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文章内容
近说读书,远说孔子
 
 
修改时间:[2018/07/28 12:06]    阅读次数:[580]    发表者:[起缘]
 

  近说读书,远说孔子

  蔡汉以

  2018-07-25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微信,其好的方面,总结它一百条,也不过及!但它还是有不好的方面,即“正确和不正确话”同样传播广、传播快!

  我曾看到,有人在微信上说---读书没用,现在很多高学历的人,为低学历的人打工……我说,这是一种很肤浅的认识!

  因为人各有其才。有的人是劳模,但无法当领导;有的人是称职的技术人才,但无法协调人际关系……但高学历的人,喜欢读书的人,其内在世界总是丰富的,是充满“预知的喜悦”!而人生的幸福,就是有预知的喜悦;人生的痛苦就是茫然、无知和恐惧!

  至于高学历的人,为什么有的无法当“老板”?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为了这事, 我突然想说孔子,人家孔子是“万世师表”!他教人家为人处世, 教人家怎么当官,教人家怎么当国王……可自已却当不了大官, 当不了国王!难道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孔子不伟大吗?

  我们常说事不过三。但读书却“事不过四!” ---说的是有位母亲,叫儿子去读书, 儿子连续去三天后,跑回家说:“不要读了,我都懂了。”母亲问:“为什么?”他说:“第一天教一,写一横;第二天教二,写二横;第三天教三,写三横……可见,第四天教四,写??横吗。这还要学吗?”这孩子哪里知道? 老师第四天教四时,情况已经变化了!

  那种认为读书没用的思想,就象这孩子一样,不知道“第四天,情况有变化!”---高学历的人能肩负起社会重任,能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美好生活!

  附孔子智慧小故事

  满而不覆。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善与人交。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君子之态。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失人失言。孔子说,可以和他人说的事但不说,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说的事,却和他说了,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乡里间,貌温恭谦,表现得像个不善言辞的人;当他在祭祀宗庙和议论朝政时很善于明辨,对答如流;与上大夫谈话时,中正而有诤辩,敢于说实话;与下大夫交谈时,侃侃而谈,和气而又欢乐;君视朝时,恭恭敬敬,但又威仪中适,不张不弛。根据人的性格特征和场合说话,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气。

  自强不息。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礼仪。宋国的司马桓?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感恩对手。

  处世圆明。孔子问礼老子。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则得众,苛则失人。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下一页:尊敬的深蓝