收入仅为57万两白银;从1867到1894年,即便英国人大量输入鸦片,中国茶叶的出口额也能与之相平衡;1880到1894年,茶叶关税收入达到了5338.9万两,年均449万两,茶叶确实为大清财政带来很好的收入。根据1871-1873年的外贸统计,中国平均每年出口值为11000万元,其中茶叶出口值为5797万元,占52.7%。而福州口岸输出的茶叶价值又占全国茶叶的35%至44%,福州港仅茶叶出口一项,就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0%左右,成为中国港口的执牛耳者。

  不得不说的是,随着英国人在印度进行茶园种植实验开始,国际茶叶市场就发生严重改变,茶叶不再属大清王朝的独有之物。这份长期被中国人寄予厚望的细软之物,一旦“专利共享”,无形的茶叶长城便顷刻倒塌,从此“以茶制夷”、“以茶富国”的梦想成为历史烟云。

  尽管如此,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点点滴滴仍在惠泽着向阳茶人。随着鄂、川、湘、皖为主的大量移民迁入陕南垦荒,带来先进的茶叶种植、制作技术,向阳茶山依然以与众不同的品性,源源不断地为这个世界奉献着自己的精华和使命。

  今天,我心怀向往,轻轻漫步在马帮曾经走过的斑驳商道上,能感觉到,耳边依稀回响着哒哒的马蹄声,还有那身强力壮的牙子客围着货物细细盘算,他们拉下袖子,时而两手靠拢一言不发,时而捏指头论价。叮当叮当,铃声由远而近,淳朴勤劳的山民在赶着马队运板石……

  偶尔从山谷深处升起一缕青烟,青烟下几间石板老屋,一篱野花,木窗内几条熏肉,三五老人坐在泉边石头上谈笑风生。他们身旁,曲径幽巷,门匾石雕,浸透着几许沧桑,诉说着多少往事。他们眼神明亮,安详品茶,尽管脸上皱纹密布,却是气定神闲,让人羡慕不已。

  山路弯弯,暖阳拂面。空气清新,溪下山林,不经意间,可见峰峦下、石径上、云深处、松竹间、洞泉旁,一个或几个青袍道士、海清僧人、山中樵夫,或头戴斗笠,或一袭蓑衣,或一管洞箫,或竹杖芒鞋,悠哉游哉,逍遥而过,向苍茫走去。

  “桃花未尽菜开花,夹岸黄金照落霞。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林立风中,我想着清代兴安知州叶世倬的诗句,面对春风十里的茶山,情不自禁,浮想联翩,耳边时时回荡着清亮的声响:心若向阳,岁月无恙;人生如茶,何惧忧伤?!

 
 
 
上一页:草莓
下一页:三访西子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