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儿子求学记
 
 
修改时间:[2018/08/23 22:07]    阅读次数:[450]    发表者:[起缘]
 

  儿子求学记

   吴贤德/文

  开学儿子该读7年级了,提到儿子在郑州求学,我这个当父亲的有一肚子倒不完和说不尽的苦水。

  我的老家地处豫南大别山区固始县一个偏僻落后的山区,是个人多土地少的贫穷山区,五、六、七、八、九十年代,哪里仍然是个交通避塞,家家住的是土坯茅草房贫困落后的地方。90%以上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打工挣钱。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91年3月,为了摆脱家庭的贫穷,我不得不远离家乡亲人,身背装满衣物的沉重“蛇皮袋”(化肥装),乘上南下公共长途汽车,来到举目无亲的江南苏州打工,打工的日子里,我干过一天十几个小时建筑工地,在马路边修过自行车、补过鞋、卖过甘蔗……吃苦的活儿几乎都干过。

  98年5月,我从苏州来到郑州打工,为了能够在郑州生存下来,一边寻找工作,一边和妻子一道起早贪黑在街头卖报纸,一边在夜晚为报社写稿件,随着稿件不断见诸当地和全国报端,2000年,我顺利进入北京某报社驻河南记者站工作。

  2012年9月1日,儿子到该读小学的时候了,由于当时在郑州买不起房子,也就没有郑州户口,没有郑州户口,也就享受不了孩子就近分配入学,为了给儿子找所学校读书,我不得不厚着脸皮四处托亲告友,快到开学时,儿子在一位在郑州某大学当教师的老乡鼎力帮助下,进入该大学附属小学读书。

  带着儿子去学校报名时,老乡再三叮嘱:“老乡,你带孩子去报名交1万块钱借读费时,校长问你在哪里上班,千万不能说在新闻单位上班,因为我在介绍孩子来读书时,告诉校长说你在古玩城卖旧书的,如果说你在新闻单位,孩子就上不成学了……”。为了孩子读上书,我只有乖乖选择忍气吞声,照老乡的要求去办。

  从孩子入学那天起,我和妻子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街头五花八门的各种补*班,这些补*班虽然没有直接上门劝说,让孩子去他们补*班学*,可是这年头父母之间相互攀比风十分厉害,孩子班上其他孩子今天上这补*班,明天上那补*班,你总不能装老鳖一一毛不拨,不管家庭经济多贫困,也要牙缝里省吃俭用省钱让孩子读补*班,儿子小学6年时间里,被街头补*班“抢”去多少钱,可那都是自己愿意掏的,只能打掉牙往肚子吞。

  为了拥有郑州户口,让孩子能够顺利在郑州读书,2013年,我和妻子向亲戚们借钱花了七十多万在郑州买了套二手房,拥有郑州户口儿子读书可享受就近分配进入公办免费学校学*,不用再求爹爹找奶奶了。

  就在儿子小学毕业前,烦心事来了,孩子班主任好心劝妻子,你们家儿子是班里学*比较优秀孩子,如果按分配就近入学,那所中学的教学质量不咋样,耽误孩子将来读所好高中,孩子读不了好高中,也就意味着孩子考不上全国差不多的好点大学,误了将来孩子的前程……建议孩子另外再报所教学质量好的收费民办学校。

  我和妻子仔细商量后,觉得这位好心老师告诫的对,通过多方打听的确如此,孩子就近分配这所初中无论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都不是太好,反正没一人说好的,打听一人,一人就告诉,如果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读书,孩子的“前程”就毁了。

  几天前,儿子报考的民办学校打来电话告诉说:你孩子以优异成绩被我校录取了,请你后天带着孩子和一学年7000块钱学费前来报到领取“录取通知书”。三年学费两万一,不包括吃饭和书本、资料费。

  交完费,拿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出来,两眼仰望天空,不知咋的,一片模糊。我心里清楚,是压力太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