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我与读书
 
 
修改时间:[2018/09/20 18:07]    阅读次数:[458]    发表者:[起缘]
 

   我认为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读书。

  农村家务活比较多, 在我的印象里,从来就没清闲过。从记事起,就帮大人烧茶、做饭、拔草、喂猪;春种秋收,还要田地里劳动。春天栽地瓜, 10多岁的孩子,挑着一副空水桶,走2里路到地里,就已经肩膀肿痛,呲牙咧嘴了;夏天中午拔草,穿梭在玉米地里,玉米叶一道道划过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我烦家里喂的那几头猪,真是猪,就知道到吃,也不体会爷的辛苦,爷拨不上它们吃的,一天拔两粪篓子也不够,害的我每个暑假都在拔草。我尤其讨厌那秋天的明月,因为她一出来,我就得到野地里去摆地瓜干,一个一个的摆,一个一个的摆……。我更怨恨那夜晚不期而至的雨,睡梦中被父母喊醒,衣服都来不及穿,就窜到院子里,飞速的把大蒜拖到屋里,一趟一趟,一趟一趟,气喘吁吁……

  但我仍然有最幸福的时刻:那就是读书。每次一干完活,我就迫不及待跑到床头, 翻出小说。 趴在床上看了起来。疲劳、 烦恼都没有了,我的世界里只有那些书中的人物,那些人物都变得立体起来。我感到幸福。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对高尔基的这句话一直有钟“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受。”书对于我而已,不仅是我的精神食粮,是快乐的源泉。也是我获得自信的导师。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希望自己是有用之人。但每个人展现价值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通过乖巧听话获得别人的称赞,有人通过帮助别人获得别人的关注,有人通过物质财富或者别人的仰慕……而我是靠从书本获得的知识获得让别人的关注的。在我的世界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代表了我的价值。

  人丑就得多读书!我人长得丑,又矮,家里又穷,也不乖巧。我不知道一个又丑又穷又矮又有点孤僻的小孩怎样讨别人喜欢。但我仍然很有人缘,因为我会讲故事。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能把《杨家将》讲的绘声绘色。尽管那时候我有些字都认不全,如常把“庞pang”文读成“宠chong”文。但这并不影响小伙伴的听书热情,(实际上他们也不知道我错了)一有空闲,他们就聚在一起请求我讲故事,因为那个时候农村普遍都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看着他们养着下巴,认真听我讲故事的样子,我觉得瞬间我的形象都高大起来了。

  没钱买书,我看的书大都是从我村的二老爷家借的。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通的庄稼人。就是喜欢书,人也善良、慷慨。每次都能借给我。我每次只借一本,看完后就还。他家书很多。《呼家将》《杨家将》《罗通征北》《薛刚反唐》《瓦岗寨》《十二寡妇出征》等等等等。 我都看过,看完就给小伙伴们讲。我觉得很快乐,唯一的遗憾是我没有自己的书。

  后来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但这本书至今让我想起来仍痛心不已。

  买书的那天我现在仍然记得。那天我到镇上参加小学升初中考试,父亲给我3块钱。我考完试后,看到镇中学旁边有卖书的,里边就有我最喜欢的《杨家将》。我爱不释手,摩挲着,呆了两个小时,最后还是狠狠心花了2块钱买了下来,因为担心父亲查问钱的去处,我都没敢吃饭。后来父亲问钱的事情,我就说吃饭了。他好像不信,但也没说什么。父亲是非常反对我看课外书的,在他的世界里,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我原先借的别人的书看,他就相当的恼火,威胁说要给我烧掉。但碍于是别人的书,发现了也就是说说。但这次是我用他的钱偷着买的书,被发现了后果就很严重。我知道他的态度,就把这本书东躲西藏,唯恐被他发现了。

  天有不测风云,这本书到底还是被父亲发现了。

  父亲拧着我的耳朵,把我从屋里弄到院子里,逼问我这本书哪里来的,我知道后果很严重,我就撒谎,说是借我二老爷的。但这个借口却不好使,也许是因为这是本新书,或者是因为我闪烁其辞的眼神,或者是因为那2元钱的饭钱吧……。反正没用几个回合,我就招了。

  父亲大声训斥着我,当着我弟弟和我的那帮“粉丝”们的面。把那本《杨家将》撕了,在我儿时眼光里,那本书很厚很厚。厚到他不能一下把他撕碎。他就愤怒地把书扔到粪坑里,那是一个院子沤粪的坑,表面都是污水,那本书就在污水中飘着,哀怨的看着满脸泪花的我。 父亲好像仍不解气,他拿起铁锨,把那本书生生的摁到污水里。我看着那本书在拼命挣扎了一下,沉没了。父亲挨打我从没感觉到多么痛,但眼睁睁看着那本我挚爱的书,衣衫褴褛,体无完肤,淹没在粪坑里,我痛入骨髓。那种痛是如此的刻骨铭心,直到此时扔能穿越30多年的空间,走入我的心里。

  那天我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走的,也不知道小伙伴们对我说的什么,更不知道我怎么回屋的。只知道后来弟弟和其他小伙伴们等父亲走后,从粪坑里把那本《杨家将》捞出来。并用清水洗干净了。

  “哥,我给你洗干净了,还能看。”弟弟轻轻地说。

  我看看弟弟,看看那边皱皱巴巴的书。我眼泪就又下来了。

  人到中年,我现在能理解我的父亲。他们那一辈人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上世界60年代的大饥荒,饿死了太多的人。美国人文主义之父马斯洛曾提出需求理论。他认为人是有不同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被人尊重的需求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需求一般是从低到高逐步满足的。解决温饱问题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是父亲最核心的需求,也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记得上初中住校,家里每次来了客人,父亲总是把招待客人剩下肉留下来,自己舍不得的吃,等我周六回家的时候给我吃。夏天的时候,担心肉变质,就先炒好加很多的盐腌制起来,等着我回家吃,有时候天热放的时间长,腌制的肉都长了毛。父亲都舍不得扔,用热水清洗把毛洗掉,然后再加工。实在不能吃就给扔了。我觉得可惜,每次都告诉父亲不要再留了,可每次父亲都不听,留着等我回来吃。我喜欢吃鱼,父亲虽没钱草鱼、鲫鱼等。却常常买鲅鱼给我吃,他从来不吃鲅鱼身子,只吃鲅鱼头。当我让他吃肉的时候,他说他喜欢吃鲅鱼头。我实际上一直知道父亲是爱我的!

  但父亲对课外书的态度还是给我造成的巨大的影响。在初中、高中整整六年里,我几乎没有再读过课外书,直到上大学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