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小偷家族》反思什么是真爱
 
 
修改时间:[2018/08/12 12:07]    阅读次数:[424]    发表者:[起缘]
 

   事先看电影预告的时候还在犹豫,去不去看这场电影?预告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感觉应该是一个非常平淡的故事。但是枝裕和的电影风格我一直是喜欢的,和小津安二郎很相似,他们喜欢把故事场景放在家庭内部,渐渐深入,娓娓道来,在平铺直叙之后,遭遇一个意想不到的内幕和情感高潮。

   《小偷家族》这部电影没有让人失望,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看完后的心情是沉重的,片中有三处让我心酸泪涌的地方。演员的表演自然娴熟,都在自己饰演的角色里活出了另一场人生。就连两个小演员,也是超水平的发挥。

   影片延续了是枝裕和导演一贯的故事主题:家庭对每个人的成长的意义。这次的家庭是更极端更畸形更超出观众的想象力。

   在两个小时的影片当中,可以让观众思索很多问题。是枝裕和导演以冷静疏离、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述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他没有任何的指责、攻击、批判甚至是愤怒,他只是用镜头展示他的所见所思所虑,让观众和他一起,关注这一群体,像用一把手术刀,剖开带脓的恶疮,把社会的症结展示给大家看。

   也许很多观众会惋惜小偷家族的瓦解,但如果这个家庭一直持续,祥太和友里的未来会怎样?如果他们俩是柴田治和信代的亲生儿女,夫妻俩还会这样心平气和地看着他们一直偷下去?

   影片中的哥哥和妹妹都是被原生家庭虐待和嫌弃的孩子,抛开这么极端的父母不说,一般的亲生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个前程似锦的未来?即使不能出人头地,也决不会容忍孩子堕落,这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当然,影片中的柴田夫妇也不是心甘情愿地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无奈和痛苦也许都埋在了心灵的最深处,打工赚的钱加上奶奶的养老金,生活还是朝不保夕,去超市里偷就成了维持生活的无奈之举。

   很早的一部印度经典电影《流浪者》里面也有类似的社会问题,上流人物和底层平民之间的巨大差异和矛盾,强盗的儿子扎卡被拉兹的法官父亲错判入狱,因为这位道貌岸然的法官的言论是:强盗的儿子只能是强盗。他的自以为是断送了自己儿子的一生,扎卡成功地把拉兹培养成了一个惯偷,以此来报复和反驳法官的这一谬论。事实证明,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好坏的不是他是谁的儿子,而是从小的言传身教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如果强盗不愿意儿子继续当强盗,他也一定能有他反对和阻止的办法。就像传为佳话的“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和学*榜样,不辞辛苦一再搬家的故事。

   《小偷家族》里柴田治面对警察的质问时回答说:“我除了偷没有什么可以教他们的。”如果是亲生父亲,会这么心安理得吗?虽然他没有扎卡的居心,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点是: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和担心,不必焦虑他们的未来,不必担心他们品质的好坏,更不会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在看似温情的相处里,过一天是一天,享受这原本就不属于他们的天伦之乐,孩子又不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好与坏又有什么关系?

   许多现实中的家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难以和谐甚至水火不容,很多时候缘于父母对子女太上心、太焦虑、太患得患失,因为太过看重,所以分寸全失。

   从来不打骂孩子的父母少之又少,只要是亲生的,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有修养的人反而会碍于没有血缘关系而考虑说话的轻重。打骂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或许杯弓蛇影的上纲上线,更别说还有“从小偷针,长大偷金”的谚语造成的恐惧,和“黄荆条子出好人”的教诲,中国父母基本都是在打骂中成长的,善于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与之讲道理的父母就凤毛麟角了。

