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走、跑争兄记
 
 
修改时间:[2018/10/03 13:07]    阅读次数:[438]    发表者:[起缘]
 

  我名叫“走”,是汉语大字典家族里的一员,想必上过学的都认识我,我还有一个弟弟名叫“跑”,大家也不陌生。本来我们两个相处多年,和和睦睦的,可近来我这个弟弟不知受了谁的挑拨,和我闹起别扭来。别扭的原因是我弟弟“跑”怀疑自己不是弟弟而是哥哥,也就是说他要把我俩以前的关系翻过来,让他当哥,我当弟,进一步说以后凡事我都要听他的,而不象以前他听我的。

  诸位也许要说了,拉倒吧!世界上那有兄弟俩不清楚谁是哥,谁是弟的。哎!诸位可别忙着下结论,我们文字和你们人类不同,我们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经过这么长时间,小时候的事情早忘的一干二静,至于我俩谁大谁小,弟弟“跑”提出来,我还真无法说清。有心让自己的父母出来证明一下,可创造我们的父母早已去世,现在骨灰埋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了。至于我们的邻居“说”、“笑”年龄和我们差不多,如今也是老眼昏花,记不起早年的事了。

  听说北京城里有个文字大家郭沫若先生,了解我们许多以前的事情,我和“跑”急急忙忙赶到郭先生家里,想让郭先生解决我们的纷争,而郭家人告诉我们郭先生已去世多年了。不过郭家人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告诉我们郭先生虽不在了,但北京城里还有一个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是个大材,他或许能解决我俩的纷争。这样,我哥俩出了郭家,又急急忙忙往季家赶。可惜的是没等赶到季家,半路上听人说季先生刚刚去世了。哎!

  既然别人无法解决我和弟弟“跑”的纷争,我哥俩商量之后决定自行解决,而解决的办法是看看谁对当前国人的贡献大,谁在当前国人面前的出面率高,贡献大的,出面率高的为兄,反之为弟。尽管创造我哥俩的先人早已过失,惠及先人子孙也算是对先人的一种报答吧,我哥俩都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公正。

  我哥俩比较的首先是谁的出面率高。这种比较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拿出一篇文章来,统计一下就知道谁的出面率高了。我和“跑”拿来做统计的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风波》,结果,我在文章里面出现了十次,而“跑”它仅出现了两次。我得意的同时,“跑”不服,我们又统计了一篇文章,结果,还是我出现的次数多。本来吗?人是先会走,然后才会跑,我自然是哥了。

  统计了在文章里谁的出面率高之后,我们又统计谁在人的谈话中出面率高。统计的结果令我很失望,因为在五天时间里,我哥俩听到的“跑”的次数远远多于“走”的次数。

  王同志孩子上学升高中,分数差了几分,自己还没事,旁人倒着了急。

  “你孩子上学怎么样了。”“还没准呢?”“那你还不赶紧跑跑,可别把孩子耽误了。”这不有人家两个“跑”。

  学校评职称,自己不着急,旁人着了急。“别人都评上了,你还不赶紧跑跑。”这不又是两个跑字。实际上我也在跑着呢!不过评不上,我有什么办法。这又一个跑字。

  同学在一块集会,开口就是“你那事跑的怎么样了”,要么就是“这事你得跑呀,不跑怎么行呢!”哎!又是人家“跑”字。

  在人的谈话中出现的次数,五天统计下来,我甘败下风,但我并不悲观,因为我和“跑”如前所述一胜一败算是在出面率方面打成了平手。这样,决定我俩谁大谁小就取决于谁对人的贡献大小了。

  对人的贡献自然是我大了,人离开了走怎么行呢!人那一天不走路呢!可跑就很难说了,人在一天里遇到紧急情况跑跑偶尔还是有的,但不能每天都跑啊!有跑着上学的吗?有跑着去进教室上课的吗?有跑着进办公室的吗?有,偶尔,但多数还是走着去的。我把事实一摆,“跑”沉闷不语,看来我这个哥哥当定了。不料人家“跑”沉闷片刻反问道。“学校不跑能上好学校吗?官不跑能当官吗?职称不跑能评上职称吗?买卖不跑能赚钱吗?资金不跑能到手吗?项目不跑能成交吗?”“跑”这么一问把我又问住了。的确,“跑”提的这些离开我“走”行,但离开人家“跑”,每件事都得泡汤。a4c中华杂文网

  争到这里,我和“跑”在对国人的贡献谁大谁小上没有达成一致,以致我和“跑”字的兄弟之争至今悬而未决。诸位君子,如果谁能判断出我和“跑”对国人哪一个贡献大,不仿通知我一声。因为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和“跑”就一天不开心,麻烦诸位了,拜托、拜托。

 
 
 
上一页: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