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的伟大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 佛经总称“三藏”,佛教的圣典是《经》、《律》、《论》三大典藏,这也就是所谓的三藏。经藏:是梵文sū-tra-pitaka的意译,音意合译为“素袒缆藏”,指的是释迦牟尼的诸弟子所记载、传述的释迦在世时的说教的内容,以及其后的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言行的相关著作;律藏:是梵文vinaya-pitaka的意译,音意合译为“毗奈耶藏”,记载佛教僧侣应该遵守的戒律及佛寺的一般清规;论藏:是梵文abhidharma-pitaka的意译,音意合译为“阿毗达磨藏”,是对佛教教义的一些解说。 劝人向善、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也就是在修*“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信徒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一直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俗话说,佛学浩如烟海。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二千五百多年以来,三藏十二部各种经典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其中最主要的有《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维摩经》、《圆觉经》、《六祖坛经》、《法华经》、《华严经》、《地藏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药师经》等等。这些就差不多了,基本上将禅宗和净土宗的主要学说几乎包罗万象、一网打尽。 佛经是佛陀智慧的结晶,是佛祖用大慈悲愿力的高贵人格和言行而产生的思想,二千五百年以来,佛教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融合,也经过先进理念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被历代帝王将相和百姓民众所修学,得利益无穷无尽,不仅促进了思想道德的建设,为推动人间净土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使无数大众学*得益,离苦得乐,身心健康。 因为佛经最注重的是行解并重、福慧双修,也就是佛经里佛陀说出的我们应该怎么修行,我们的行动必须怎么去做,才会心与佛合,才能福泽无限。因此,佛经是教育我们用来修学的,而对佛学研究之后要化为行动才是真智慧,要能够开悟才是正确途径,自然就可以得成大富贵、大智慧,更能辗转利益、无量众生,速成无上菩提。这就是佛经最伟大的地方。(2012-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