   影片里的信代烧掉友里的旧衣服时,抱紧了这个精神惶恐的小女孩,并动情地说:“真正的爱不是打你,而是紧紧地抱着你。”言语中透露了内心的创伤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也许正是许多孩子困惑的地方,自己为什么要挨打?如果惩罚是因为孩子做了错事,那么打骂要适可而止,控制在孩子能理解和承受的范围。如果只是一味的情绪发泄,那么作为父母的大人就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我的母亲就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我们小时候会经常被她连珠炮似的尖声吼叫和劈头盖脸的击打唬得惊恐万状、瑟瑟发抖。她的坏情绪就像夏天的暴风雨,突如其来、雷霆万钧,让你防不胜防、措手不及。记得小学的时候,不知道我犯了什么错误,被母亲一顿狂揍,腿上留下了好多条被竹条打的淤血的痕印,还一条一条地鼓出来。偏偏是大热天,我穿着裙子去学校,被同学们窃窃私语,我只是低头装作不知道,还有好事的同学直接问我怎么啦?我也默不作声。

   父亲就理智得多,即使生气的时候也会语气和缓的询问:“你知道错在哪里?”说出自己醒悟到的错误后,父亲再问:“自己说打几个手板?”看着父亲手里握着的二寸宽的长木条,我在心里掂量错误的轻重和竹板打在手上的疼痛,怯怯说出一个数目,偷眼观察父亲的神色。在竹板打在手上之前,就已经很后悔自己犯下的过失,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记住以后不要犯相同的错误。几个手板打完后,被父亲勒令面壁思过,再次反省自己的错误。而母亲的打骂,只留下了内心的恐怖和皮肉的痛苦,至于自己错在哪里,往往弄不明白。

   俗话说,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这便是暗喻亲生和非亲生的区别,但这个总结却忽略掉了打骂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所以尽量理智一些,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吧。

   长大后的我渐渐理解母亲的粗暴和易怒,是因为她从小成长的环境和现实的工作压力以及生活上的拮据造成的情绪不稳定和失控,这种情绪的出口和发泄,往往只能选择身边最亲近的人,越是亲近的人,越有可能互相伤害。可是相较于他们的爱和付出,这种不自觉的伤害是可以被谅解的。

   不是生育了一场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只有付出了爱和时间、青春和精力,担负起责任,引导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问心无愧地说自己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再看信代那场催人泪下无比心酸的哭戏,她的手反复在脸上滑动,遮挡并搽去不断滑落的眼泪,掩饰她内心的崩溃。在她无声地、悲伤的痛哭中,也许包含了羞愧、委屈、难言、无望和无奈,许许多多的情感都在警察的一句好奇的询问中爆发:“孩子们叫你什么?”是的,她不知道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定位,是母亲还是阿姨?是亲人还是外人?对她是爱还是恨?尽管她付出了全部的爱和温情,但却唯一缺乏了为人母的责任,正是这种没有责任心,才可以让一切都包裹在其乐融融的假象之中,像大麻一样短暂麻醉这个小偷家族的神经。她和丈夫没有责任心,还体现在对奶奶死的随地掩埋、对妹妹援助生活的听之任之,让小孩儿去偷东西来维持生活都已经是常态,那还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呢?何况奶奶和妹妹也都不是亲的。

   在祥太负气离家夜深了还不见踪影的时候,刚来家不久的友里陷入自责中,独自在门口守望,而信代却无事人似的悄声在一旁取笑友里:“自己都那样了,还在担心别人!”没有牵挂、没有羁绊、没有担心,像旁观者一样轻松自在,也就更谈不上生气了。

   祥太在便利店的老爷爷语重心长的提醒后,领悟到偷是不好的行为,他为了不让友里再重复他的日子,他选择了暴露来拯救这个可爱的小妹妹,但他考虑不到的是,友里回到那个原生家里的命运,是继续被冷落和遗忘。

   看完电影后之所以心情沉重,是看见了是枝裕和导演镜头下的诸多视角里的人生,上流社会人心的冷漠和变态,失业和无望的劳保,孤寡老人的孤单无助,第三者插足的家庭,父母和子女无法解决的矛盾,遗弃虐待小孩……这些仿佛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家庭矛盾,被有思考有良知的导演拍出来,寻求一个解决方案。

   片尾信代良心发现,告诉了祥太他家人的具体方位,她终于醒悟到这个他们偷来的孩子,让他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也许才会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在被判入狱的时候,她对他人终于有了一份责任心。

   我们期盼更多像是枝裕和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有自己独到的视角,不人云亦云,不昧着良心只认票房,不粗制滥造,不低级庸俗,不愚弄观众,拍出更多直抵人心的好电影。

 
 
 
下一页: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